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嘿!观点截然相反的两个人,竟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其实,如果对二人持见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也就不会对他们的态度有太大的反差了。梁启超先生在对孟子和荀子的学说进行比较时认为,孟子主张内发,"孟子说性是善的,随着良知良能做去;荀子说性是恶的,应以严肃规范为修束身心的准绳。"(梁启超《儒家哲学》)
2、狷是一个汉字,读音是juàn,是指胸襟狭窄,性情急躁;洁身自好,性情耿直。拘谨无为,引申为孤洁,与“狂”相对。魏晋人多狂狷之气象。狂者,志在兼济,锐意进取;狷者,独善其身,有所不为。
3、后世思想家对孟子、荀子的思想也有一些评析。比如,清代学者戴震认为,荀子的“涂之人可以为禹”跟孟子的“性善论”一点都不矛盾,而且可以互相发明。清代另一位学者陈澧则认为,既然孟子已经讲过“人皆可以为尧舜”了,荀子又何必把尧舜改为大禹呢?言外之意,二人在理想人格的衡量标准方面是一致的。(荀子为什么不入孔庙)。
4、明郭正域《谒圣庙恭记》诗有句:“坛上杏花红,林前洙水黑。”
5、魏承思博士著述的《荀子解读:人生修养的儒家宝典》终于跟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本书是根据魏老师202018年“《荀子》研习班”讲课录音整理而成,并经魏老师近一年的重新审校,补充了大量课堂上来不及讲的内容,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精妙,融千年经典与人生智慧于一体,是一本难得的解读传统文化的佳作。
6、到了孟子、荀子,他们在这方面观点的相似度同样特别高。
7、荀子,战国时代的卓越思想家,赵人,约生于公元前四世纪末,早年也曾游学齐国,在齐颇受推崇,有一段时期,荀子也被人称为,孙卿子。荀子言,从道不从君,人生不能无群,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8、为了恢复旧有的礼制,孟子崇尚古代礼法,人性本善成为了更好的选择。
9、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10、孔子的门下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人,孔门里的十哲更是大才。这里所说的十哲分别是:颜子、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他们常常在《论语》等书里面出现,接受着儒教的祭祀。荀子的弟子我们所熟悉的就是李斯、韩非子、张苍,这三人算是很不错的了,但是由于个人的品行和最终的结局没有让他们很是出名。孟子的弟子很多,但跟孔子弟子相比更是不杰出。
11、这段时间,荀子也不是没有受过推崇。孔庙、文庙除了祭祀孔子外,还有从祀制度,附祭四配、十二哲、先贤、先儒等。北宋时的1084年,荀子其实已经进了孔庙的,但是到了明代嘉靖年间的1531年,荀子又被赶出了孔庙。(荀子为什么不入孔庙)。
12、"性善论"既说明了"礼"的来源的可靠性(不是依附于已经崩溃了的封建制度,而是可靠且稳定的人性),又以此来"拒杨墨"(墨子的"兼爱"和杨朱的"自爱"都是违背人性的),为儒家学说的发展开辟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13、他的这一思想,造就了他的两个弟子。他的弟子并没有成为儒家,而是成为了法家的代表人物。
14、如今看来,荀子思想的先进性,但在当时时代来看,荀子思想只能是格格不入。领先时代一步是天才,但领先时代二步、三步就成了疯子,甚至荀子领先了整个封建时代,与近现代诸多思想相吻合。于是,荀子悲剧了,在儒门之中备受漠视。
15、宋代,程朱理学兴起,理学家们针对荀子的天人相分说和性恶说展开激烈批评。明初,当时的儒家意欲将荀子取消孔庙从祀资格。嘉靖九年,皇帝批准张璁建请黜祀荀子的奏折,荀子也由此被取消从祀的资格,被人从孔庙中赶了出去。
16、首先,孔子主张仁义,当政七天就杀了人,这不就是不仁义吗?你荀子作为孔子的学生,记录老师的污点居心何在?连点尊师重道都不讲?
