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鸳鸯)
2、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鸳鸯)
3、 姜子牙听说西伯侯姬昌招贤纳士、广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里迢迢来到西歧。到达西歧后,他没有前去毛遂自荐,而是辗转来到渭水北岸住下。此后,他每天在渭水垂钓,等待姬昌的到来。
4、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粱。三分夸俊杰,四海识周郎。
5、因为张飞的形象是“豹头环眼”,大大的眼睛,中间是黑眼仁儿,外面一圈儿白眼珠,显得威武。
6、 前面我们这么说周瑜打黄盖的心理分析可能有失偏颇,但从人性本身来说是有其道理的。因为板子打在谁身上都会痛,没有谁会去主动找打,抱有很强的目的性就另当别论了。苦肉计的表象是人为做出来的,说的好听叫苦肉计,说白了就是口是心非表里不做个局来骗人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说,打人者和被打者的行为绝非参与者内心本意。(周瑜打黄盖歇后语的下一句)。
7、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8、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王熙凤)
9、苏东坡:不读书,都不会开玩笑?附阅读方法指导+阅读书单,让孩子爱上读书……
10、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第39回作者)
11、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黄盖受命诈降到曹操的军营,为了取信于曹操,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黄盖一顿,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敌。庞统劝曹操将战船连在一块,给孔明、周瑜利用火攻创造条件,最终孙刘联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12、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焦大)
13、功迹巍巍齐北斗,声名烈烈震东吴。青春年纪归黄壤,提起教人转叹吁。
14、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王熙凤)
15、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第39回猪八戒)
16、原来这一切都是周瑜跟黄盖演的苦肉计,主要是演给曹操看的,曹操自然有无间道卧底潜伏在东吴,他们把讯息传回给曹操,这时黄盖因为不满周瑜打自己,打算投靠曹操,给周瑜来给反杀,曹操于是深信不疑。
17、(笑面虎)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地头蛇)强横无赖,称霸一方的人。
18、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猪八戒)
19、嘴巴上贴封条——开不了口(比喻不好意思说)
20、歇后语的故事: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有劲无处使
21、 聊报教育小记者团隶属于聊城报业传媒集团,是经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财政局批复,聊城市工商局注册登记成立的部门,整合了原聊城日报、聊城晚报及聊城新闻网的小记者部。
22、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23、张飞这种看起来粗心大意的人也有细心的一面。
24、 作为挨打者黄盖此时是怎么想的呢!除非黄盖真的疯了才会有“我就愿意挨打”的心理状态。黄盖是江东的老臣,早年就跟随孙坚、孙策一起打拼,为东吴的事业立下赫赫战功,有句老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黄盖应该说已经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难道闲的没事儿就喜欢找打吗?没准哪一板子打歪了,自己的老命那可就没了,搁谁都不会拿自己性命去没事找事,所以说黄盖挨打内心并不情愿。此时黄盖的心里或许会有些懊悔。“我提出用火攻的计谋也没有想到还需要苦肉计来配合啊!真是自作自受,自己给自己挖个大坑,自己没事找打啊。”回过头来想想,“反正自己也是黄土埋半截的人了,这个年纪还能为朝廷贡献点儿力量,受点苦也是值得的,咬牙挺着吧!”
