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两句表达了君子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观点。(屈原名句及翻译)。
3、代表作品:《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屈原名句及翻译)。
4、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 ,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5、(36)搴(千):摘取。汀洲:水中或水边平地。杜若:香草名。
6、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7、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8、一手举长剑一手抱幼童,保护老百姓神中你最行。
9、 时光匆匆流逝啊,一刻也不久留,春去秋来,更相替换,年复一年。这是屈原有感于日月空流,自己无法施展政治抱负而写下的伤时名句。名句记述诗人的感受,为抒发怀才不遇的强烈感情张目。~看似客观描写,实际上潜蕴着主观情志,含而不露,耐人品味。
10、采来香木的根株系上白芷啊,又把薛荔的花心联成一串。
11、只有我的佩饰永远可贵啊,它的美质却被人鄙弃落到这般下场
12、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13、我因为佩带蕙兰而被解职,又因为采摘香草而被加罪,这些都是我内心所珍爱的,就是让我为之死上一百次也不后悔。
14、听说巫咸今晚将要降神,我带着花椒精米去接他。
15、译文:如果是我内心所喜欢并认为好的,就算是为了它死上许多次,也不会有丝毫的后悔!
16、经过不周山向左转去啊,我的目的地已指定西海。
17、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自己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无学之辈”的两个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8、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意思是:我指着苍天起誓、让天作证啊。我的忠诚只是为了君王的缘故。“灵修”指: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19、李商隐的《锦瑟》一诗由思忆青春年华起笔,写得如梦如幻,最后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表示追梦已醒,只是当时不甚分明。
20、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
21、我想天下是多么广大啊,难道那美女只是这里才有?”
22、狂乱之辈本不会有好的结局啊,他的家臣寒浞又对他的妻子起了贪心。
2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chán)谄(chǎn)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dá),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fěi)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kù),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ěr)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zhuó)淖(nào)污泥之中,蝉蜕(tuì)于浊(zhuó)秽(huì),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jiào)然泥(niè)而不滓(zǐ)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4、桀与纣是那样狂妄邪恶啊,他们只因走上邪路而难以举步。
25、人的寿命本来就各有短长,谁又能消除悲欢离合之恨?
26、世俗的人本会投机取巧啊,违背了规矩把措施改变。
27、这是他的思想处于最激烈的动荡之时的真实流露。从“女媭之婵嫒兮,申申其詈予”至“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为第二部分。其中写女媭对他的指责说明连亲人也不理解他,他的孤独是无与伦比的。由此引发出向重华陈辞的情节。这是由现实社会向幻想世界的一个过渡(重华为已死一千余年的古圣贤,故向他陈辞便显得“虚”。
28、我打马在兰草水边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暂且停留。
29、想要进入外交部,成为一名优秀的高翻,至少需要闯过三道关:严格筛选、疯狂练习、周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