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爸爸帮我买了一盘超人碟片,我高兴得喜出望外。
2、这次考试我预计不及格了,谁知得了80分,我真是喜出望外。 (喜出望外的意思和造句)。
3、 我再给大家讲讲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吧,小时候,当老师讲完课,他的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后就去玩耍了,而司马光却在屋里高声朗读,直到自己背过为止,长大了以后,他就更加勤奋了。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只要睡觉时轻轻一动,这枕头便会滚开,司马光就在醒来后,继续读书或写作。就这样,他用了九年的时间编成了一本著名的史学巨著。(喜出望外的意思和造句)。
4、一直是妈妈接我放学,今天是爸爸来接我,我真是喜出望外。
5、13)听说国务院到我校访问,同学们都喜出望外。
6、 反义词: 泣不成声 叫苦不迭 大失所望 忧心如焚 悲从中来 不堪回首 。
7、A.虽然科学界对全球变暖化的影响程度尚有分歧,但若人类对温室效应造成的危险无人问津,无非是玩火自焚。
8、小张今天下午才收到了他盼望已久的足球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9、C.这故事编得天衣无缝,谁听了都会以为是真的。
10、B.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在逐渐地销声匿迹。
11、D.这样经过层层筛选、考核,最后招聘的人,自然是有真才实学的佼佼者,非但名副其实者不能混入,就是低能者也休想侥幸取胜。
12、(出自):宋·苏轼《与李之仪书》:“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13、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圆饼,两边几十级石阶缀上去,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yìlì( )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chuānsuō( )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14、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15、C.端午节到来之际,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的轮番上演,引来了许多市民的袖手旁观。
16、这个公司有种对于优良服务的狂热,不仅要让顾客满意,而且要让他们喜出望外。
17、如:“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大人喜欢孩子,孩子也喜欢大人,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相濡以沫”用于困难环境中相互救助,而句中所给的环境却洋溢着幸福的气氛,所以“相濡以沫”用在这里与语境不相吻合。
18、A.微不足道:意思是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这里用来形容小草,符合句意,使用正确;
19、成语出处:汉·班固《东观汉记·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20、你平日里不常显露的才华会令她喜出望外,作为你的妈妈,她会感到非常骄傲。
21、条件关系:句子前面提出条件,后面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会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除非……才……”“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22、A.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本句用来形容现在与同学们共同学习的情景,不符合语境,使用不恰当;
23、B.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这里用来形容大明湖畔的美景,词语使用错误;
24、第三自然段中家乡的桥是根据什么取的,请你用自己的话选择两个并说明。
25、这位老校友,我寻访多年,都没有下落;不想今日在火车上醍醐灌顶,真是使我喜出望外。
26、(5)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27、19)这真是喜出望外,我顾不上回家,跑到旗委招待室。
28、(出处):宋·苏轼《与李之仪书》:“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29、B.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形容“深刻的思考”合适。使用正确;
30、(出处): 宋·苏轼《与李之仪书》:“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31、就在将它淡忘的时候,它却突然到来了,真是令人喜出望外,一场吉祥的大雪。
32、16)并把时间定在腊月廿这天恰好是2007年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一对相爱已久的情侣喜出望外。
33、当小强听说妈妈要去看自己参加的比赛时,他很是喜出望外,兴奋得睡不着觉。
34、见到此情此景时一种喜出望外的感觉涌上心头。
35、并列关系:句子中几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各个分句分别说明几种相关的情况,或表示一件事的几个方面。常用关联词语有:“既……又……”“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一面……一面……”“有的……有的”“那么……那么”。
36、A.追随 雄伟 微乎其微 流连忘返
37、在辨析过程中根据搭配的对象来判断,如“颁布——颁发”两词,“颁布”通常和法律、法规、条例等词相搭配,而“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通常是证书、奖品等。还可根据造句的习惯来判断。如“就义——献身”,可以说“英勇就义”,也可以说“英勇献身”,而“献身革命”就不能说成“就义革命”。
38、成语出处:宋苏轼《与李之仪》:“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39、A.入木三分:原是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不能用来形容声音,使用错误。
40、A.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或尝试,受到冷落。此处用于形容人类对温室效应造成的危险的态度,不合语境,使用错误;
41、意思: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42、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的意思,和前一个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对。
43、成语出处:当代·殷谦散文集《青春无悔》:“我曾见过一男一女边吃糖葫芦边走,也许女孩此时要表达某种感情,非要让男孩吃一口,面对满街的眼睛,男的想推辞,但女的仍执意,男的还是吃了。而后两位开怀大笑地环顾左右,发现有不少眼睛在盯著他们。不被除某种旧的流行的道德规范所约束,敢想敢为,此乃潇洒。”
44、(解释): 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