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稀见清练江汪述古山庄校刻白纸本贾谊代表作《新书》卷1-5五卷一厚册,此版本稀少。
2、清代中期许多学者以此发端,崇尚研究历史典籍,对中国历史从天文地理到金石铭文无一不反复考证,被称为“乾嘉学派”。顾炎武则由于其经史考证的严谨学风,被普遍认为是学派思想的主要奠基人。
3、改日我再请到荆州赴会,再作商议。”鲁肃被他一提,挣脱不得,早已吓得魂不附体,暗藏的刀斧手也只好望洋兴叹。到了船边,关公才放了鲁肃,拱手道谢而别。鲁肃如痴如醉,半晌才缓过气来。
4、在默默无闻、穷困潦倒的情况下,曾经官职不过八品的王夫之,于兵荒马乱之际,留下了千万字的著作,涵盖经史,字字泣血,在执拗、倔强之中,透出一股豪壮奇崛的骨气。(王夫之简介30字)。
5、14-静坐入门(论语选择,智慧实书,买书)
6、自从西汉设科射策考试取士,尤其是隋炀帝设进士科以来,历代学者对它的研究始终连绵不断。邓嗣禹在《中国考试制度史》一书中说:“中国载籍言及考试者,几乎无书无之。”历代名臣和著名学者也多有论及考试,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朱熹、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对科举皆有许多论述。由于唐以后绝大部分学者都有一段科举经历,科举对教育、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系又如此密切,一般古代学者对科举多有评论也就不足为奇了。
7、简介:《文字蒙求》是清代王筠为指导儿童识字而编写的一本童蒙读物。该书选取《说文解字》中的两千多个常用字,按照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书分卷排列,同时作了较为通俗的解释。
8、从静坐开始,也是静心开始,本月是静坐月,也是国学发展学(继续整理月,太迷太爱国学了,又买了书论语老子庄子和周易等,建议汉学全部用正体吧)
9、顾炎武文章讲求经世致用,讲究实用,不事藻饰,朴素自然,论理清楚。诗作如杜甫,用典精切,多关心时事。晚年诗风一变,充满想象,甚至将神仙、道法等融入诗歌。
10、24-精神和平,童蒙止观(认知亏损,世界名著)100部世界名著(简介)
11、(13)转引自李铁《中国文官制度》第166页。
12、从高校人文社科一等奖 到全国百篇优博:科举学研究丛书
13、船山先生曾自信地说过:“吾书两百年后始显”。
14、王夫之一生坚持爱国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战斗精神,至死不渝。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大全说》、《张子正蒙注》、《思录内外篇》、《黄书》、《噩梦》等,墨迹传世稀少。
15、刘海峰、阚阅:从创建科举学到高考改革研究——专访浙江大学刘海峰教授
16、作者简介:陈宏谋(1696年—1771年),清朝中期政治人物。字汝咨,曾用名弘谋,因避乾隆帝“弘历”之名讳而改名宏谋。临桂(今广西桂林)人。雍正进士历官布政使、巡抚、总督,至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在外任三十余年,任经十二行省,官历二十一职,所至颇有政绩,得乾隆帝信任。革新云南铜政,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理天津、河南、江西、南河等处水利,疏河筑堤,修圩建闸。先后两次请禁洞庭湖滨私筑堤垸,与水争地。治学以薛瑄、高攀龙为宗,为政计远大。辑有《五种遗规》。乾隆三十六年卒。谥文恭。
17、22-静坐回答2(国学终结一字评)钱穆书目,论语书籍选择
18、反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王夫之在其《周易外传》、《尚书引义》等书中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批评。
19、民国商务印书馆国难后第一版《论语集注》下册,开本硕大,字体精美,刻印精良。
20、曹操正用袖子擦胡子上的酒,听到了筷子落地又弹起的声音,就问刘备:“怎么啦?”刘备赶紧把筷子捡了起来,顺口说了句:“这么大的雷,吓死我了。”曹操哈哈一笑:“大丈夫怎么可以怕雷呢?”刘备赶紧接口:“孔子是圣人,他也怕打雷,别说我了。”
21、简介:《新书》是汉贾谊撰政论。《新书》集中反映了贾谊的政治经济思想,开篇即为著名的《过秦论》,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贾谊的政论散文逻辑严密,感情充沛,气势非凡,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在汉帝国大一统创始期之积极进取,力图建功伟业的豪情壮志,代表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
22、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张湖南图书馆馆藏中罕有的一张人物单身照片。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作为照片,它并不是直接拍摄人物,而是根据人物的画像翻拍而成,所以对人物原型的反映程度并不高。但这位人物原型在湖湘历史上有突出地位,所以值得我们每个湖南人、中国人了解和铭记,明年,就是他诞辰400周年了,他,就是王夫之。
23、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24、吴澄广泛吸收了宋儒的思想遗产而加以个人的综合与发展,吴澄的思想不仅是对宋代理学的总结,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他继承了宋儒对太极、心性的精微辨析,同时,也对南宋末年理学尤其是朱子学的流弊有清醒的认识。吴澄的哲学思想,从其基本性质来说,无疑是朱子学的,在某种意义上,又不妨说是“后朱子学”或“新朱子学”的。此“后”或“新”表现在:在理气论上,吴澄对朱熹的观点有所推进,并对以后的朱子学者(如曹端、薛瑄、罗钦顺等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吴澄还大大发挥了程朱的心性理论,力图扭转时人已经形成的对心学的偏见。吴澄对学问的广泛兴趣与积极探究,充分反映出朱熹所倡导的道问学精神。