17、其后不久,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对非正统或非嫡系的贬斥便开始变本加厉起来。两宋时期,孟子的道统地位被认可,孔孟并称,荀子就自然而然被排斥在外了。荀子的“性恶论”因与孟子的“性善论”构成最为直接的冲突,是最先被对准的攻击点。除了前文提到的学理上的批评外,南宋末年以后又出现许多整肃性的意见,即指责荀子是一个有瑕疵的入祀者。马端临、熊禾是较早的整肃者,认为:“荀况以性为恶,以礼为伪,大本已失,更学何事?”明初宋濂《孔子庙堂议》、王祎《孔子庙庭从祀议》,皆是大张此说。胡居仁也说荀卿“只性恶一句,诸事坏了;是源头已错,末流无一是处。”他们的意思是荀子没有资格待在孔庙,否则极易误人子弟。
18、下学而上达,说明好学之学经过一个过程后可以达到“上达”,上达是经由下学而达到的对天命的理解,也是对宇宙、社会、人生统一原理的把握。
19、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20、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教育部社科委哲学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朱子学会会长。著作多种,除三联书店已出版的“陈来学术论著集”十二种外,还有《东亚儒学九论》《孔夫子与现代世界》《回向传统》《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等。
21、孟子出游第一事,就是到魏国国都大梁,游梁说惠王,第一次向一国之君阐述“行仁义,施仁道”,但梁惠王只想通过战争扬威天下,与孟子的主张“仁者爱民,不嗜杀,省刑法,减免赋税”格格不入!
22、正是因为以上种种问题,所以荀子虽然入祀了孔庙两庑,却一直备受争议。后来,随着明儒对孔庙从祀经师出处细节的普遍苛求,最终在嘉靖年间,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清洗运动,荀子也在此次清洗中遭到罢黜。自入祀到罢黜,总共在孔庙驻留了四百多年的时间。自此以后,荀子再未获得入祀机会。此前洪武年间,扬雄已因为臣事王莽而被罢祀。因此清人范家相叹到:“古儒者之名盛于始而替于后者,在汉莫如扬雄,在周莫如荀子,实则荀非扬比也。”这是为荀子遭罢祀而感到惋惜。
23、除了“《资治通鉴》经史合参”没有整理成书以外,其余几次课程都根据讲课录音,整理成书出版发行,既为国人了解传统文化精华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专家学者深入研究相关经典提供了参考。
24、"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25、杨海文表示,“义利之辨”也是儒家实践伦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26、杨海文说,综合分析来看,孔子是以君子为理想人格,孟子、荀子是以圣人为理想人格。孟子、荀子的相关论述,如果放到一起观察,差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尤其在不论及本性时,他们关于理想人格的表述、道德内涵的解释基本是一致的。
27、观点丨“掩耳盗铃”还是“直面生活”?——社会事件融入中小学教育
28、其次,孔子讲的学不止于知识的摄取,也包含着在哲学上的抽象与思维上的提升。
29、荀子这两个门生是谁?韩非和李斯。韩非著有《韩非子》,这是法家和《商君书》并列的原典,地位之高不言而喻。荀子为什么会培养出这两个“逆徒”呢?其实在小编看来,这两个人,其实还真就继承了荀子的思想。
30、庄子和惠施的壕水之辩,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庄子虽然输了,但让后人见证了庄子的精神世界之丰富和思想纬度之清奇!
