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10月底,应德国文教部大臣的邀请,黑格尔赴柏林大学当教授。在柏林,他讲授了宗教哲学、历史哲学等课程,出版了《法哲学原理》。
2、《小逻辑》 (德)黑格尔 B801/2364
3、《逻辑学》上下卷 (德)黑格尔 B806/2364(黑格尔的生平简介)。
4、1817年,黑格尔受到普鲁士文化教育卫生大臣阿尔滕斯坦的邀请,去接任费希特逝世后悬虚的哲学教席遗缺。1818年10月,黑格尔到柏林大学就任哲学教授,年薪比他在海德堡大学任教时多一倍,虽然他想从政的愿望再一次落空,但依然满意地呆了下来。1819年,叔本华也来到柏林大学任编外哲学讲师,他把开课时间定在黑格尔讲课的时间,结果,叔本华的听讲者人数寥寥,课程未授完,叔本华便悄悄离开了学校。
5、黑格尔21岁时,拿破仑在耶拿的战斗中大败普鲁士,一举终结了这个千年帝国。作为普鲁士人,黑格尔反而写信表达了对拿破仑的崇敬之情:(黑格尔的生平简介)。
6、黑格尔左派,有时也被称为“青年黑格尔派”,他们继承黑格尔学说中的革命成分,在宗教方面主张无神论,在政治领域主张自由民主,其中包括费尔巴哈和年轻时代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30年代和1840年代,这些年轻的黑格尔信徒经常在柏林希贝尔酒吧聚会、争论,这里的氛围造就了对以后150年有很大影响的思想家们,形成了无神论、人文主义、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基本观念。但是几乎没有一位黑格尔左派宣称自己是黑格尔的追随者,有几位还公开批评黑格尔的哲学,但是这种历史上的区分法仍然在现代学院哲学中使用,黑格尔左派对黑格尔的批评导致一个全新的领域―关于黑格尔和黑格尔理论的文学作品。
7、历史业绩年至1818年,黑格尔写出了他的《哲学全书纲要》,这部书的第一部分写的是逻辑学,第二部分写的是自然学,第三部分写的是精神哲学。
8、道德义务本身就是法律、规律、命令的规定。中国人没有所谓的法律,也没有所谓的道德,只是一个国家的道德。这种道德包含臣对君的义务,子对父、父对子的义务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义务。
9、1816年—1817年,黑格尔任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
10、黑格尔一生都在进行苦心孤诣的探索。他留下的主要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小逻辑》、《自然哲学》、《精神哲学》、《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宗教哲学》、《美学》、《哲学史讲演录》等等。黑格尔的全部著作,都为着一个重要的主旨——通过对精神、理性辩证发展过程的描述,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规律。
11、然而,康德的后继者们最终感觉,他实际上却使得哲学很容易受到怀疑主义的攻击,又不能克服自由和决定论、道德图景和科学图景、自主的主体和自然本身等诸多核心的二元主义。
12、钟摆理论判定人生是痛苦的,痛苦是人生的本质。这让很多人随意给叔本华哲学贴上了“消极厌世”“悲观绝望”的标签。这种偏见也导致了叔本华被当时学术界的很多学者所诟病。
13、* 消遣就是娱乐,无可消遣当然就是苦闷。世间喜欢消遣的人,无论他们的嗜好如何不同,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有强旺生命力。
14、1801年,进入耶拿大学哲学系,任编外讲师。
15、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
16、1817年,黑格尔出版《哲学全书》,完成了他的哲学体系。
17、这本书会让你知道许多矛盾产生的根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也只有了解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从源头避免矛盾产生。
18、比如,借助神话传说使佩戴相同标志的原始人避免发生性关系,从而阻止了内婚制的延续。由内婚制转变为外婚制,是人类社会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既避免了近亲繁殖,又有利于建立和维护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原始社会的健康发展。
