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翻深耕土变金,苗圃芽接摘树心。
2、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3、小满:小满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麦秋生)。(十二节气顺口溜)。
4、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5、口诀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6、立春: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鱼陟负冰)。
7、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8、昨日中午12时起,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正式进入为期三个月的春季禁渔期,这是鄱阳湖连续17年实施禁渔期制度,保护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
9、阳历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计算,这一周一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方便以365天做为一年,每隔四年设一个闰月,使原本28天的二月增加为29天。
10、立夏: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11、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12、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13、这份指南请收好,祝你中秋国庆出行一路畅通~
14、小寒:小寒之日雁北乡,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鸲。
15、小暑:小暑之日温风至,又五日蟋蟀居辟,又五日鹰乃学习(鹰始挚)。
16、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数九严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二十四节气的来历现在世界通行的历法是阳历,而华人计历更多采用“农历”,“农历”又称“夏历”,对应于“阳历”又称“阴历”,是我国民间传统节令,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
17、△韩方由歌手尹相(右)率团与会,朝方由玄松月(左)率团与会。
18、为了充分反映季节气候的变化,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法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并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19、当地时间18日晚,美国优步公司的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撞死一名行人。这是自动驾驶车撞死行人的全球首例。随后,优步叫停了其在北美的相关无人驾驶业务。
20、立秋: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
21、自从西汉起,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几千年以来,一直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
22、口诀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廿下半年逢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23、冬至:冬至严寒数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极参加夜技校,增产丰收靠科研。
24、冬至: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
25、二十四节气顺口溜是: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来六廿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26、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27、“二十四节气”也就成为了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8、明代冯应京《月令广义》中这样评述:“(稻)将秀得雨,则堂肚大、谷穗长;秀实后得雨,则米粒圆、收数足。”正所谓:“麦秀风摇,稻秀雨浇。”
29、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30、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31、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32、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我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
33、自此,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凉爽的秋季,昼短夜长越来越明显,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幅度将超10℃,且雨水开始频繁,雨水量一般不会很大,但雨水的到来也会使天气变得寒冷。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因而要注意保暖,及时添秋衣。夜晚睡眠盖好被子,小心腹部受凉。
34、立春,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季节的更替,立春标示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干支纪元,以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
35、每年9月23日前后,是秋分,到了昼夜平分之时。诗云:“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在诗人眼中,似乎是中秋满月将秋色平分。实际上,真正平分秋色的是秋分,“昼夜均而寒暑平”。
36、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
37、自古至今,干支历依旧流行于万年历等书,用于象数、风水和命理学中。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
38、昨日,朝韩双方就韩国艺术团赴朝鲜首都平壤演出一事在板门店朝鲜一侧的统一阁举行会谈。据悉,韩国艺术团由160多人组成,将于3月31日-4月3日在平壤举办2场演出,演出名单包括韩国歌手赵容弼、女团RedVelvet等。
39、△英国“脱欧”事务大臣戴维斯(左)与欧盟首席“脱欧”谈判代表巴尼耶会谈
40、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41、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廿下半年逢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42、云由浓到淡,草木由密到疏,少了繁花缛叶。“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天与地,都在做着减法,都开始变得简约和静谧。
43、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44、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45、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将每个节气的“三候”根据当时的气候特征和一些特殊现象有分别起了名字,用来简洁明了的表示当时的天气等特点。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所蕴藏的无限智慧。
46、“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今日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
47、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48、小满: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
49、口诀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50、△2018年9月21日,河南洛阳孟津县一村庄内现“巨型”辣椒元素国旗墙,农民庆祝丰收节迎接国庆节。
51、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农耕文化、干支历法、观象授时。
52、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七九当冰雪开始融化, 冻结的河流将慢慢解冻, 并听到水的杂音, 到八九温暖的天气, 燕子将从南方飞回筑巢, 开始新一轮的忙碌和无休止的循环。
53、秋分: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碾脱粒交公粮,山区防霜听气象。
54、△2018年9月15日,河南南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河南淅川丹江大观苑,渔民摆下“千人宴”品尝全鱼盛宴,庆祝丰收,喜迎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55、欧盟与英国19号公布一份有关英国“脱欧”过渡期安排的协议草案,宣布已就其中大部分条款达成一致,包括过渡期起止时间、过渡期英国在欧盟共同市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在英欧盟公民的权利等。双方没有就爱尔兰边界问题达成一致。
56、近日,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执行死刑命令,湖南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将罪犯——跨国贩毒女毒枭杨克莲验明正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这是湖南省首例以“零口供”判处死刑并执行的案例。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