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七堇年的个人简介中,她描述自己是“写作者、黄昏收集者”,如今,三十而立的七堇年将自身所爱更多地融入写作中,担负起身为写作者的更多责任。
2、一腔热血,充满幻想的“我”。本书的主干文章《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与其说是一篇故事,毋宁说是作者在残酷的高考与残缺的家庭中写下的真实日记。“我”在模考失败的雨夜放声大哭,毫无畏惧地把中国式教育剐得体无完肤,用孩子气的语言在作文中刻画理想与现实的敌对,引用史铁生“此岸不再残缺,则彼岸就要坍塌”的论断以安抚自己的伤感……七堇年的文字给予了无数历经残酷青春的读者一种情感上的寄托,一例精神上的药引,由此使读者追忆起自己的少年时代,也曾错把写作的冲动当作写作的才华,也曾在争分夺秒的晚自习上一手撑起深不可测的夜,一手写下无处倾诉的话语,也曾在长大后的无数个瞬间里突然怀念起那段辛苦的岁月。正如作者所说,童年迅疾而又漫长,朝花不经露寒,只待夕拾。
3、 但我很快平静,很快站起来,擦干脸,像励志歌曲里面写到的水手那样咬着牙低着头,上了岸,并且以活着的姿态。
4、七堇年《尘曲》全书分为游记,散文,小说,三个部分。收录了七堇年后期零散见刊的精品散文,最新创作的精彩游记,以及中篇小说《尘曲》。全书皆配以作者原创旅途摄影插图。(作家七堇年简介)。
5、 寻找很多事情来做,上街疾走,整理东西大包大包的搬运到邮政局寄回家,弹琴,看书,打球,跑步,或者仅仅是发呆。时间在我的脚边静静流走我却不再顾盼,每一天对自己说很多遍我会好起来我会好起来,说得多了好像就会变成事实。
6、“伤痛”是本书最为彰显的主题,正如布斯盖所言,我的伤口先我而至,我生来就是为了做它具象的身体。在那个太容易伤秋悲春的年纪,伤情成为装点生命的勋章,好像只有凭借那些幻觉般的、被自身脆弱的主观承受能力无限夸大的非难,人们才得以拥有热泪盈眶的青春。作者以此为出发点,结合亲身经历塑造了一系列的少年形象。
7、澜本嫁衣是由作家七堇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作者路过一家旅店的店名。
8、 但你我都知道,它们曾经是这样温暖而柔软的快乐。
9、七堇年,作家,黄昏收集者。出版作品:《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大地之灯》《澜本嫁衣》《尘曲》《平生欢》《灯下尘》等。
10、2010年荣获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2014年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长篇小说奖。
11、还记得《澜本嫁衣》对“黑暗”的咀嚼和“消融”吗?
12、《晚风枕酒》是七堇年与“斜杠青年”的深入对话,亦是七堇年对于“斜杠人生”多元性的进一步思索与实践。
13、小说讲述了在江南小镇长大的主人公由残疾的母亲收养成人,后与表姐叶知秋共进一所大学。叶知秋年纪轻轻却涉世颇深,经历复杂,使得相形之下的学生妹“我”显得幼稚单薄。两个成长过程中迥然不同的姐妹开始了各自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
14、 黑暗中车窗如镜,陌生而广大的世间燃烧着灯火,此刻又有多少出悲欢情事正在轮回上演,我默默观望别人的戏码,并就此看到自己的脸,瞳仁里还有你的吻。
15、热爱日本文学的无名少年。初恋永远是青春文学中难以避免的命题。作者把“我”与这位无名少年的故事镶嵌于另一双年轻情侣的故事中作为对比,双线并行。作者并没有使用太多笔墨来勾勒这位少年的形象,只道他对日本文学的热爱,写得一手雅畅的行楷,面容清朗如沉默的杨树。模糊少年的面容,隐去他的名字,或是作者故意为之,或是那段记忆因年月累积而不再清晰,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初恋的朦胧与伤感、若即若离的情愫确乎因这种写法而被精准地描绘。“住进被幻想渐渐弥补的回忆里”,作者着重诉说“我”有足够清澈的心境,用七百多个日夜写一封情书给一个不属于将来的人——初恋的美好其实在于自己的感受,比任何与对方的接触都更令人刻骨铭心。
16、 如此只能做世情与岁月的浪子——在我坐着流浪的夜班火车穿越茫茫黑暗的时刻,听着悲伤情歌眼泪仍然簌簌扑落,我知道我又想起你。这想念如眼泪一样廉价而徒劳,却是我所能掌握的最后纪念。
17、 我知道我们迟早会输给时间或者世情,但不知道会输得这样的快。
18、七堇年,1986年10月5日生于四川泸州,原名赵勤,中国作家。
19、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20、本书有新一代青年对于未来的思考与奋斗,也融入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本书将会邀请你走进七堇年的私人博物馆,去时间远方,看春远秋长。