31、荀子的本意是说,人生来就有好利之心、嫉妒之心、有耳目之欲,因此产生了争夺、残贼、淫乱等行为,所以,一定有师长、法制之教化、礼义之引导,然后才会产生辞让(的行为),从而使社会达到治理。人们看到的那些善的、好的行为和现象,都是人为的。"伪"的本意就是"人为"的意思。
32、显而易见,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持相似的观点。不过,这还仅仅是理论层面的论述。从事实或者实践层面上看,是否每个人都能成为尧舜呢?荀子的观点就不一样了。荀子表示,“涂之人可以为禹,则然;涂之人能为禹,未必然也。”也就是说,“涂之人可以为禹”理论上没什么问题,但未必每个人都能做到。在这里,荀子还特意打了一个比方,“足可以遍行天下,然而未尝有能遍行天下者也。夫工匠农贾,未尝不可以相为事也,然而未尝能相为事也”,借以说明“可以为,未必能”的道理。
33、宋朝,程朱理学的兴起,“存天理灭人欲”以孟子的性善论为立论的基础。作为对立面的荀子的性恶论就成为了批判的对象。
34、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隆礼重法,以礼仪教化去规范人的利欲性,依然无法去除人性中的恶,就需要用法去惩戒恶人。
35、随着二程与朱子的地位被抬高,荀子在儒家中的地位就变得岌岌可危了。理学家们逐渐掌握了话语权,荀子这个异端,在他们的眼中便变得越来越碍眼。南宋末年,熊鉌在其《礼典议》中提出要将荀子等一批人赶出孔庙。因为“荀况以性为恶,以礼为伪,大体已失,更学何事?”
36、荀子关于“义利之辨”的表达方式基本上也差不多。荀子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这正是与孟子同样的先义后利。
37、曾经花费了二十多年时间作《王荆公年谱考略》的蔡上翔,在书中就总结过自唐以来的批荀倾向:“自唐陆鲁望作《大儒评》,以李斯焚书坑儒大为荀卿罪,苏子瞻继之,及以性恶相攻者,抑又甚焉。”他还敏锐地意识到一个问题,即此次荀子成功入祀孔庙实在是难能可贵,因为在他看来:“元丰七年,再逾年为元祐改元,故曰危。”即从历史节点上来看,在神宗朝、哲宗朝交接之际,改革派与反对派间的势力正在悄然发生翻转,政治形势、大政举措也正在经历着巨大变动,而世易时移,错过这个机缘,可能荀子入祀就不会如此顺利。
38、孔子在儒家的地位毋庸置疑,他不仅将西周以来的王官学传统进行创造性的改造和发挥——援"仁"入"礼",将原本作为外在规范的"礼"成为人内心的精神性指引;而且在剥离王官学贵族性质的基础上,创立了"有教无类"的儒家传统。儒家子弟在孔子有生之年就桃李满天下,使新生的儒家思想广为传布,焕发出勃勃生机。
39、荀子的性恶论看似与孟子针锋相对,但正如笔者在如何准确把握诸子百家的思想分野?了解他们的共同出发点就可以了中所说,诸子百家,甚至一家内部的各种学说,都是出于同一目的而提出的。孟子的性善论专注于人心积极的自我反省,由内在反省出发,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约束,使之合乎"礼"的规范,进而达到整个社会的治理,强调的是"向善"的可能性;荀子则着重从人可能产生的"恶"出发,强调"礼"作为外在规范的必要性,要约束恶的行为,就必须要有礼和法对人的行为进行外在的制约,强调的是"制恶"的必要性。
40、杏坛在宋以前,本为殿庙旧址。宋天禧间,四十五代孙道监修祖庙,移殿于北。不欲毁其古迹,因庄子有“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语,乃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
41、明郑威《谒林庙》诗云:“春回古桧花开杏,道咏元和天地通。”
42、推而广之,荀子认为,“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在社会治理中,如果民众对正义的追求胜过对财富的追求,可以称之为治平之世;如果对财富的追求胜过对正义的追求,便是衰败的乱世。
43、尤其游历秦国时,荀子对秦国“依法治国,轻视道德”的治国方略不以为然,这与荀子推崇孔子仁义道德治国的思想有关。
44、孔子之前,社会是以天命为主的思想,孔子的价值是建立一个完全立足于人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系,从孔子之后,中国文化开始一条新的道路!
