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阿和个性网
菜单
个性网名 游戏网名 游戏名字 个性说说 个性签名

孝道【96句精选】

来源:个性说说 发布时间:2023-06-15 05:23:12 点击:59次
首页 > 个性说说 > > 孝道【96句精选】

孝道

1、让老人口福不缺。要考虑到老人运动量小,消化功能减退,多给他们做些好消化的食物。要确保食物少盐、少糖、少脂肪,既健康又美味。(孝道)。

2、报国敬业。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据此,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其对国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是积极进步的。

3、孝道文化害了无数人,这体现在方方面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陆游唐婉式悲剧的各种变体,至今还在全国各地轮番上演着。各大网站,不难见到这样的问题:“谈了几年的对象,我很爱Ta,可是父母不同意我们继续交往/结婚,怎么办?”

4、  还有一些人是选择艺术的生活方式,艺术使我们能够超越有限的肉体生命,彰显无限的灵性生命的大美。古人诗歌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我们的肉体、我们的身体虽然有生老病死,不自由,但是我们能够通过艺术,超越功利,让千百年以后的知音能够欣赏到生命力的大美。

5、  闵损, 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门生,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赞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因寒打颤,绳子落地上,遭到父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虐。父亲返家,要休后妻。闵损跪求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6、所以,孝顺父母,不只是“养亲”、“敬亲”,更要提倡“安亲”。“安亲”是要求子女要生活自立,家庭和睦,修身行道,不要违犯刑律,不行不义之事,不做冐险危害生命之事,以免父母为其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保证父母心境安宁、平静,从而达到以静养心的目的。

7、小时候总是不理解为什么父母宁愿花费很多时间倒公交车,就为了省几块钱。

8、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9、“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家、恪尽职守,最终建功立业、服务大众,这才是孝的圆满结果。

10、丧亲与祭亲 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它包括“事生”和“事死”两个层面,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延伸,它表达了子孙对逝去长辈的敬重和思念。“事死”是传统孝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11、  我们无权决定生命的长短,但是有权选择是幸福、快乐地活着,还是烦恼不幸的活着。活着的方式有四种:也就是算术的生活方式、技术的生活方式、艺术的生活方式和至善的生活方式。

12、  刚刚何教授也说到,说他回家乡时听说,有一个人有五个儿子,那房子都建得很好,但是都不愿意跟父母同住,而是让他们住在生产队的保管房里面。这些其实往往都是跟从小的教育失误有关系。可见,如果我们采用物质奖励教育儿女的这种方法,是在培养动物面对物质享受的条件反射,而不是培养人的孝心,这样培养出来的小孩子长大以后很可能就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活在功利主义的算术的生活方式里面,过着烦恼不幸的生活。

13、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4、  有些人迷心逐物,每一天都活在功利主义的计算之中,做任何事情,跟任何人交往都要先计算我能够得到多少利益,追求物质财富的欲望越来越大,烦恼也越来越多,这一种是丑陋的、不幸的生活方式。但是非常可悲的是,有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孩子听话,常常采用物质奖励的教育方法,这个是非常错误的。

15、儿子照着年了起来:“今天,我和刚满三岁的小儿子坐在公园里,一只麻雀落到我们面前,儿子问了21遍那是什么。

16、小时候总是不理解为什么父母不能赚大钱,一家人过的那么辛苦。

17、《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系列1大全集珍藏转发功德无量!

18、孝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孝与感恩是思想,是行为,是素养,是态度,是文化,是文明。不孝,便不知感恩;不知感恩,便是不孝。孝是人性,孝是根本,孝是至德。在孝道实践中,由低层次逐步地达到最高层次的孝,才是最高境界的孝道。

19、  怎样真正地去实践孝道呢?去开启本性的智慧呢?其实我们要孝顺恭敬血脉家族的遗传传承和灵性家族的智慧传承。

20、他根据“孝”的小篆字形,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角的形体,与“子”字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老”与“子”合起就是“孝”。“老”是上一代,“子”是下一代,上一代与下一代密不可分。

21、林则徐说:“不孝父母,供神无益。”所以千里烧香,不如在家孝顺爹娘。

22、在奉养父母衣食住行的时候一定要诚敬。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给父母物质上的满足,只是一种义务,还不算孝。“孝”是真心诚意的付出,是尽自己的本分,让父母放心,不给父母添麻烦,才算真正的孝。

23、父母老了,他们怕自己变的没用,变的没有价值,怕自己不在被子女需要。

24、曾看过这样一个问题:在哪一个瞬间,你突然理解了父母?