21、《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是畅销书作家七堇年的首部随笔集,本次作者逐章逐节全新修订,特新收入曾发表在《最小说》上大受好评的中篇小说《少年残像》,更加完整呈现那些年我们曾有的共同的青春记忆。
22、七堇年自述,2007年冬天,她在天津的小街道上,看到院落里的一扇门旁有块木牌,上书“澜本嫁衣”四个楷体字。她的心中顿觉动容,不仅来回徘徊,还拍下了照片,后来便开始了《澜本嫁衣》的创作。
23、谈起伤痛,谈起年少,人们常因短时的无望联想到一生。年少的感情都十分热烈,扬言要受苦,要从蒙昧中解缚。因此写作成为最为妥帖的怀缅方式,然而写作不仅仅是追忆的过程,更是疗愈伤痛的过程。作者在不同的故事中以少年人和成年人两种视角审视自己的青春,令笔下的人物代替自己完成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填补自己青春里留下遗憾的一部分空缺,又毫不吝惜地把这一过程剖开来写,真实得残酷,却也真实得宝贵。
24、七堇年以深沉的笔触书写青春,以沉稳的方式思考人生,角度精准,气韵精致个性。围绕“诗歌与酿酒”,写尽青春的炫目与缺失,友情的温暖与珍重,以及那段人生美好年华里的人的执拗与坚持。
25、作品多次发表于《收获》《人民文学》等国内顶级文学期刊。近年涉及编剧、翻译等领域,曾翻译爱尔兰作家克莱尔·吉根的短篇小说《寄养》,主编文集《近在远方》。写作之外,热爱旅行与自然,自定义“黄昏收集者”。
26、如果说,《大地之灯》是在倾诉单亲家庭少年苦涩的青春往事,《澜本嫁衣》揭露了成人世界的残酷以及对现实主义风格的批判,那么,《晚风枕酒》则描绘了更为复杂的情绪。文中,七堇年不止一次提到:“人生,也许只是一个‘探讨问题’,而‘研究成果’,并不重要。”
27、一定不要错过这一次她的长篇小说创作三人谈!
28、谈及书写《晚风枕酒》的初衷,七堇年解释说想探讨一些不那么规则的人生。
29、小说不仅仅局限于青年时代情绪的抒怀,而是将人物性格与家庭、社会、时代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通过主人公对自己人生热爱的不断坚持和探索,传达“斜杠青年”是一群认真审视生活的人,在实现多元价值的同时,也收获财富上的自由,引导读者通过对自身和未知的探索,拥有独特的“斜杠人生”。
30、想要充分认识青少年的成长历程,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它们在认识上的价值表现在,看似充满"种种矫情"的文字,表达的却是"真实而切肤"的"体会"。七堇年一方面对青春期的种种苦闷、"痛苦"和"残酷"赋以"倾诉"的语调,感情虽略显夸饰,但十分诚挚;一方面又对成长中青春诸种命题保持自省和自审的姿态;这种既非沉湎亦非仅仅审视的矛盾姿态。
31、也许时间会让我们忘记故事本身,但一定不会忘记七堇年书中四季的味道,不会忘记铺满夕阳的公路,不会忘记那场旷日持久的热恋与记忆中永不褪色的风景。
32、七堇年2002署名发表《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并入围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崭露头角。2006年,她在二十岁的时候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大地之灯》,并于2007年首次出版,获得瞩目。2008年出版第二部长篇小说《澜本嫁衣;其后有《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尘曲》等文集出版、再版。2010年荣获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2013年,第三部长篇小说《平生欢》问世。2014年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长篇小说奖。逾十年来,七堇年的写作不断趋于成熟,以风格独特的洗丽文笔著称。2014年起逐步开始涉及编剧、翻译等领域,2015年主编岸口系列第一辑《近在远方》,翻译爱尔兰作家克莱尔·吉根的短篇小说《寄养》,出版文集《灯下尘》。
33、我想,沉默是成长的标志,而成熟的标志,就是如何去沉默。我不能说我们生如夏花,活得完美而睿智,死如秋叶亦离我们非常遥远,当下最真实的,不过是一种宽宏和原谅,对自身、他人,以及这个失望和希望并存的世界。
34、小说讲述一名身为酿酒师与祖上酿酒的女孩偶然邂逅,男孩走近女孩的生活,认识了女孩最为重要的朋友,故事就此开始。
35、(罗湖区南湖街道人民南路2028号金光华广场2楼(国贸地铁站A出口))
36、你知道的,生命中有多少事毁于大火,就有多少事以灰烬的形式永存。
37、总而言之,这是一部有关热爱、知交、情爱、人生的畅读盛宴,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部更接近七堇年的作品。