45、李斯刚到秦国的时候,在吕不韦手下效力,被推荐给秦始皇,任命为郎。后来任长史,又被拜为客卿。
46、宋明之后,孟子的地位越来越高,荀子受到批评越来越多。“二程”之小程就认为,荀子不好主要是因为主张“性恶论”,小程的观点在当时产生的影响可想而知。朱熹也表示,就不必理会荀子了,理会孟子的“性善”就可以了。但是,宋明理学一边骂荀子,一边还是借鉴了荀子的思想。在讨论人性问题的时候,宋明理学提出的一个最基本的范畴“气质之性”,就来自荀子的“性恶论”。
47、后世黄宗羲认为,“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这句话非常重要,《孟子》的“七篇以此为头脑”,也就是说孟子的所有思想都是在这句话的驾驭下展开的。
48、很多人不了解荀子,但是一说荀子的学生大家就都“噢——”恍然大悟的样子。如:
49、对于当时的情况而言,各国期望统一其他国家,崇尚武力。儒家的“仁政”、礼仪教化与事功性更强的法家相比,一个相对务虚,一个相对务实。
50、特别是到了晚清,尊荀与贬荀都一起出现了。批评荀子的声音中,最著名的是谭嗣同的观点。在《仁学》中,谭嗣同说,“故常以为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言辞之激烈可见一斑。
51、李斯做过末期楚国上蔡人,早年曾经当过小吏 ,拜师荀子一心学习学习帝王之术,想成就一番事业。
52、杏坛在山东省典阜市孔庙的大成殿前。相传此处是孔子讲学之处。《庄子·渔父篇》载:“孔子游于缁帷(即黑惟,假托为地名)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宋代以前此处为大成殿,天圣二年(1024年)孔子45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在正殿旧址“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于是,“杏坛”,成为教育圣地的代名词。 金代于杏坛上建亭,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重修,明代隆庆三年(1569年)改造重檐方亭,清代乾隆皇帝题匾。此杏坛方亭重檐,黄瓦朱柱,十字结脊。亭内藻井以细小斗拱装饰,彩绘金龙,绚丽多姿。亭下有d怀英篆书“杏坛”二字碑及乾隆“杏坛赞碑”。亭四周有石栏围护,四方有甬道可通。亭前石炉,雕刻精美,是金代文物。亭四周遍植杏树,每到春和景明,杏花盛开,灿然如火。孔子后裔六十代衍圣公《题杏坛》诗云:“鲁城遗迹已成空,点瑟回琴想象中。独有杏坛春意早,年年花发旧时红”。
53、在诸子纷起的百家学说中,"性善论"为当时被普遍认为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的孔子学说提供哲学上支持。孔子认为礼的精神源自人的内心,孟子则将它进一步归结到人性上。礼既是人的内在本性和情感生发出来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唤醒人生而俱有的良知良能的有效方式。
54、《论语》记载,“子罕言利”。在“义利之辨”这方面,孔子的观点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即君子要“义以为上”,要把道义摆在最高的位置。
55、汉代儒学,不仅“礼学”出自荀学,“诗经学”乃至于“春秋学”都与荀学有关。清儒汪中著《荀卿子通论》认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并对荀子的“传经”作了详细考证,为经学史研究的学者所基本同意。当代大儒徐复观也曾高度评价荀子在经学史上的地位。
56、那么到了什么时候,荀子的地位才出现转折,开始下降了呢?我们了解任何一种学说命运的变化,离不开社会历史背景,离不开当时的文化氛围和思想潮流。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中国封闭多年的大门一打开,那个时候最时髦的是什么?西学,西方哲学。没几个人读得懂,但是大家好奇,所以西学很火,过几年就销声匿迹了,因为社会并不需要。然后是管理学热,人人谈管理学。这时候,如果我讲《荀子》,谁要听?所以要了解一种思想潮流的兴衰,必须要学历史,了解其历史背景。这就是南怀瑾先生讲的“经史合参”的做学问的方法,经是代表思想,史是历史。我从他那里学到这个方法,受用无穷。
57、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58、顾炎武以《渔父》为寓言,“渔父不必有其人,杏坛不必有其地,即有之,亦在水上苇间、依陂旁渚之地,不在鲁国之中也。”并进一步考证认为,最初坐实杏坛之地的,乃北宋孔道辅。今曲阜大成殿南,本为讲堂旧址,汉明帝东巡过孔子宅,曾御此说经。孔道辅扩修祖庙,不欲毁弃,即以瓴甓为坛,环植以杏,而成杏坛。顾氏之论,除去定宋乾兴年间建杏坛可商之外,其余可谓正本清源,实属不移。
59、同时,荀子还认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也就是说,在荀子看来,遵循仁义道德与逐利求富是人人都具有的两个方面,这不就是义利双成?
