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释): 比喻做起事来声势造得很大,实际行动却很少。
2、如何爱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叶圣陶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作为父亲,叶圣陶也面临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学校的问题。1930年,他在《做了父亲》一文中就写道:“一定要有理想的小学才把儿女送去,无异看儿女作特别珍贵特别柔弱的花草,所以要保藏在装着暖气管的玻璃花房里。特别珍贵么,除了有些国家的华胄贵族,谁也不肯对儿女做这样的夸大口吻。特别柔弱么,那又是心所不甘,要抵挡得风雨,经历得霜雪,这才可喜。我现在作这样想,自笑以前的忧虑殊属无谓。”
3、推荐|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1-36批全名录(建议收藏)
4、吕纬甫讲阿顺的故事,唤起“我”共鸣的首先是“小事”。实际上,吕纬甫与“我”谈形而上的生死问题,也是用小事,可见讲小事是吕纬甫表达的常态。从文学的角度,吕纬甫讲小事符合他的身份,也比较符合相遇的场合?在酒楼上与旧友相见。但更值得注意的,“小事”在鲁迅的精神世界中代表了一种境界,属于现代“人”的生存状态。鲁迅是一个有精英意识的人,也有着宏大的人生抱负,但在他将“立人”作为人生志业后,“小事”就变得不同寻常,代表了对“人”的全新理解,《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每一部讲的都是普通人,而普通人的故事恰恰体现了它的现代性。在新文化运动中,文化建设的意义常常被放大,而新文化最核心的“人”的问题有时被忽略,“我”在吕纬甫身上看到他当年依稀的影子,是他对“人”的理解融入到生活细节之中,他与阿顺交流的故事,能清晰感受到这是一个鲜活的人,虽然他沉沦了,但也是“人”的沉沦。
5、他说,如果他当大学老师,他不会照本宣科,不会用“禁遏的办法”对待学生,而是尽可能把自己的心得与学生分享,尽可能做学生的朋友。他说,无论自己当小学、中学或者大学老师,都会时时记住,自己面前的学生“都是准备参加建国事业的人”,事业有大有小,都是平等的。对所有的孩子,也应该是平等的。
6、(出自):《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7、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叶圣陶提炼出了“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等观点。这些观点来自火热的教育生活,又经过他的提炼,一经提出便脍炙人口。
8、02 不做“意见领袖”,不为“圈粉”写作
9、 冯其庸 | 季羡林 | 茅以升 | 姜亮夫 | 艾思奇 | 方汉奇
10、梦想说起来俗气,提起来幼稚,却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1、成语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声音很大。(振聋发聩的意思和造句)。
12、但是,叶圣陶一开始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教育风格。他的日记记录和批评了当时学校的弊端,如省视学来校视察,转了几分钟就走了。他说:脚都没站稳,什么都不看,怎能算是视察?再如学校为了保护花草,禁止学生入园。他说:学生不能亲近自然,即使没有一花一叶损坏,又有何用?在课堂上,他给学生讲述鲁滨逊孤岛漂流的故事以释“独立”,讲美国总统林肯的故事以扬“民主”,讲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以引导学生关心国事。1914年,有点另类的他被学校以缩减班次为由解聘。
13、在我苏州居所对面有一所草桥小学,前身就是叶圣陶曾经就读过的长元吴公立高等小学。每个清晨,听到孩子们琅琅读书声,推窗从楼上眺望孩子们在操场嬉戏追逐,有时我不由得会遐想,就在这叶圣陶曾经读书嬉戏的地方,是否又有“小小叶圣陶”正在悄然成长着?从草桥小学门前的小巷往前不到100米,就是苏州市第一中学,它的前身则是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草桥中学),叶圣陶从这里毕业后,就因家境贫寒而直接走上了教学岗位。早晨或者晚间跑步,我经常会路过这里,看着叶圣陶亲笔题写的校名,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象着,当年他的青葱岁月,与顾颉刚、王伯祥等在这里是如何激扬文字。
14、摘要:旧体译诗选择以“归化”的策略承载外语诗歌,是植根于漫长的中国古代翻译传统的。晚清民国是旧体译诗的繁盛时期,极大丰富了这个传统。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类比”成为了“归化”传统的集中反映,如苏曼殊将拜伦与李白类比,钱稻孙将但丁与屈原类比等。不仅限于诗人,中西作品间也多有此种类比。译者在使用旧体翻译的同时,已经开始对翻译策略的反思,从独特的视角对“归化”翻译进行了理论思考。
15、后人对汉赋的评价同样褒贬不也有人批评汉赋注重遣词造句而忽视了作品的内涵。这不正和如今关于这位初二女生的随笔《愿你》的讨论类似吗?虽然二者不能相提并论,但其中蕴含的问题是相似的:华丽的词句对于一篇作文究竟有没有必要?