25、第二天,周瑜召集诸将于大帐之中,他命令诸将各领取3个月的粮草,分头作好破曹的作战准备。黄盖打断周瑜的话茬,抢先说:不要说3个月,就是支用30个月的粮草,也无济于事。如果这个月内能打败曹操,那再好不过了;如一月之内不能击溃他,倒不如依了张子布的主意,干脆束手投降。周瑜闻听到这种灭自家威风、长他人志气、动摇军心的投降论调后,勃然大怒,喝令左右将黄盖推出帐外,斩首示众。黄盖也不示弱,他以江东旧臣的资格倚老卖老,根本就没把周瑜放在眼里。这就越发使周瑜怒不可遏,他立命从速斩决。周、黄矛盾的升级激化使诸将悄悄不安。大将甘宁以黄盖乃东吴旧臣为由,替黄盖求情,被一阵乱棒打出大帐。众文武一见大都督火冲脑门,老将黄盖死在眼前,就一齐跪下,苦苦为黄盖讨饶。看在众人的面子,周瑜这才松了口,将立即斩决改为重打100脊杖。众文武还觉得杖罚过重,仍苦求周瑜抬手。周瑜此次寸步不让,他掀翻案桌,斥退众官,喝令速速行杖。行刑的士兵把黄盖掀翻在地,剥光衣服,狠狠地打了50脊杖。众官员见状再次苦苦求免,周瑜这才恨声不绝地退入帐中。周瑜和黄盖导演的双簧苦肉计,几乎瞒过了所有的文武官员。惟独一人心里清楚,他一言不发,袖手旁观,他就是诸葛亮。
26、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王熙凤)
27、纸糊的老虎——吓不住人;不堪一击;不咬人;不用怕
28、张飞是个五大三粗的猛夫,性格粗鲁,脾气暴躁,没想到他也会穿针,他也有心细如发的时候。猛张飞的战袍在白天的厮杀中被撕坏了,晚上在中军大帐喝庆功酒时,孔明激他说,这种细活张将军不会做,只有找个女工来才能缝好战袍。张飞不信,愿和军师打赌,说他不用女工,自己也能穿针引线缝好战袍,孔明于是和他打赌。油灯下,只见张飞鼓着牛眼,屏气凝神,左手拿针,右手拿线,大气不敢出,全神贯注地穿着针线。 众人喝酒谈笑,想分散张飞的注意力,然而猛张飞不为所动,张飞大眼瞪小眼,专心致志地做着女工活。他足足用了两柱香的工夫,终于穿好了针,缝好了战袍。
29、彬州市的梨皮薄、水大、汁甜、吃起来没有渣。当地用这个歇后语比喻把人训斥的懵了,反应不过来。
30、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比喻和会意,现将有关四大名著中的故事和人物的歇后语收如下:
31、 如今似乎苦肉计已离人们相去甚远,其实并不然,由于时代发展变化,只不过它表现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变化而已。我们不说变着法的演戏去蒙骗他人的事情,就是现实人际交往中,真正你情我愿的事情有多少呢! 有位伟人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明确告诉我们,世上你情我愿都是有缘由的,周瑜打黄盖,看似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实际上是在做局,蒙蔽对手使其上当,其目的性都很强,不然谁都不会出此下策。
32、 释义:这一歇后语寓意两层:一喻三爷为人虚伪,被人一拍马屁,便飘飘然。二是喻凡办事碰上挫折时,宜多思,找出症结,改变策略,往往能把事情办成。
33、汉军师中郎将诸葛亮致书于大都督公谨先生麾下:亮自柴桑一别,至今恋恋不忘。闻足下欲取西川,亮以为必不可也。益州民强士险,刘璋暗弱,足可以自守。今欲举师远征,转运万里,欲收全功,虽吴起不能定其规,孙武不能善其后也。操虽有无君之心,而有奉主之名,或有愚人见操失利于赤壁,无复兴远伐之志矣。今操三分天下有其欲饮马于沧海,观兵于吴会,安肯坐守中原而老王师乎?今孙将军兴兵远征,非长计也。倘操兵一至,江南齑粉矣!不忍坐视,特此告知。幸垂照鉴。
34、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第47回众僮仆)
35、师行赤壁拒曹公,战舰无非用火攻。因备置吴功盖世,小桥风月属诗翁。
36、 故事:刘邦称帝后,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不久,刘邦接到密告,说韩信接纳了项羽的旧部钟离昧,准备谋反。于是,他采用谋士陈平的计策,假称自己准备巡游云梦泽,要诸侯前往陈地相会。韩信知道后,杀了钟离昧来到陈地见刘邦,刘邦便下令将韩信逮捕。押回洛阳。回到洛阳后,刘邦知道韩信并没谋反的事,又想起他过去的战功,便把他贬为淮阴侯。韩信心中十分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刘邦知道韩信的心思,有一天把韩信召进宫中闲谈,要他评论一下朝中各个将领的才能,韩信一一说了。当然,那些人都不在韩信的眼中。刘邦听了,便笑着问他:“依你看来,像我能带多少人马?”“陛下能带十万。”韩信回答。刘邦又问:“那你呢?”“对我来说,当然越多越好!”刘邦笑着说:“你带兵多多益善,怎么会被我逮住呢?”韩信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忙掩饰说:“陛下虽然带兵不多,但有驾驭将领的能力啊!”刘邦见韩信降为淮阴侯后仍这么狂妄,心中很不高兴。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