60、解释下就是,孟子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人;荀子说,路人也可以成为禹那样的人。也就是说,只要按照他们的理论去实践,大家都能成为"圣人"。
61、为什么?我们先看一下张九功的《禆补名教疏》里怎么写吧:
62、其实,在汉唐时期,孟子、荀子是并列齐名的,比如在《史记》中,孟子、荀子的列传是放在一起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就是孟子、荀子的合传,当然该篇并非仅记孟子、荀子二人事迹,还记载了道、墨、法、阴阳等各家代表人物12人。
63、同是孔子死后儒学的集大成者,为什么荀子与孟子的地位如此悬殊呢?
64、“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毛诗》,荀卿子之传也。……《鲁诗》,荀卿子之传也。……《韩诗》,荀卿子之别子也。……《左氏春秋》,荀卿之传也。……《谷梁春秋》,荀卿子之传也。荀卿所学,本长于《礼》。……曲台之《礼》,荀卿之支与余裔也。盖自七十二子之徒既殁,汉诸儒未兴,中更战国、暴秦之乱,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摘引自《周炽成:另一位亚圣——荀子的历史影响》)
65、1999年至2000年,我应邀在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书一年。本书是我在1999—2000学年的春季学期在中文大学哲学系开课的讲稿。该课程的名称为“先秦儒学”,对象是中文大学哲学系的本科学生。香港的学期比内地略短,一般每学期13周,我依据课程的要求,拟定了课程的大纲,边写讲稿边讲课。于是在课程结束的时候,我的手中就有了这一叠先秦儒学的讲稿。我讲这门课程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主,中间插入《礼记》的数篇(郭店楚简的部分也是作为与《礼记》同类的文献来讲述的)。当然,由于时间的限制,还是有些原来拟定的内容如《乐记》并没有讲到。另外,该课程第一周所讲,是“儒家思想的根源”,讲授内容主要利用我的同名著作,所以这一部分并没有新写讲义。虽然如此,先秦儒学的基本面貌在本稿中还是大体呈现出来了。
66、荀子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
67、孟子是理想主义,孔子讲的是礼,孔子这个礼是大全的。孟子他讲的是仁,仁政的仁,仁政包括什么呢?包括义,大义,民族大义,人格的价值,这套大义。这面旗就是让孟子从仁义这个角度来发展下去的。
68、这一段很重要,仁、智、信、直、勇、刚都是伦理德性,但是孔子强调伦理德性不能离开“好学”。不管孔子这里是否有特别的针对性,对照前面孔子一生对“好学”的高度重视,我们显然可以看出这里的“六言六蔽”并非孔子的偶然之见,它表现了孔子对德性与学问的整个平衡的了解。如用《中庸》的“尊德性而道问学”的话来看,后世宋明儒学中如阳明学特别强调“尊德性”,甚至不惜牺牲“道问学”的那种讲法,无疑离开了孔子所掌握的平衡。好仁不好学,则会缺乏智慧而容易受骗;好智不好学,心智散荡而不得其中;好信不好学,好勇不好学,好刚不好学,都有刚勇而失其方向之弊。有仁有智有勇有刚,但不好学,则有偏蔽。因此,每一种伦理德性(这里的仁只是一种具体德性)都必须与好学联系起来,相互补充。
69、六艺虽得荀子而不绝,并在汉代大逢其时,备受推崇,但是作为传授者的荀子,其地位影响并未因此而与其他诸子有什么不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要逊色于孟子。这种并不明显的差距到了中唐以后,突然间就被拉大了,孟子的学术地位直线上升,荀子的学术地位则逐步走低。造成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来自韩愈,他的相关评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70、在战国后期,诸子百家之争主要是儒家和法家之争,也是理想与现实的之争。
71、明初,学者宋濂对荀子的“性恶”展开批判,意欲将荀子取消从祀资格。翰林王袆,亦在上奏建请增列董仲舒从祀时呼吁取消荀子从祀资格。至英宗时期,知府王罃、通判曹铭亦上奏表达对荀子列于孔庙的不满。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礼部右给事中张九功上奏:“臣尝观国学及郡县学,从祀儒先有当黜者……若兰陵伯荀况,言或近于黄老,术实杂于申韩……以性为恶,以礼为伪……学失大本……岂宜列诸从祀哉?”直言要将荀子等人赶出孔庙。但秉着本朝祖制,不宜更改,“前代之所去取,盖必有深意存焉”的原则,明孝宗并未批准张九功的奏折,并下诏“是从祀诸贤都照旧不动”。于是,罢祀之议也就暂时告一段落。