25、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26、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27、把最好的耐心留给家人,才是做人最大的本事。

28、  古人说:“水有源,木有本,父母者,人之本源也。”水有源头,树木有根本,这样才能够源远流长,如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很快就会枯竭,就会灭亡。同样的,血脉家族的遗传传承和灵性家族的智慧传承是我们生命的源头活水,恭敬血脉家族的遗传传承是孝道,恭敬灵性家族智慧传承是师道。违背孝道和师道是最严重的罪行,因为他的天性完全迷失了,完全背离了,所以佛家称之为五逆罪,佛家的五逆罪之中,杀父杀母是违背孝道,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是违背师道。五逆罪是最深重的迷昧愚痴的状态,要转迷成悟就要从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做起。

29、有句俗语:“每个人不一定成才,但要一定要成人”,“先做人、后做事”,这里的“人”不但具有道德、智慧、正直,还需要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敢于担当的勇气,而“孝顺”是做“人”最基本的条件。我不知道各位听没听说过“为人处事”有这么一句话:“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能和别人真心实意相处?”可见,“孝顺”已被世人评判为“处身立世”的一个准则。父母之恩大于天啊,连父母恩情都忘却的人,根本就没有资格做人。那一家没有老的?没有老的哪来小的?想想吧。。。。。。

30、这句话是说,作为孝子赡养父母,要让他们内心感到快乐,顺从他们的心理,不要全部违逆他们的想法,矢口否决。

31、修身养性。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礼记》有云:“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33、“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这是《说文解字》这本书对孝的阐述。前一句是说晚辈对长辈的敬与养称为孝,孝是子女的本分。后一句主要说“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子承老”,“承者,奉也,受也。”是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父母那里诞生出来的,然后不断接受父母的养育,长大成人;成人后应该对父母不断的奉献,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34、“年少时,我们总以为父母无坚不摧,直到撞破他们的无助,才明白那是因为爱,他们才愿意扮演英雄。”

35、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36、儿子终于被惹恼了,愤怒的朝父亲嚷道:“您到底要干什么,我已经说了很多遍了,那是一只麻雀!”

37、有句话说的好,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38、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39、培根说过:“无论是谁,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

40、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要敬和爱,不仅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奉养的义务,更重要是子女对父母有敬爱之心。没有敬和爱,就谈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41、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42、小孝用体力,中孝兼用心智,大孝则永久维持孝心,也就是不论父母在世与否,都能够心中有父母,终生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培育之恩。

43、试着让自己慢下来,等一等跟不上脚步的父母。

44、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45、所以,只有从生至死对于父母心存深爱、真情,真正做“养亲”、“敬亲”、“安亲”和“卒亲”。

46、“孝”字,就好像是一个儿子背着一个老子。上一代念念想着如何养育好下一代,才能对他的父母、祖先和社会有所交代;下一代念念想着如何背负父母,即把奉养父母的责任担在肩上,时时想着如何让父母生活得更快乐。

47、村上春树说:“成长是一瞬间的事,此一瞬间无所不有,下一瞬间无所不失。”

48、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49、“不但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更是对孩子的一种侮辱。”

50、乳哺两年,母亲喂给孩子的乳汁就是母亲的血呀!每个孕育过孩子的女人死后的骨头都会由白变灰,那是因为孕育、哺乳孩子流失大量的钙质所造成的。母亲这个恩德,当儿女的粉身碎骨都难以报答!

51、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52、当你有能力回报父母的时候,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还能与他们心灵上沟通,精神上的关怀,这个敬字是少不了的,你说呢?

53、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54、  舜,传说古帝王,五帝之姓姚,名重华,号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父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顶时,从下纵火,舜持两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瞽叟与象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恭顺,对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舜在厉山耕种,象替耕地,鸟代锄草。帝尧听舜孝顺,有处理政事才干,把两女儿娥皇和女英嫁他;经多年观察和考验,定舜做他继承人。舜登位后,去看父亲,仍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55、这里的“孝”不光是指孝亲,而是有着广义的内涵。《孝经》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56、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辞官返乡。回家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去尝父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57、  曾参, 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柴迅速回家,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来,我咬指盼你回来。”曾参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58、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59、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60、融合家庭。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在新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61、“曾经我很讨厌母亲在买菜时和商贩讨价还价的样子,讨厌妈妈和别人吵架,讨厌父母为了生活不得不低头的样子。

62、  因为我们知道了,孝顺父母是自己的七重身心完全地与父母的七重身心融为一体,后面的直觉体、光明体、空性体,其实就是真心。真心的体相用是空、明、觉。真心的体是空(空性体),真心的相是光明(光明体),真心的用是觉察(直觉体)——能够从一切的已知之中解脱出来的这种不间断的觉察力就是真心的妙用。因此我们真正能够相信所孝顺的父母就是本觉,就是实相般若,就是性德。

63、关注健康。健康是很多老年人所忽略的问题,但是确实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子女应该积极关注老人家这个方面。

64、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65、直到我跟着母亲去工厂打了一份暑假工,一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长到以孩子面孔的我见识了一些人的两面三刀,笑不达意。