38、 无法知道余生还要渡过多少不能被分担的漫漫长夜,无法知道我在那些漫漫长夜之后的黎明醒来想起这一段往事来会是怎样的落寞不堪。我常梦见重逢时刻:在嘈杂的街头,偶遇你与你的爱人孩子,点头微笑的瞬间背后是梦断几十年的人事。若真有那一刻,不论彼时你幸或不幸,我都该多心酸。
39、好多事就像雨天打着的伞,你冲进房间就狼狈仓促地把它收起来扔在了一角,那褶皱里仍夹着这夜的雨水。过来了很久再撑开,一股发潮的气息扑鼻而来,即使是个晴天,也会令你想起那场遥远的雨。
40、“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太阳尚远,但必有太阳。”她的文字支撑起许多读者少年的信仰与希望,那些躁动的青春,羞于启齿的念头,那些摇晃不安的梦,都被阅读中的泪水冲刷得无比明晰。
41、(沈阳市和平区青年大街288号华润万象城负1楼)
42、《尘曲》全书分为游记,散文,小说,三个部分。收录了七堇年后期零散见刊的精品散文,最新创作的精彩游记,以及中篇小说《尘曲》。游记以行走路线为线索,所见所闻所感,行文清新淡雅,高雅脱俗的审美情趣,都足以对读者的品位起到引领和定义的作用。
43、我见过你最深情的面孔和最柔软的笑意,在炎凉的世态之中灯火一样给予我苟且的能力,边走边爱。
44、此刻这些书写甚至变得比当年更关键,因为当年那些美好得不像话的祝愿都要通通兑换成现实,太多的说话汇合为沉默,只有又亲近又陌生的文字,才可以带来某种熟悉的声张。所以她用那样的笔触写道,“文字成为某种呐喊,由此,我可以沉默地生活。”这真是我见过七堇年写过最悲伤的一句话了。我现在读七堇年的书,时时刻刻都有这样一种错觉。七堇年的身影总在我的前方不远处站立,以一种倔强又踌躇的姿态走着。
45、书中充满令人啼笑皆非的机锋,笔下处处写未来,实则映照现实,更折射当下人的窘境,发人深省。
46、意思:不管过了多久我都不会忘记你,不会辜负你。
47、人总是会分开,为着我们不可妥协的前途,和所谓的明媚希望。
48、(长沙市岳麓区茶子山东路112号凯德壹中心2F)
49、 就在前些天,我在午后昏睡后醒来,看到蜜糖一样温软的阳光轻轻地铺在墙上,这样的寂寞这样的安静,便感到了“草堂春睡醒,窗外日迟迟”这句诗的落达意味,就在纸上为你写: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多少人,缘分皆朝生暮死脆弱如露水。唯独与你,像是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
50、(江北区福康路25号龙湖源著天街1层中庭)
51、我想去相信一个人,非常想。可是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忙着生,忙着死,所有人都是如此窘迫的姿态。令我不忍心再向别人索求关怀。如果我们想不对人或事失望,惟一的方法就是不要对它给予任何希望。这不是绝望,这是生存下去的惟一途径,亦是获取幸福感的前提。
52、生性自由,纯洁而感性的姑娘十禾。作者虚构出十禾这一人物作为自身的映像,代替自己完成了一场未曾涉足的想象。作为主人公“我”的挚友,十禾在高考倒计时愈发刺眼的日子里拉“我”去顶楼吹风聊天,不计后果地张开双臂冲入瓢泼大雨中,在学业和家庭的重压下选择自杀作为反抗,以单纯少年的死而殉道。故事本应在十禾的失忆中结束,而“我”在经历了这件事后却如梦初醒般地继承了十禾执着而勇敢的精神,踏上西域寻父的孤独长旅,进而续写出一系列奇妙而耐人寻味的经历。悲观、绝望,却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少年人所独有的赤诚与乐观,这亦是七堇年的作品中最为宝贵的精神。
53、(天河区天河路232号万菱汇2楼(地铁3号线石牌桥站A出口)
54、原文:“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55、三个性格迥异的青年人,不断穿梭在田园、城市之间,实践着对诗歌、对酿酒、对人生的畅想。爱有时,伤有时,乐有时,泪有时;收获有时,失落有时。共同谱写出一曲跌宕起伏、丝丝入扣的青春之歌。
56、初读此书,首先定会被其繁复华丽的辞藻吸引,行云流水的引用与隐喻接踵而至,全书笼罩着一种形式上的艺术美,难免遭人诟病为“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然而就算意识到写作相对于成长的绝对滞后,作者仍不留余力地用浓墨重彩勾勒着自己的十几岁、高考、初恋、亲情……少年时代如同记忆深处一场绵长的梅雨,写作成为一种庇佑,一把遮雨的伞。多年以后再撑开这把束之高阁的伞,青春的潮湿与水汽仍扑面而来,把读者带回那个尚已遥远的雨季。
57、 但每个人的生活历史中都有最不尽如人意的那一面,且无法被分担。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会有孤独这种东西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