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家长焦虑说说
1、需要说明的是,对你所列“焦虑等级”的脱敏,一般每天进行一次脱敏,每次脱敏的“焦虑等级”不应超过三种。还需注意的是,在每次进行新的脱敏之前,一定要先做放松训练。否则,不会起到脱敏作用。
2、不惜血本地请名师做家教、开小灶,这样不仅挤占了孩子自由消化复习的时间,而且有揠苗助长之嫌;不仅浪费了时间、金钱,还容易让孩子形成不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认真听讲,反正也有人给补习,极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3、有一部分家长会认为孩子考不上名牌大学,会让自己脸上没光,尤其跟别人家孩子相比,会感觉自己没面子。这就要觉察一下,你是希望孩子来帮你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呢?还是想要让孩子来帮你证明你的能力呢?如果是这样,那就需要厘清家长自己与孩子之间责任的划分。
4、做好我们自己所能做的事情
5、学习时要全神贯注。
6、缓解考前焦虑,除了常用的心理暗示、调整呼吸、音乐调节、情绪宣泄、运动缓解等等方法以外,运用心理学的“系统脱敏法”对治疗考前焦虑具有显著的效果。
7、关于最反感父母做的事,大家形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42%的同学特别反感父母在不了解情况时就妄下判断,随意归因,给自己乱贴标签,如“你这个人是不是傻啊”“你们这样像高三的学生吗”“就你会吹、就你能耐……”“翻旧账、戳我过往的不是”。
8、眼看着就要高考了,孩子还是该玩玩,一点儿都不紧张。昨日,家住商丘市应天花园小区2号楼东单元的顾女士说,他儿子即将参加高考,但是每天晚上回家,还会上网聊天,睡觉前还躺被窝里用手机看小说,我都替他发愁,要是考不上大学你说咋办。
9、点评:家长说这样的话时,一定是一脸的羡慕向往之情,不少考生对此的理解是“我不如他,所以父母把他当作我的目标”,自信心大受打击。
10、你姐高考失利,不能气馁,如果家里经济困难,建议先哀求父母,让她向父母表表决心,申请报名复读,在家里帮父母多干活,父母说什么不要顶嘴,听着就是了,此时也是锻炼她的承压能力,明年上了大学以后对她也有好处。也可以去附近餐馆打打短工,能挣一点是一点,帮家里减轻一点压力。开学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她的书,不断苦刷她的习题卷,一年后高考一定会重铸辉煌。
11、我们那个年代,每个班就考上几个大学生,复读的很多,有的甚至复读了好几年,才能考上大学。
12、忌语1:“这次考不好不要紧,明年可以复读。”
13、看他的情绪行事,怕说错做错,如他流露后悔不高兴,我心里很难受,但仍轻松说没关系,大家都难。
14、点评:家长往往认为,为了支持孩子高考,他们可以为孩子做任何事,让考生不做任何的家务。如此细心呵护,无形中也给孩子增加了压力。实际上,让孩子做适当的家务,还有利于减轻其压力。
15、没有一个妈妈不爱孩子,只是我们给予爱的方式不同而已。
16、回复“高中学业”,学业水平成绩查询
17、中国最好的军校排名!附军校报考流程与体检要求
18、做个合格的高三家长,有效帮助孩子克服焦虑!这说出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19、有问题可在文章最下面留言回复。
20、最好的年纪,最好的时光,做了陪读妈妈,我也不想陪读啊,可是为了孩子以后没有怨言,也为自己不留遗憾。
二、高考前家长焦虑情绪说说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你辛苦了!感谢您对孩子的培育和关怀!老师,我这孩子真是太辛苦你,麻烦你了。谢谢。老师,我对您的了解不深,可是,我还是要说一句:谢谢,多注意身体,别为孩子们太劳累了。对您的感激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对您的祝福百十万年也不会改变——老师,祝您万事如意!看见孩子每天都在进步就觉得非常安慰。心中充满了感激,孩子们有您们真幸福!作为家长,我们非常满意学校的各项素质教育,非常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孩子能遇到这么好的老师,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学习,我们家长很放心也很满意。我们相信孩子在学校和老师点点滴滴的教育下,会一天天的进步。
2、6月份是一个考试月!上旬是高考,接着中旬是中考,下旬是孩子们的期末考试……面对考试,有各种心情!而其中最令父母担心的是考试焦虑!
