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读经”品牌名称由王财贵教授命名,北京季谦教育咨询中心(王财贵读经教育推广中心)注册,北京文礼经典文化有限公司负责“爱读经”系列经典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其旗下包括读经教材、爱读经读经机、经典名画、教育用具等系列经典教育产品。
2、(解释):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10个关于诚信的成语典故)。
3、(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没有了甘露,大地就不再枝繁叶茂;没有了开花的激素,美丽的花朵就不能绽放;没有了翅膀,天使又怎么能飞翔。
5、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6、(解释):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7、 可以说,从商贸到金融,乔家实现“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理想的根本原因就是商业诚信。乔家开办之初曾宣称“以勤俭诚信为本”,“人弃我取,薄利广销,维护信誉,不弄虚伪”。比如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乔致庸宁愿忍受眼前利益的巨大损失,也要无偿退货换货,毁销假货,以挽回商誉。正因为如此,他才开创了家族商业神话。
8、(出自):《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9、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
10、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
11、(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12、曾参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不但博学多才,还十分注重个人修养。据说他妻子有次去集市买东西的时候,年幼的孩子也一直吵着要去。由于担心集市人多不要照顾孩子,妻子就对孩子说,让他在家好好待着,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一听非常高兴,就没继续吵闹着跟妈妈去集市。
13、(出自):《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4、(解释):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15、不伤人心,是做人基本的修养,人伤了,伤口还能治愈,而心伤了,却是再也无法愈合。
16、(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7、(解释):贾:通“价”。善贾:好价钱;沽:出卖。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
18、(解释):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19、胆小精灵一点也不胆小了,他把老虎枕头还给力西,力西真为他感到高兴。
20、把老虎枕头里的枕芯拿掉,老虎枕头就变成了一个空心枕头,可以套在头上当帽子戴,还可以披在身上当衣服穿。
21、(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2、“卧薪尝胆”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典故。说的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力图雪耻,激励自己,在屋内悬一苦胆出人、坐卧都要尝尝,使不忘受辱之苦。睡觉时不用床铺和被褥,睡在木柴上面,使不忘亡国之痛。经过这样多年的磨砺,终于使越国强盛起来,打败了吴国。但是,卧薪尝胆的典故始于何时?据有关吴越史料的书籍,战国时期的《左传》中“定公”和“哀公”篇中,有越王勾践和昊王夫差的详细记载,而没有勾践卧薪尝胆之记录。另一战国时的著作《国语》中,也无勾践卧薪尝胆之说。至东汉期间,《越绝书》和《吴越春秋》著作中,只有在“勾践归国外传”中,有勾践“悬胆于户,出人尝之,不绝于口”之句,而无“卧薪”之说。“卧薪尝胆”作为成语,最早见于北宋大文豪苏轼所著的《拟孙权答曹操书》游戏性的书信体裁文中,设想孙权在三国鼎立之时,曾经“卧薪尝胆”,但这与勾践毫无关系。到了南宋,吕祖谦在《左氏传记》书中,曾有吴王夫差“坐薪尝胆”,但只是“坐薪”,不是“卧薪”,只是“夫差”,不是“勾践”。到了明代,张博在《春秋列国论》书中,也是“夫差即位,卧薪尝胆”,虽有“卧薪尝胆”,但亦是指夫差。后来,在真德秀的《戊辰四月上殿奏扎》,和黄震的《古今记要》、《黄氏日抄》两书中,才开始有勾践“卧薪尝胆”之说。明末,梁辰鱼所著《浣沙记》剧本中,将勾践“卧薪尝胆”作为传奇,加以渲染。冯梦龙也在《东周列国志》中多次讲到勾践“卧薪尝胆”之事。清初,吴乘权编的《纲鉴易知录》,亦有“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卧薪尝胆”之句。从此,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故事,就愈传愈广,成为我国的成语典故了。司马迁忍辱完成了史记
23、和勤学相关的成语,故事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人勤奋、刻苦、好学的治学态度
24、曾经,大灰狼也是风靡一时的帅哥,当他和小绵羊在一起时,他也不是没有追求者,有一个比小绵羊更好看,性格更好,品行更好的绵羊出现。他的兄弟对他说,作为你的兄弟,我当然是希望你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但是最为一个男人,你不可以辜负小绵羊,否则她的付出又算什么了。
25、(解释):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26、《红楼梦》中,刘姥姥因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不得已拉下老脸去找王夫人“打秋风”,以解燃眉之急。
27、(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