1、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2、齐王说:“你是我的老师,我愿拜你为相。”鲍叔牙语气坚定地说:“多谢大王的信任。以前管仲是公子纠的老师,难得他对公子纠的一片忠心。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可是个用得着的人。”
3、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4、《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5、五代·荆南·孙光宪《北梦琐言》好事往往不为人所知道,而坏事却传播得非常迅速广远。——孙光宪
6、有一天,他看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便把父亲留给他的瘦牛去集市上卖了。可是回到家中,从妻子口中得知这头牛曾经患过腿疾,就急忙跑到集市上,找到买主,跟他说明情况,并主动退了一半的钱。周围的人都赞叹不已。(有关于诚信的成语典故)。
7、鲍叔牙与管仲合伙做生意,叔牙出三分之二的本钱,赚了钱却只要三分之一。鲍叔牙的家人表示不满,叔牙却说:“管仲家里穷嘛!”
8、《庄子》上有一个故事:尾生与女子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雨,尾生抱柱而死。每次想到这个故事,总让我回肠荡气,感慨不已。君子言必信,行必果,尾生该是一个君子了,一个人格魅力光芒四射的君子。为了那一个或许并不怎么重要的约定,为了践行自己的诺言,虽然用生命的绝唱来捍卫它。
9、 这些好人故事都是发生在你我身边的凡人善举,细细体会,这就是我们的榜样!心存善心,平凡故事最暖心。如果您身边也有这样让您感动的好人好事,欢迎随时随地报料。您推荐的“身边好人”经筛选、核实后将有机会成为“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10、(志愿服务)肥西县:“四点半课堂”呵护未成年成长
11、管仲和鲍叔牙都是齐国人。齐王有两个儿子,纠和小白。管仲是公子纠的老师,鲍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老师。后来两个公子为争夺王位互相残杀,公子纠被杀,小白即位,叔牙立刻向齐王小白推荐管仲,说:“管仲是一位有才干的人,请大王聘请他做宰相。”
12、25:季布一诺: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13、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14、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诚信之邦,古人就十分重视诚信,这从众多关于诚信的成语典故中就可以略见一斑。今天在这里,就简单疏理一下关于诚信的成语。
15、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16、父老乡亲们请不要害怕。”老百姓们开始都不相信,仍旧躲在暗处观察曹操带领的军队的行动。
17、23:不轻然诺:轻:轻易;然诺:许诺。不随便许诺什么。形容人守信用
18、 有一天夜里,当天经过一片山林时,忽然看见前面不远的地方躺着一只老虎。他吓出一身冷汗,赶紧拉弓搭建,对准老虎就射。可是,那只老虎不动也不吼。
19、秦末争霸,季布效忠项羽,是项羽手下五大将之多次献计战败刘邦。后来楚汉相争项羽战败,刘邦做了皇帝,对季布展开通缉,但由于季布常常帮助人,名声极好,大家便都暗中助他,竟无法捉住。
20、在当代中国,诚实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发扬光大。这种美德表现在工作和学习上,就是专心致志,认真踏实,实事求是;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就是真诚待人,互相信赖;表现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诚老实。
21、投稿或合作请联系:fxwmw511@1com
22、16:食言而肥: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23、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曹操沉思了好长时间,才说:“既然古书《春秋》上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且免去一死。但是我不能说话不算话,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
24、在宿迁,“诚信”二字已内化为市民日常生活、企业经营以及政府部门服务理念的每一处细节:
25、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26、诚信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和善与神一样。--毕达哥拉斯语言犹如枝叶,行为犹如果实。-洪都拉斯
27、(曾子杀彘)有一次,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儿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儿子去,便对他说回来就杀猪给他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儿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
28、《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