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持有这种观点的思想家,基本都同意人性的善和恶是靠后天学习的。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指家长学校的教育,还包括环境的塑造等。如汉代的杨雄就认为“学则正,否则邪”。认为性无善恶,善恶由情起的王安石也说:“诸子之所言,皆吾所谓情也,习也,非性也。”近代的龚自珍也认为“善非固有,恶非固有”“善恶皆后起”
2、但是周敦颐的这个观点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宋明理学最有影响力的那一帮人,基本都倒向了人性二元论,并且把这种理论进一步精致化。(人性本恶是哪个学派的)。
3、(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著作是《道德经》,也叫《老子》。老子认为“物极必反”,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
4、人性、人到底是性善还是性恶,这番争论可追溯至中国战国时代孟子与荀子之间的论点的不同,而现代心理学中也有不同的观点,而我们自己根据平常的观察也会有一些想法,也有许多实验试图证明人的本性究竟是性善还是性恶,但究竟谁对谁错呢?
5、但是这种观点也有缺陷,比如,人之初无善恶吗?还是有的。一个还在吃乳的婴儿,当然不会有人教善恶。但是当看到一个不认识的人的时候,往往会嚎啕大哭。看到妈妈,就眉开眼笑。为什么呢?这说明,婴儿在不懂人言,不晓世事险恶的时候,就已经自发地知道对生人的恐惧并通过哭来保护自己。这说明,婴儿已经有了善恶的观念。当然这种善恶不同于社会上的善恶观,但是根子已经出现了。毛泽东曾经指出,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人本性无善恶,那么外界的因素怎么能够起作用呢?
6、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7、 《启蒙文》中将“人性”定义为就是人与其他一切所有事物的“本质差别属性”,其实这种“本质差别属性”也就是人与其他一切所有事物区分开来的原因。
8、认为人的发展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自我是人格的核心部分,所以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就是自我的形成与发展。
9、每个人都有一种使自己获得最大发展的心理倾向。
10、所以,中国儒家文化治理国家的主要思路就是“感化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德育教育,强调的是“礼”制。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
11、他同时也发现,助人行为不会因为奖赏而加强,这表示它不是训练而成的。根据这个结果所得到的结论:帮助行为是天生的习惯,而不是后天培养的。这又是一个人性本善的例证。从上述三个简单的实验我们得知,人性是本善的。你们是否能找到证明或支持人性是恶的科学实验呢?若找不到,这三个例子可直接移作结论,成为支持性善的最佳证明。
12、除了性善和性恶这两种理论外,第三种理论是荀子提出,他的学生战国告子发扬的“性不善不恶”;说。荀子一直被人视为中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因为荀子曾说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但是,有学者认为,荀子其实主张的是“性不善不恶,是中性的。”性是一团泥巴,塑造成怎样,就是怎样。(陈修武:《人性的批判-—荀子》)。告子认为,性无善恶。“性无善,无不善;。善和不善,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后天学习而能的。告子说,“食色性也”.“生之为性。”
13、特质是一种概括化的神经生理系统,它具有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地能力,能诱发和指导相等形式的适应性和表现性的行为。
14、肛门期:以排泄方式的肛门活动来减少压力,体验快感。
15、农家。许行在战国时期创建农家学派,尊崇远古时代的神农氏为祖师爷。农家主张“重农抑商”的原则。《孟子》和《吕氏春秋》这两本书籍记载了一些关于农家思想的论述。
16、商鞅还提出一民,即统一老百姓的思想。在商鞅看来,知识分子应该全部杀光,因为知识分子有思想会蛊惑煽动人心,造成人心不齐,而中国人天生想法多不团结,这一点倒是与后世柏杨《丑陋的中国人》里国人劣根性论调不谋而合。商鞅认为老百姓应该只有一个思想,就是国家思想,所有的老百姓都应只服务于国家这台战争机器,对此应实施高度的文化专制。至于辱民,就是让老百姓没有自尊礼义廉耻的活着。我没有考证过商鞅是否为中国第一个发明连坐之法的人,但是绝对是发扬光大者。一人犯法,如不检举,邻里皆受刑罚。秦国制定的都是酷烈的刑罚,在刑罚恐惧之下,妻子告发丈夫、老子举报儿子、学生栽害老师,从此礼崩乐坏,人性自私卑劣一览无余。
17、 最后要讨论的是战国世硕的人性观。把他放在最后,因为从各方面考虑,他的学说应该是对人性的最正确的解释,符合历史和社会现实,而且正是我们要找的能够统一中西文化在人性观上分歧的新思维。
18、 人性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质的规定性。其本质而言,人的三种基本属性的辩证统一体:
19、许行是农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
20、将个体看成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并强调个体与社会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21、· 马克思主义虽承认人性的存在,但否认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认为只有从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出发,才能得出对人性的正确解释,并由此断言,在阶级社会中没有超阶级的人性。无产阶级有一个人性,资产阶级有另一个人性,这两种人性是不可调和的,只能通过斗争解决。
22、 相信对方辩友与我们一样,讨论人性善恶的目的都是为了真正的去拥抱善。既然如此,我们更应知道,只有承认人性本恶,才能更好地去追求真善美。荀子有言:“人性者,恶也;善者,为也”。承认人性本恶并不可耻,可怕的是那些明明已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人在掩耳盗铃,堂而皇之的诡辩人性本善。
23、接受型:处于一种被动得,凡事依赖的处世状态之中。
24、而就算这两个问题人们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还有一个新的问题在等待着人们。通常来说,人们制定善恶的标准是为了指导人们弃恶从善,但是,人们为什么要弃恶从善呢?
25、人类行为是受社会内驱力的激励,行为是有目标指引的,人格核心是意识而非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