66、“敬亲”是子女对父母发自内心的自然情感流露。它反映了人作为理性动物,在精神上的尊敬要求和情感交流。体现了人的文明和教养程度,是孝道中比“养亲”更高层次的一种孝行。

67、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68、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69、(原生家庭有创伤的人一般对此无比深刻的感同身受,家庭幸福的人也许没有太多感觉)

70、四季更换的衣服要为父母及时准备好,款式、颜色、价格都要买适合老人品味的,老人若是不愿穿,就是不适合。

71、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72、首先,养父母之身,也就是孝“身”,要在父母的衣食住行上留心、用心。

73、也就是这个赚不到钱的暑假工,让我一下子成长了好多,也理解了父母。”

74、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75、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临死时候的一段遗嘱,谈到孝道。他说,“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76、孝做为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千百年来是中国社会维系着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77、人似乎在一瞬间,蜕变成了父母的样子,因为某件事,某个人,某个念头,或者某句话。

78、“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当我们为人父母时,才能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恩重如山!就算我们付出全部去孝顺父母,也难以回报。

79、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

80、孝道的背后,往往是深深的权力欲与控制欲。有很多父母自以为爱自己的孩子并“为他们好”,但实际上,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害了孩子还感动于自己的“良苦用心”。这些父母根本不爱自己的孩子。

81、“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中庸》)意思是,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已亡者如同侍奉现存者,这是孝的最高表现。

82、对待父母,请多一点耐心,请多一点爱,多一点理解。

83、◎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传统文化育天下"此名学习到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家庭、婚姻、做人处事等幸福指数,平台所有一切内容皆由爱神新月老师编辑整理,通过互联网的力量传播,帮助13亿中华儿女学习圣贤教育;感恩您加入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从今天开始与平台同学习共进步吧!

84、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

85、  实践孝道要孝顺恭敬血脉家族的遗传传承和灵性家族的智慧传承。

86、父母是源,父母是根,父母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

87、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

88、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仁孝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担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89、麻雀飞起,落在不远处的草地,父亲欠身又问:“那是什么。”

90、  我们中国传统蒙学教材中的《三字经》是侧重于传统文化的层面,而《弟子规》是侧重于文明的层面。文化一定要落实在言行举止的文明之中才真的有用。以前幼小的小孩子每天都会读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就能够让小孩子从小这种天性能够保持,与父子有亲的天性相应,长大以后就能够成为有德行、懂礼貌、有智慧的人。但是我们现在幼儿园的识字课本里面教小孩子念的是:“小猫叫,小狗跳。”这个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传承断层的悲哀。只是教他认几个字,但他不知道其实不单单认几个字,小孩子从零岁到三岁或者到五六岁,这个阶段是养性的教育,要顺应他的天性来教育是最关键的,过了这个时间他天性已经蒙蔽了,再要教就很困难了。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懂得养性的启蒙教育、母亲的教育其实应该是顺应他的天性的,养性的教育是智慧的教育,不是知识的教育,所以其实这个是我们传统文化智慧传承已经断层的悲哀。

91、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92、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93、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

94、要求子女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应尽力满足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各种要求,父母有事应代其劳作,使父母得以安乐、愉悦。

95、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上一篇:论语中的经典名句【42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个性说说

  • 论语中的经典名句【42句精选】
  • 家长对老师的话【112句精选】
  • 关于讲文明的名言警句【75句精选】
  • 给老师的话毕业【37句精选】
  • 文明礼仪小故事简短30字【38句精选】
  • 不言不语造句大全【36句精选】
  • 和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10句精选】
  • 关于文学的诗句【66句精选】
  • 关于战争的金句【22句精选】
  • 六一儿童节场面描写50字【42句精选】
  • 有关成长的诗句【54句精选】
  • 就像造句二年级简单的【22句精选】
  • 有关于志向的名言【17句精选】
  • 像造句子三年级下册【42句精选】
  • 像造句子六年级【43句精选】
  • 关于家的名言名句和诗句【38句精选】
  • 个性说说相关栏目

    推荐个性说说

  • 春天去烧烤的朋友圈说说【文案100句】
  • 彩票中奖的心情说说的句子【文案100句】
  • 又辛苦又没赚到钱的说说【100句文案】
  • 压马路的搞笑说说【100句文案】
  • 关于蘑菇的说说短句【100句文案】
  • 工作改行发励志朋友圈【100句文案】
  • 儿童骑自行车说说【文案100句】
  • 到家报平安的说说【100句文案】
  • 最新个性说说

  • 孝道【96句精选】
  • 论语中的经典名句【42句精选】
  • 家长对老师的话【112句精选】
  • 关于讲文明的名言警句【75句精选】
  • 给老师的话毕业【37句精选】
  • 文明礼仪小故事简短30字【38句精选】
  • 不言不语造句大全【36句精选】
  • 和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10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