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惟有贤者然後乃得乐此耳。谓修尧舜之道,国家安宁,故得有此以为乐也。不贤之人,亡国破家,虽有此,亦为人所夺,故不得以为乐也。
2、(解释)不依靠规和距,不能画成(标准的)正方形和圆形,(孟子名言名句100句带解释)。
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4、(译文)丰收年成,年青人多表现懒惰;灾荒年成,年轻人多表现强暴,并不是天生的资质有所不同,是由于环境把他们的心变坏了的结果。(5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6、(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7、(译文)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8、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9、(译文)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
1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1、(解释)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12、孟子言上下交取其利而国丧亡者,是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所弑也,无它焉,则千乘之家欲以万乘之利为多也。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所弑也,亦无它焉,是百乘之家欲以千乘之利为多也
13、(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犹如浮云一样。”
14、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15、译:人的毛病,在于喜欢教导别人,做别人的老师。喜欢教导别人的人,又往往自以为是,自以为正确,一副高高在上的气魄。
16、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17、(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哀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18、,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19、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20、 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21、(解释)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2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3、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孟子名句
24、(译文)即使是很小的坏事也不做;但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
25、译文: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26、译文: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27、(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28、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29、(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30、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3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孔子之门徒,颂述宓义以来至文武周公之法制耳,虽及五霸,心贱薄之,是以儒家後世无欲传道之者。故曰臣未之闻也
32、(译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比喻做事须谨慎,不能出一点点差错。
33、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34、(译文)指不辞辛劳,勤勤恳恳,小心谨慎,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35、(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
36、(译文)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37、(4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8、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39、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4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41、(赏析)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就是“一报还一报”,近于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的意思。但后世演变为成语“出尔反尔”,则成了言行前后矛盾,此一时,彼一时,反复无常的意思了。
42、译:事从心出,心随欲来,如果不从心欲的细微处观察事物,我们往往会被事物的表象所欺骗。纵横古今中外,详细考察事情的成败得失。如果深入观察,就会发现。事情的发展往往是被人的心欲所控制。
43、(译文)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对了。
4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45、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孟子·离娄上》
46、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这样的人才够叫大丈夫。
47、(译文) (孟子说:)“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不要因保养小的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只保养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
48、(译文)诸侯的宝贝有三样:土地、百姓和政治,那种以珍珠美玉为宝贝的人,祸害一定会到他身上来。
49、(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50、(51)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
51、(赏析)孟子的这句话是其民本主义的集中体现。民众是天下国家的根本,民众决定国家的安危之乱,天子、国君和大夫要按照民众的意愿本事。这句话承认了人民大众在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52、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告子上)
53、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54、译文: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55、(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蔑,更不能妒忌。
56、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
57、(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59、(译文)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60、(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6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62、(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63、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64、孟母三迁以后,虽然为儿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孟母并没有因此放松对儿子的严加管教。她认为,如果主观上不勤奋努力,还是难成大气的。所以她抓紧对儿子的教育,督促他勤奋学习。
65、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66、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公孙丑上》
6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8、(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69、(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70、孟子曰:“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告子上)
71、贤君必恭俭礼天,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
72、大道以歧路亡羊,士人以多方丧生。 -列子
73、(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74、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75、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76、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饮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尽心上)
77、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尽心上.七》
78、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7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0、(译文)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
81、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
82、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83、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上》)
84、(57)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85、(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86、“古时的君子,犯了过失,如天上的日蚀月蚀一样,人们都能看得见。到他们改正错误以后,人们也都抬头看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