19、公元前335年腓力浦去世,亚里士多德又回到雅典,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学校。学园的名字(Lyceum)以阿波罗神殿附近的杀狼者(吕刻俄斯)来命名。在此期间,亚里士多德边讲课,边撰写了多部哲学著作。亚里士多德讲课时有一个习惯,即边讲课,边漫步于走廊和花园,正是因为如此,学园的哲学被称为“逍遥的哲学”或者“漫步的哲学”。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在这一期间也有很多,主要是关于自然和物理方面的自然科学和哲学,而使用的语言也要比柏拉图的《对话录》晦涩许多。他的作品很多都是以讲课的笔记为基础,有些甚至是他学生的课堂笔记。因此有人将亚里士多德看作是西方第一个教科书的作者。亚历山大死后,雅典人开始奋起反对马其顿的统治。由于和亚历山大的关系,亚里士多德不得不因为被指控不敬神而逃到加而西斯避难。他的学园则交给了狄奥弗拉斯图掌管。一年之后,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去世,去世的原因是一种多年积累的疾病所造成的。关于他被毒死,或者由于无法解释潮汐现象而跳海自杀的传言是完全没有史实根据的。
20、当然,与例如克尔凯郭尔或马克思比起来,他的生平要相对单调。然而,它的平凡可能被夸大了。他在年轻的时候毕竟的确有个私生子;他认识他那个时代许多杰出的智识之士,包括歌德、谢林以及荷尔德林;他的职业生涯前后高下悬殊,他在四十好几岁之前长期默默无闻,过了不到二十年,他在死前就已闻名全国,在国际上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21、孔子在世时,就被称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所得荣誉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2、主要领域:逻辑学、历史哲学、美学、宗教、形而上学、认识论、政治学
23、《法哲学原理》 (德)黑格尔 D90/2364
24、1800年,来到耶拿,与谢林共同创办《哲学评论》杂志。
25、黑格尔的自由观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前人种种自由思想的扬弃和发展。在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他提到:“精神——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
26、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打败了雅典、底比斯等国组成的反马其顿的联军,从此称霸希腊。
27、所谓“精神现象学”,实际上是“意识的经验科学”。这里的经验就是一种被意识贯穿的现象。在写作《精神现象学》之前,黑格尔曾经讨论过逻辑学。在逻辑学中,他讨论纯“粹思维规定”。黑格尔在1805-1806年发生了一个“现象学危机”,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纯粹的思维规定的了解缺少了经验谱系,并且缺少了在意识的经验发展的逻辑进程中对这一经验谱系的揭示,那么逻辑学自身呈现出来的那些普遍真理就会犹豫缺乏相应导论而显得过于直接。套用柏拉图的隐喻来说,对于洞穴外的太阳,我们绝不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对其加以直视(否则真理的阳光就会灼伤眼睛),而必须在事前先经历一番从洞穴的阴影到阳光自身的艰苦攀爬过程。“精神现象学”实际上就是对这一过程本身的描述。
28、黑格尔在斯图加特一共生活了18年,即从1770到1788年。他在这里接受家庭教育,三岁就被送到德语学校,5岁上拉丁语学校,1780年起进入本市人文中学,受到人文主义和启蒙精神的教育,思想被引入到现代世界的精神前沿。这里的课程计划首先是拉丁语,其次是希腊语和希伯来语,有人推断他还参加了法语班的学习。在学校的正规学校课程中,黑格尔不仅学习了沃尔夫哲学“清晰的思想”,而且在14岁时就已经掌握了三段论的全部古典规则。但黑格尔并不满足于学校课程,他通过自学(Privatstunden)来补充,通过广博地钻研古典作家的著作来深化学校课程,这为他后来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奠定了基础(MartinGessmann:Hegel,Herder,Freiburg.Basel.Wien,S.14)。同时,学校唤起了他对物理学的兴趣及对数学的热情。所以说,黑格尔自我学习与独立思想的天赋在中学阶段已经充分显露出来。他在15岁时开始练笔,写下了《安东尼、屋大维和雷必达关于三头政治的谈话》(EnteretienunttreAntoine,OctaveedLépidussurleTriumvirat),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17岁时写了《谈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宗教》,从启蒙的立场而非基督教的观念考察古代的多神论;18岁中学毕业之前,他写了《古今诗人的若干差异》的短文,赞扬那些以民族和公众为主题的古代诗人,贬抑关注少数精英的现代诗人。他在阅读《安提戈涅》的同时,还翻译了爱比克泰德(Epictète)和塔西陀(Tacite)的作品,所以他作为模范生中学毕业。他后来在父亲安排下于1788年10月进入图宾根神学院(TübingenStift),学习哲学和神学,因为该校为学生提供奖学金。
29、1816年黑格尔开始在海德堡担任哲学教授,他根据讲课提纲编辑成《哲学全书》于18181830年出版,每次重版都作了重要修改。他还发表了政论《评1815年和1816年符腾堡王国等级议会的讨论》,坚持他的君主立宪制观点,批评邦议员们要求恢复法国革命前的旧法制。