3、家长过分关心成包袱被别人关注太多的人容易焦虑,高考考生本身就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如果家长再表现出对他们的过分关心,会让他们产生很大的压力,家长的关心无形中成为孩子的包袱,不利于孩子的复习及考场发挥。建议家长在认识上要与孩子达成共识,要给孩子一个合理目标的定位,不要对孩子说,“你一定要考上某某学校”,而是要给孩子一个弹性的目标定位。其次,提醒家长不要过分关心孩子,即使关心也不要说出来,不要强调自己为孩子做了什么,不要因为陪伴孩子应考而放下工作、放弃必要的休闲娱乐。而是要营造一个常态、平和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到一切正常有序。
4、考前焦虑之所以成为社会普遍现象,是源于家长们在当下的考试制度下,对孩子是否能够在考试成绩中取胜的一份紧张和担心。这份紧张似乎带有弥散性,学习好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考到29学习一般的家长会希望孩子能够考到一本线,而学习再靠后一点的家长会希望孩子至少要考到本科线…大家好像都是顺着这样一种思维路径来思考,甚至感觉这就是一种客观现实,没有其他别的选择。
5、忌语4:“你一定要考上某某大学!”
6、望子成龙:担心孩子没考好,影响前途,也觉得在亲戚朋友面前没有面子。虽然表面上说不在意,但暗地里都在比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类拔萃。
7、比如,我身边有一位可敬的叔叔,他们家养育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其中两个孩子是高学历,而另两个孩子虽然没有高学历,但在这位叔叔眼里他们都是值得骄傲的。这位叔叔说:“我这一生可能收入不少,也会攒下一点钱,但是这些在我老去之后都毫无价值,我最自豪的是我这四个儿女,他们有责任心,工作积极,在家庭中勤奋有爱心,他们才是我最大的财富!”
8、高考,对孩子对家长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经历。面对高考,我们需要全力以赴,以平和的心态面对高考。努力了,就不会有遗憾!努力了,就可以顺利实现高考目标。
9、点评:一些家长在高考前,预先给孩子制订了理想的大学目标。这个目标可能会成为考生复习的精神动力,但也有可能成为压在他们心里的大山。尤其在考试前说这样的话,就不是动力而是压力了。
10、我两个孩子,整个成长过程我都是在给他们减压。
11、遇到问题,不要对立
12、8)考试后,与别人交谈,发现自己某些答案与别人不一样。
13、今天是高考的第二天,很多考生都程度不同的体验到紧张、焦虑、烦躁、恐慌、无奈等精神压力,有的考生甚至表现出大脑不再运转、懒散、身心疲惫甚至失眠。这种考前的焦虑也是正常现象,因为在强大的压力下,人会处在“自我保护”的应激状态,自然地产生出“紧张感”。
14、家长要给孩子安静的独立的家庭环境,以保证孩子睡眠充足,这样孩子情绪稳定,学习效率才会高!
15、首先进行放松训练,通过放松训练形成松弛反应,在松弛状态下想象焦虑情境,以松弛反应抑制焦虑反应。
16、什么叫欲言又止、什么叫忐忑不安、什么叫诚惶诚恐这几个词,在那年儿子高考的日子里,反复的体会过,深感为人母为考生家长真的不容易。
17、朋友的孩子上高也是今年参加高考。她的孩子的成绩一直在普通班班上第一名,可这几次掉到了第三名,第五名,她晚上觉都睡不好,担心孩子万一高考发挥不好,考不上理想中的大学怎么办?她还问我,如果孩子考得不好,要不要复读?其实,朋友平时是个心态还好的人,但感觉到越临近孩子高考,她也越来越紧张,想得越来越多!
18、那几天与儿子说得最多的话,是放松,放松……
19、叙事实践是属于后现代心理流派之其中最重要的哲学观就是去听见主流价值之下人们多元的声音,重视当事人的在地性文化,也就是从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孩子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考这件事情。
20、首先我先普及一下,什么是抑郁情绪,抑郁是负面情感增强的表现,患者自觉情绪低沉,整日忧心忡忡,对自我才智能力估计过低,对周围困难估计过高。
三、高考家长的焦虑
1、谢邀。我初中高中都教过,知道学校老师对学生要求都比较高,一般来讲,家长都没必要再给学生加压了。
2、陪读不仅是看管更是爱的陪伴,你寒窗苦读,我风雨无阻。不管将来如何,你努力了我尽责了 。
3、如果你不能理解你的孩子的感受,你可以通过交换角色来帮助自己理解它们,也就是说,与你的孩子交换位置,注意物理空间并尽可能多地替换它们,这样整个人就可以进入孩子的角色,这样就更容易理解和理解孩子的感受。
4、但是,在同样被催眠的情况下,如果给予他们一种完全相反的暗示,告诉他们每人都是大力士,强壮无比。如此之后,他们的平均握力竟然可以达到140磅。
5、所以不要总对孩子说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如何好、如何勤奋、如何有出息的话,这样会有意无意地给孩子造成压力,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从内心对学习、对高考产生恐惧、厌恶,更加不利于复习和考试。
6、做个合格的高三家长,让孩子轻装上阵,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
7、目标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水平,使孩子觉得考不上名校就是无能,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作为家长,我们要了解孩子的实际水平,不要给孩子过高的预期,要守住一颗最可贵的平常心。
8、陪读妈妈的心声,学习上我帮不上忙,生活和环境上尽我最大的能力让你舒服,读书虽说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最好的出路。
9、但是家长们还是不甘心,那就要思考一下这份焦虑的确是为孩子的幸福着想,还是因为另有其他原因呢?