72、贤贤易色是重贤轻色。孝悌忠信都是伦理德性,能孝悌忠信当然很好,在一个较低或较松的意义上也可说能孝悌忠信即已好学了。正如后来王阳明说,能行孝行悌即知孝知悌。但就孔子只许颜回为好学,以好仁、好信与好学相对,可知严格或全面说来,能孝悌忠信还是与好学不相同的,子夏毕竟不是孔子。
73、"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原道》
74、墨子开始时学儒,学爱,仁,发现有问题,他认为对人的爱是由血缘关系来决定远近亲疏的态度是不对的!为了制止兼并战争,他带着弟子奔走各国,劝说阻止战争,墨子一行就是苦行僧团体,过着简朴,风尘仆仆的生活!
75、现在看到了两者的不同点,其实只有方法的区别,如果两人要争,争的只有两个方面,第一是人性理论,第二是方法。
76、简单概括一下就是,如果没有荀子和他的弟子们,儒家早就gameover(玩儿完)了!
77、在早期的儒学发展史上,荀子和孟子的地位是相当的。“荀孟”或“孟荀”并称,由来已久。司马迁作《史记》,将荀子、孟子并列于《孟子荀卿列传》。《史记·儒林列传》又载:“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世。”可见二人都是学宗孔子的。刘向校阅群书,对荀子的著作进行整理编定,定名为《孙卿新书》。他对荀子的评价是:“惟孟轲、孙卿为能尊仲尼。”而汉末徐幹在其《中论》中也称:“荀卿子、孟轲,怀亚圣之才,著一家之法,继明圣人之业。”足证在汉人眼中,荀、孟二人的学术取向和地位影响,基本上是没有太大差异的。
78、尤其要注意的是,《荀子·乐论》中讲得“移风易俗”,是强调人性的,“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同时还论述到,“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显然,荀子认为,音乐可以使民心向善,使社会风气和习俗得以改变,所以礼乐兼用,才能使社会安定。
79、这一点和孔孟确实不在一个路径了,孔孟提倡仁德政治,是“王道”,荀子强调强力政治,接近“霸道”,这让后世儒生很不屑。
80、而实际上,这种荀子低于孟子的现象,在历史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结论。在孟、荀死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孟子与荀子在儒学上的地位,先后经历过先荀后孟到先孟后荀的变化。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孟子高于荀子的现象,不过是宋明以来儒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81、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又出现两位重量级人物,分别为亚圣孟子和战国末年的荀子。虽然同为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的一些观点并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孟子主张性善论,而荀子提倡性恶论,这两种观点让后人争执上千年。
82、儒家与法家的区别其实并没有那么大,两家都认为应该实现天下大治,都主张以礼法治国。只是认为人性偏善的儒家认为要通过道德教化来治国,而认为人性本恶的法家则认为要以暴力刑罚治国。
83、汉代儒学,不仅“礼学”出自荀学,“诗经学”乃至于“春秋学”都与荀学有关。清儒汪中著《荀卿子通论》认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并对荀子的“传经”作了详细考证,为经学史研究的学者所基本同意。当代大儒徐复观也曾高度评价荀子在经学史上的地位。
84、相传孔子杏坛设教,收弟子三千,授六艺之学。自古以为美谈,为士林所称颂。进而又将杏坛作为孔子兴教的象征,列入孔庙的建筑体系之中,这种格局甚至影响到了儒学所及的东南亚诸国。
85、荀子同学站在门外,仰天长啸,为——什——么——
86、庄子和孟子是同时代的人,与老子齐名,世称“老庄”。今安徽省蒙城市人!
