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趾高气扬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得意忘形、骄傲自满。
2、这次活动,既促进了孩子们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也激发了孩子们爱读书、爱讲故事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大胆、自信、勇于表现的阳光气质属于更多的二小学子,这是所有二小老师的心愿。(关于桥的成语故事)。
3、(释义)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4、(出自):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三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5、比赛时,小选手们表现落落大方,语言生动形象,选择的故事也丰富有趣,塑造出了一个个生动而又鲜明的角色和形象。
6、“我都退休了凭啥不能补课?”老教师家中补课被举报,教育局回应
7、他曾经雪中送炭帮过我们,我们怎可为一己之私过河拆桥?
8、(例句)《老虎拜师》的故事讲的就是老虎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故事。
9、这件奇事很快就传到了蓬莱仙岛仙人张果老的耳朵里。张果老不信,他想鲁班哪有这么大的本领!便邀了柴王爷一块儿要去看个究竟。张果老骑着一头小黑毛驴,柴王爷推着一个独轮小推车,两人来到赵州大石桥,恰巧遇见鲁班正在桥头上站着,望着过往的行人笑哩!
10、张果老问鲁班;“这桥是你修的吗?”鲁班说;“是呀,有什么不好吗?”张果老指了指小黑驴和柴王爷的独轮小推车说;“我们过桥,它经得住吗?”鲁班瞟了他俩一眼,说;“大骡与大马,金车银辇都过得去,你们这小驴破车还过不去吗?”
11、那个考了749分,只差1分满分的高考第一人,他的现状怎么样了?
12、 元朝的许有壬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逐渐被提升为参政(官名)。当元顺帝准备废除科举制度时,许有壬表示反对,并和赞成废除科举的官员争辩。废除科举制度的诏令下达时,元顺帝故意让许有壬跪在头里听。许有壬极不情愿地做了。散朝后,治书待御史(官名)普化讥讽许有壬说:“你是通过科举上来的,现在宣读废除科举的诏令,你又跪在第一个,真是‘过河拆桥’啊。” 过河拆桥比喻目的达到后,将帮助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13、船到桥门自然直:意谓事先不用着急,到时候问题总可以解决。这是在无可奈何中强作宽慰的说法。
14、他也不想想你曾帮过多大的忙,今天竟然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
15、(译文):你不要自己顺水推船,偏不允许我过河拆桥。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