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自):《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2、(出自):《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3、出处:《论语·公冶长》:“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4、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耻下问出自于哪里)。
5、(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6、(解释):因为那个人不好或地位低下,就把他正确的言论也否定了。(不耻下问出自于哪里)。
7、(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8、(解释):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9、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
10、(出自):《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1、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12、(解释):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13、出处:《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4、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15、解释: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也代指七十岁
16、解释: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
17、出处:《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8、出处:《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9、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20、如遇查询人数较多,最多延迟1-3秒,望理解。
21、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哪里?答案:参考答案:出自论语--------------------------------
22、解释: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用来表示程度极深,达到极致。
23、(解释):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24、(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5、解释: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26、(解释):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27、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他死后不久,弟子们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六条,称为“朱子读书法”,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28、(出自):《论语-颜渊》:“商闻之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29、出处:《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0、(解释):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31、除了好好放松之外,暑假也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自己的时期。如果能够用这段时间好好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不仅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提升我们的智力,我们今后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也会更强。
32、(解释):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33、(出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34、出处:《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5、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36、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37、解释:指钻研和实行儒家以外的主张,也指斥责异端。
38、(解释):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39、说的是卫国大夫孔文子特别好学,又非常谦虚,死后卫国国君给了他一个谥号“文”。我们知道谥号是指一个人死后,后人对他的整体评价,而“文”是一个美谥,一般指的是这个人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勤学好问”的品德,这个评价是相当高的了。
40、(出自):《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41、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42、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43、(解释):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44、(出自):《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45、(出处)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46、(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47、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8、出处:《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49、(出自):《论语·先进》:“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50、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51、(解释):比喻众人拥护,围绕着一个他们所敬仰的人。
52、(出自):《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3、人民时代艺术|发现艺术之美 | 追溯艺术之魂
54、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局势败坏无法逆转。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