87、好,接下来我们就说一说荀子和孔庙的关系吧。
88、荀子不受后儒待见,还有另外两个原因。一个是曾批评过子思、孟子。《荀子·非十二子》有云:“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这种批评,在荀子本是一种学术评判,在后世却成为一种刻意的诋毁。清儒洪亮吉就认为:“荀卿虽彼善于此,然言性恶,而以尧、舜为伪,且又訾毁及子思、孟子,其心术已概可见。夫心术者,学术之源也,心术不正,而欲其学术之正,不可得也。”在洪氏的心目中,心术坏了,自然就入不了正统的轨途。
89、朱熹继承了程颐的立场,同样从“性恶”等方面对荀子进行批评。认为“荀卿则全是申韩……然其要,卒归于明法制、执赏罚而已”,直接将荀子排除在儒家行列之外。在极力贬低荀子的同时,朱熹还不忘大力提高孟子的地位,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篇单独抽出与《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随着官方将其定位为科举法定教科书,《孟子》便如日中天,成为此后数百年士人的必读之书。孟子之地位,也由此坐着火箭上涨,成为了继孔子之后的唯一真传。
90、西汉初期丞相且编修《九章算术》的张苍(弟子)
91、荀子才是“性恶论”的始作俑者,只不过是韩非把它发扬光大了而已。除此之外,荀子还有一个政治主张,和孔孟是格格不入的,叫做“法后王”。
92、荀子主要活动在战国末期。那时候,曾经数以百计的国家,已经只剩下实力最为雄厚的几个,而且秦国已经遥遥领先。在荀子去世十多年后,秦始皇就统一了各国,建立了全新的帝国体系。
93、荀子密切关注现实世界的变化,充满事功精神。
94、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功不可没,被任命为丞相,权倾一时。荀子虽然是李斯的老师,但是他的主张是彻头彻尾的儒家学说,跟秦始皇的理念不符合。
95、孟子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并提出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96、当然,关于四子能够入祀成功的缘由,黄进兴先生还有一个更为积极的解释。他说:“北宋年间,心性之学方崛起,人性问题同是儒者共同的关怀。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扬氏‘善恶混’和韩氏‘性三品论’正代表四种截然不同的人性论。……元丰从祀能够做到兼容并蓄,恰好说明了当时犹处‘学统四起’之际,儒术尚未定于一尊。”这确实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97、从观点和论证方式上看,孟子、荀子的话是相差不大的。
98、而第三位和第四位,也就是文圣和亚圣发生了一个学说上的争论,那就是人性究竟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其所特指的是刚刚生下来的孩子,究竟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亚圣觉得人之初,性本善,文圣却觉得人生下来就是邪恶的。
99、由于对象是本科学生,学时也不太多,所以本稿所讲的“先秦儒学”还是比较粗略的。不过,就1999—2000年当时的状况而言,此稿中所讲,比起内地大学哲学系本科的同类课程,在一些方面还是较深入一些,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如对孔子思想中“好学”的理解和关注,后来我曾以此稿为基础写出论文加以讨论;又如孔子部分较多考虑到儒学与德性伦理学的比较,后来我也曾以此稿为基础专门著文论述。其中对于荀子的讲法也为我后来做荀子的研究准备了基础。尤其是,这门课程已列入了1998年刚刚问世的《郭店楚墓竹简》的相关内容。所以,虽然此课是本科教学,但讲授这门课程,对加深我自己有关先秦儒学的理解和思考,也是有益的。因此我不避浅陋,把这部讲稿呈给学习先秦儒学的读者,盼望得到读者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