30、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31、“实体”在西方哲学中一般是指承载着各种变易的不便的基质。在希腊的哲学传统与基督教文明相互结合以后,“实体”就常常被经院哲学家用来指称上帝自身。在近代哲学中,笛卡尔与斯宾诺莎也将绝对的上帝称为“实体”,但笛卡尔认为物质与心灵分别构成了另外两类实体,而斯宾诺莎则崇尚只有一个实体。黑格尔就是继承了斯宾诺莎,在他那里,“实体”作为哲学术语,与“上帝”实际上差不多。
32、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美学讲演录》一书中,这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他的哲学体系在美学和艺术领域中的具体表现。艺术的根本特点,是理念通过感性的形象来显现自己、认识自己,“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成为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黑格尔分别对艺术的性质和特征、艺术发展的历史类型和各门艺术的体系,进行既是逻辑的又是历史的分析。逻辑方面,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有关艺术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历史方面,他开创了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展示了宏伟的历史观。黑格尔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划时代的作用,成为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
33、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又回到雅典,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学校。学园的名字(Lyceum)以阿波罗神殿附近的杀狼者(吕刻俄斯)吕克昂)来命名。在此期间,亚里士多德边讲课,边撰写了多部哲学著作。亚里士多德得非常重视教学方法,他反对刻板的教学方式,他经常带着学生在花园林荫大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哲理,因此把亚里士多德学派称作“逍遥学派”。
34、1805年,在歌德与席勒的推荐之下,黑格尔成为教授。
35、有人十分反感黑格尔对于中国哲学特别是对孔子的“贬低”,因为黑格尔认为孔子的《论语》只不过是一些道德教条,是非哲学性的。当然,我们也应该肯定黑格尔的思维敏锐。
36、也许对一个人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眼中所见皆是美好吧。
37、如果你总是觉得自己不开心,经常为人际关系苦恼的话,这本书可以看一看。
38、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生于富拉基亚(色雷斯的)色雷斯多德的斯塔基尔希腊移民区.有人将亚里士亚里士多德出生地看作是西方的第一个教科书作者。是希腊的一个殖民地,与正在兴起的马其顿相邻,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侍医。家庭情况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
39、黑格尔逝世后,黑格尔哲学依然风行了10年之久,“黑格尔主义”的独占统治达到了顶点,它甚至感染了与之相对立的思想势力。这一时期,黑格尔的观点浸入了大量的各种科学之中,甚至渗透到通俗读物与日报之中。当时所谓的“有教养的意识”,就是从这些通俗读物与日报中汲取这种思想材料的。他的著作除了生前出版的《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其中包括《小逻辑》、《自然哲学》、《精神哲学》)、《法哲学原理》等,逝世后又由他的学生整理出版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美学讲演录》等。他在柏林大学的哲学讲座的遗缺也由他的一位学生接任。但是,并没有人完全理解黑格尔的哲学思想,这成为他一生的遗憾,也成为他屡遭误解的原因。著名的革命文学家海涅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在他听黑格尔讲课期间,有一次,海涅对于“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句话表示疑惑不解,黑格尔怪怪地笑了笑,对海涅说:“也可以这么说,凡是合理的必然都是现实的。”黑格尔说完连忙转过身向四周瞅了瞅,只有亨利希?贝尔注意到这句话,他这才放了心。随后,黑格尔对海涅说:“只有一个人理解我”(指他的学生罗森克兰茨),但随后又激愤地加了一句:“甚至他也不了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