10、以上内容参考北晚新视觉-语文教材变难?高考要让15%的人做不完?教科书总主编回应
11、王艳老师表示,其实在高考阶段,考生的压力远远没有家长想象的那么大。有的考生原本不紧张,反倒是家长紧张得不得了,进而把这种焦虑间接地传递给了考生。如果家长过于紧张和焦虑,不仅会使孩子对自己产生怀疑,心理压力也更大。
12、但是,中国有一句古语: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它只会下暴风雨。
13、本节目共7期,第7期焦虑的家长怎么办?
14、高考,考得是知识,也考得是心态!好的心态,能保证孩子在考场上正常发挥。但孩子的心态和情绪,容易受外界,尤其身边父母的影响。离高考只有几十天了,孩子的保持情绪的稳定,非常重要!
15、理解孩子,相信孩子
16、先送给高三党第一句话:
17、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每天的学习很紧张,总想为孩子做点什么时,其实高三家长只需要按照孩子本人的意愿即可。很少有孩子希望在高考期间被人整天围着。父母要切记这一点!当孩子对家长的反应过度或者态度不端正,家长也没必要计较,需要避免冲突升级。
18、忌语2:“好好准备,争取高考来个超常发挥!”
19、从那以后,我就知道,一年时间,只要你认真去做,会心想事成的!
20、要学会赏识孩子,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即使他错了,我们可以提醒他,让他知道你相信他有能力做的更好。不要用“你老是这样,从没做好过”这类的话指责他。当孩子认识到自己也同样很优秀,他内心成才成功的欲望被激起时,能学不好吗?
四、高考家长紧张说说
1、以往很多的家长从孩子一进入高三就如临大敌,自己先就有了变化: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严厉,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亲切,有的茶饭不思,有的夜不能寐。
2、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顾考生的现实的成绩和智力的差别,总想着让孩子成为状元、进名牌高校,为家长长脸,为家族争光。
3、研究证明:适度的考前焦虑也有积极意义。
4、想关心他,又不敢表露;想叮嘱几句,又怕他嫌烦;想问他考得感觉怎样卷子难不难,又怕影响他心情……
5、对孩子表达关心也要看准时机,不要没完没了的唠叨,也不要老在孩子身边晃来晃去,要适时适度,可以选择在他们休息、放松、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再表达。嘱咐一件事最好不要重复两遍以上,否则既没有实际效果,又会给孩子以不被信任的感觉,只会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6、担心孩子考不好,没有好前途;
7、所以,我每次接手初三学生,都会和他们说这句话:去努力,认真学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原来你的潜力怎么大!
8、家长首先端正好自己的心态,保持好的情绪!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气氛!即使心里很想知道孩子的学习状况或考试成绩,也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要在孩子面前问东问西,孩子的压力本来就大,你的唠叨会使孩子更烦躁,影响学习效果!可以在吃饭时候,用轻松的语气问几句,孩子愿意说就说,不愿说就不要追问!
9、面对高考,高三家长需要正确处理相关问题
10、例如,有的家长会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就把自己的命运绑定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的优秀与否作为自己在家庭当中地位的体现,这不仅让家长本身持续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同时也给孩子增加了一种无形的捆绑。
11、家长多呆在家里,是为给孩子创造更多和家长接触、交谈、沟通的机会。绝不是在家里陪读,更不是监督。应讲究家庭民主,尽量用孩子的眼光看问题,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见。
12、岂不知,这样效果更糟。
13、所以家长的紧张、焦虑是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
14、每一个人都有每个人独特的天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学习能手,家长不要把成绩看得比孩子这个人还要重要,而是要对每个孩子都带着欣赏和自豪的态度来对待,孩子自然会发挥他自己的潜能。
15、跟着徐雪娜老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6、那么,孩子考不好为什么会给家长带来焦虑呢?原因有两个。
17、那么作为父母,如何在这个时候支持、帮助到到孩子呢?
