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足与不足是物性的,知与不知则是人性的。足与不足在物,非人力所能勉强;知与不知在人,非多少所能左右。因此,只有学会知足,我们才能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去对待眼前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做世间功利的奴隶。(道教对联经典)。
2、其实“易”的根本道理就在于这个“变”,一切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认为一切都是绝对安排好的,那么他就不懂得“易”的真谛。(道教对联经典)。
3、这幅对联阐述了道教的世界观,可以说是道教的终极智慧,流传度也十分之广泛。
4、 上联:⼈间⽂字⽆数,全凭阴骘。下联:天上主司有眼,独看⼼⽥。
5、“道法自然”,其实道无处不在,存乎万物之间,既简单易懂,又“玄之又玄”。人生百态,世间万物,莫过于此。领悟这四个字,定能成就非凡。
6、热文 回复“5”:原来睡子午觉有这样好的效果!
7、王阳明曾经说过一句话:“情顺万物而无情,终日有为而心常无为”,对“顺其自然”的道理做了一个很好的呼应,即摈弃私欲、顺天应时、以无为的心态去打理人生。
8、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做一件事情必定有很多的磨难和艰险,需要处理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有的人觉得很繁琐,索性就不做了,历史上功败垂成的案例不在少数。
9、也正因为这种强调“有心、机缘”的传教观念,所以古人才有了“道化贤良”的说法。
10、下联的“蓬莱胜迹”,指的是人间仙境,好似陶渊明的“世外桃源”,这样的圣地更是需要修行之人才能来的。这里的修行指的是修心,也就是心诚则灵的含义。
11、道教还提倡“人道不修,天道远矣”,在修身的同时,不能忘掉自己应该担当的家庭和社会责任。不过反过来讲,修好了自己的德行,家庭和睦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12、图文:本文章来源于网络、报刊、新闻等媒体,文章所述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是为了更好地传播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13、其实“易”的根本道理就在于这个“变”,一切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认为一切都是绝对安排好的,那么他就不懂得“易”的真谛。
14、所谓“心诚则至”,古代的名山大川,必然路途遥远,山路险峻,如果不是真心想去看看风光,你怎么会来这样的地方?但是,你的诚心和努力,会让你看到人间仙境,会让你得到回报。
15、* “文化圣殿•人类敦煌”全国征联,6月30日截稿
16、当今很多人迷信“易学”,动辄看看手相,看看面相,看看生辰八字。
17、很多宗教都有“信仰救赎”的说法,认为只要信教,或者礼遇神灵、尊敬宗教人士,可以得到救赎,洗刷罪孽,得到善报。道教不仅没有这种观点,反而认为入道之后,要更加为自己的恶念、恶行负责,因为身为信徒,理应要有更加严格的道德自律。
18、 上联:读书志在圣贤。下联:为官⼼存君国。
19、有此元气,万物才能化生,而生命则是道在世间的具体体现。
20、上联下联,都出于《道德经》,即使你没有接触过道教,也一定听过这两句话。
21、庄子认为,绝弃名利的心思,绝弃策谋的智慧,绝弃智巧的作为,体会着无穷的大道,游心于寂静的境遇,承受着自然的本性而不自我夸耀,这也是达到空明心境的表现。
22、热文 回复“12”:不谈今生的信仰都是空谈,不要轻易相信
23、正所谓:“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道教认为,所谓天地之道,也不过是自然法则,是没有任何感情的。你若遵从了道法,便能功成名就;反之则事事不如意。
24、在“道法自然”的语境之下,道教在教导人面对生活之时要采取一种“顺”的态度,即通常所说的“顺其自然”。
25、道教还提倡“人道不修,天道远矣”,在修身的同时,不能忘掉自己应该担当的家庭和社会责任。不过反过来讲,修好了自己的德行,家庭和睦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26、热文 回复“9”:写给那些没事就去找人算命的朋友
27、下联则说:地遵循天,天遵循道,而道遵循着自然。归根结底,时间万物的起源、变换,都是自然而已。这不仅仅是一个世界观,更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