16、1932年,叶圣陶主持开明出版社不久,就开始集中精力编写《开明国语课本》。他用一年的时间创作了400余篇课文,由丰子恺配画。这些课文均为原创或改编,“没有一篇是现成的,抄来的”。有文章介绍说,由于全力以赴工作,叶圣陶一年里“未听到蝉鸣,未看到荷花”。但是,他让孩子们在教材中听到了蝉鸣,看到了荷花。
17、如果仅仅如此,叶先生于我而言,可能也只是从文字里学习讨教的教育大家。但是,因为一份特别的情缘,叶圣陶变成了我的“唯一”。
18、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韩国人。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属山东)的雍门卖唱筹资。韩娥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这次演唱,轰动全城。唱完以后,听众还聚在雍门,徘徊留恋,不肯散去。有人便到旅店去找韩娥,请她再来演唱。 可是旅店老板却对韩娥很不礼貌,韩娥忍不住放声大哭。哭声悲伤凄楚,附近居民,都被感动得流下泪来。由于韩娥的歌声,婉转动听,唱完以后两三天,似乎还有遗留的歌声,在屋梁间缭绕飘荡,一连三天,大家都难过得吃不下饭。当人们听说韩娥已经出城离去时,立刻派人去追,苦苦挽留。韩娥不便违拗百姓的要求,便回来为大家继续演唱了一次。听众很高兴,几天来的悲伤情绪一扫而空。 《列子·汤问》在描写这一情节时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从此,人们称赞歌声或音乐的美妙,余音不绝,就常用“绕梁三日”来比喻。
19、有老师在文中用“春风十里不如你”来深情表达对学生的爱。我感觉非常别扭。这话出自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是杜牧写妓女的。而且这句话是从嫖客的角度看妓女。如果一个小伙子,为了表达对女朋友的爱,说:“春风十里不如你!”他以为他很抒情,却不知道他等于对女朋友说:“我刚才去红灯区走了一大圈,结果没有看到比你更漂亮的妓女!”这不把女朋友气死?我知道语言的运用也在不断演变,所谓“春风十里不如你”的用法也是前几年某文化名人开始的,还有一部电视剧也叫《春风十里不如你》。但比喻义的引申有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如此跳跃式的迁移也太快了吧?当然,生活中有人喜欢用于朋友之间的调侃,或表达某种感情,这是人家的自由,那是没问题的。最早写“春风十里不如你”的这位文化名人也不可能不知道这句话本来的含义,也许他想“创新”,我可以对写作者表示宽容与尊重,但你一个老师用“春风十里不如你”,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是一个男教师说女生,就更不妥了。女教师说女学生也不妥。总之,这句话用在教育上,实在是不应该。
20、他说,如果他当大学老师,他不会照本宣科,不会用“禁遏的办法”对待学生,而是尽可能把自己的心得与学生分享,尽可能做学生的朋友。他说,无论自己当小学、中学或者大学老师,都会时时记住,自己面前的学生“都是准备参加建国事业的人”,事业有大有小,都是平等的。对所有的孩子,也应该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