18、影响考生发挥的“未了情节”
19、很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我想问您,就算您焦头烂额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能解决现在的问题吗?
20、1)明天就要去考试了,可是我觉得准备的还不够充分。
五、孩子高考心情说说
1、许多高三家长自从孩子一进入高就进入了“考前焦虑”状态,越临近高考,焦虑心越重。具体表现为:
2、你望子成龙的心情迫切,可以理解,但无论你的心里多么迫切,你必须要装出一副无关紧要、若无其事的样子来。最好是不即不离、若即若离。不要主动去过问,当孩子自己谈到相关话题时要认真地“察言观色”,巧妙应对。
3、现在抱怨教材越来越难的主要是家长,特别是小学生家长。比如小学教材设了“快乐读书吧”“和大人一起读”等版块,是需要家长陪伴孩子阅读的。家长如果没有时间陪孩子,或者自己不怎么读书,孩子学习又有拖延症,就会觉得难。当然,也可能有老师层层加码、布置作业太多的情况,让家长觉得难。但最近教育部已发文要求严控书面作业总量。
4、“多吃点”“早点睡”“有你这样的高三学生吗?”……通过相关部门的抽样调查结果,我们来看看哪些是高三学生最不喜欢听的话,哪些又是他们最喜欢听的。还有68天就要高考了,在这段短暂的时间里家长朋友们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呢?
5、我们有最热心的专家团队为你护航!
6、当然,是在孩子安排好的情况下,不可以以此为借口,疏于照顾孩子。
7、第心里有数,不连累孩子。
8、我曾经做过调查,孩子学习中面临的真正压力,恰恰就来自于关爱他们、呵护他们的父母。
9、鼓励宣泄:如果孩子想哭,就让他哭
10、点评:从小学到高每一个考生都经历了10多年的学习,家长把高考视为检验这10多年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确实不好。
11、所以,您的孩子压力已经很大了,你就别再给他施压,就说‘愿意学能学会’就行了。尽力就行了。只要好好学,把潜力发挥出来就行,不用考虑名次如何,不用考虑别人如何看他。只要自己努力了,尽力了,就行了。你这样说,孩子会因为你这么低的要求反而更为努力。
12、因为过分焦虑,所以每天晚上睡眠质量都很差,常常难以入睡或者睡不够觉,导致白天精神状态差,再加上抑郁情绪的作用,就会产生很多负面状态。
13、在主页面历史消息中可查看以往的高考等考试信息
14、注意,不要总是谈学习方面的问题,就是像跟朋友一样唠唠日常的生活,让孩子能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真心感受,排解情绪。
15、小的时候,我感觉父亲对我的学习可以算得上佛系,那个时候,他基本是不闻不问的,(时代和个人性格的原因吧),但当我初三一次模拟考试老了全班第一的时候,父亲却破天荒的给了我5块钱作为奖励(那是1991年,那个时候,父亲的工资一个月才47块钱),并且说了句:好好努力!由此可见,一向不关心成绩的父亲还是很在意的啊!
16、第学会精神转移。不要总想着让自己烦心的事,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上,从而缓解压力。第接近大自然。每天做深呼吸,来缓解压力。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最好是傍晚和早上参加锻炼,这个方法百利无一害。第饮食缓解法。焦虑的人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必要时可以用一些“多维生素”类的保健品来补充,达到消除焦虑的效果。第适当的不妨采取阿Q精神。当受到打击时,不妨自我安慰,自我开导。
17、那时候大学生另外还要一个名字:“天之骄子”。考不上大学,我才意识到,我最好的出路就是去父母亲公司做守门的。
18、回复“高考”,山东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
19、“你懂什么”、“不听我的话你一定会后悔的”、“想当初我高考时……你怎么就……”23%的同学表示,父母喜欢代入过去经验,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盲目指导,甚至随意评论,这点让自己颇为烦恼。钱同学说,“时代不同了,希望父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现在的环境,多听听我们自己的分析,而不要主观臆断。”
20、开学后,孩子将面临第一次高三考试,我心里其实是很紧张的,但面子上又不得不装出不在乎,就是害怕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我想,全国的高三孩子的爸妈大概都和我一样吧,真不知道哪些佛系的父母是怎么做到的啊,又大神可以教教我吗?我已经感到焦虑让我休息不好了,后期还不知道怎么样呢,愁死了啊!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