25、20: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26、从智慧书开始,如生命之书,克氏也,从红楼梦的封底开始,见上面的图
27、《文学大师经典作品必读》34册徐志摩等380万字
28、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17世纪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但他的哲学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具有二重性,既显示出可贵的价值,也有受到封建传统意识严重束缚的弱点。王夫之思想中这种矛盾,是17世纪中国时代矛盾的一面镜子。
29、民国商务印书馆国难后第一版朱熹《易经集注》二册全,开本硕大,字体精美,刻印精良。前附占卜方法及周易歌诀,适合初学,最为正宗。
30、现在的八一大道原名为“安石路”,如今的安石路位于洪都大市场东侧,为纪念北宋改革家王安石而命名。王安石(1021~1086),江西抚州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31、在科举时代,学而优是为了仕,办学的目的是“储才以应科目”,(2)学校生员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踏上仕进坦途,科举考试便成为教育的强大指挥棒,指导和操纵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考试内容便成为学校的教学内容,取士标准自然成为学校的培养标准。学校追求的是中举及第率。唐代国子监六学博士助教的考课,是以“训导有方、生徒充业为学官之最”,(3)或曰“每岁终考其学官训导功业之多少而为之殿最”,而“生徒充业”、“功业之多少”实际上即生徒及第者之多少,因为“凡六学生每岁有业成上于监者……各试所习业,登第者白祭酒,上于尚书礼部”。(4)
32、活动期间内,读者当月下单借阅次数≧2单或借阅册数≧10册,读者凭“借阅历史”即可免费兑换棉布手提袋1个,数量有限,送完即止。
33、宋以后科举主要考经学,《四书》、《五经》就是专门的学问。从唐代开始,准备应考称为“修举业”,科举考试变成专门的事业,明清以后一些人研究传授制义作法,甚至被称为“举业家”。(31)当然,这些学问从现代的观点来看并不可取,但由此可见围绕科举考试已出现许多专门学科,因此科举研究更可以形成一专门学科。
34、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35、作者简介:吴锡麒(1746~1818),清代文学家。字圣征,号縠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吴锡麒天姿超迈,吟咏至老不倦,能诗,尤工倚声,诗笔清淡秀丽,古体有时藻采丰赡,代表作如《双忠祠》《凤凰山怀古》《观夜潮》《读放翁集》等。在浙派诗人中,能继朱(彝尊)、杭(世骏)、厉(鹗)之后,自成一家。亦能词,但不如其诗和骈体文的著名。吴锡麒骈文颇著称,吴鼒称赞说:“不矜奇,不恃博,词必泽于经史,体必准乎古初,……合汉魏六朝唐人为一炉冶之。”
36、位于南昌大学前湖校区内,为纪念物理学家饶毓泰而命名。饶毓泰(1891~1968),江西抚州人,中国现代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先驱者之被誉为“中国物理学界泰斗”,是中国科学院第一批院士。
37、此时张飞关羽两人怕曹操会杀刘备,闯了进来。见刘备没事,关羽连忙掩饰说自己来舞剑助兴。曹操说:“这又不是鸿门宴。”然后斟酒让他们压惊。
38、曹元弼所撰《周易学》是易学研究史上的重要作品。它按照张之洞《劝学篇》列举的七目:明例、要旨、图表、会通、解纷、阙疑和流别,对《周易》的基本体例、思想内容、学术疑难、解释流派进行疏通。《明例》讨论了《周易》体例以及各易家家法。《要旨》分为上下两篇,摘取最重要的经句进行阐发。《图表》用形象化的方式呈现了《明例》所涉及的体例,《会通》则将《周易》与其他经书相互参照、融会贯通。《解纷》对易学史上的学术分歧进行了折中、调解和推陈出新。在《阙疑》中,《河图》、《洛书》、先天、后天等难题被忠实记录,多闻阙疑,以俟后贤。历史上的易学流派和历史脉络则在《流别》中得到处理。《周易学》广泛吸纳诸家论说,汉宋兼采,在文字梳理、音韵训诂、思想诠释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推进。叔彦先生在书中将易学诠释与时代的忧患意识相结合,将易学大道落实到人伦日用之中。《周易学》本是叔彦先生《十四经学》计划之己酉年(1909年)与《礼经学》、《孝经学》合刊。这个整理本中,除了《周易学》外,还保留了《原道》、《述学》和《守约》三篇提纲挈领的文字以及《十四经学略例》《三学合刊序》,以飨读者。
39、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别号一壶道人,汉族,衡州府城南王衙坪(今衡阳市雁峰区)人。世界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与先楚屈子、理学鼻祖周子等同是湖湘文化的精神源头,与黑格尔并称东西方哲学双子星座、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启蒙主义思想的先导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一生著述甚丰,其中以《读通鉴论》、《宋论》为其代表之作。晚清重臣曾国藩极为推崇王船山及其著作,曾于金陵大批刊刻《船山遗书》,使王夫之的著作得以广为流传。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魏源、谭嗣同、黄兴、宋教仁、毛泽东乃至胡耀邦、朱镕基等皆深受船山思想之熏陶。王夫之一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著作经后人编为《船山全书》16册,其思想通过近代湖湘士人的实践而广播四方,影响至今。
40、为纪念气节之士——谢枋得而命名。谢枋得(1226~1289),号叠山,江西弋阳人,南宋末年文学家、抗元志士。宋朝灭亡后,坚决不肯仕元绝食而死,以矢志抗元著称于世。在文学领域,由其选编的《千家诗》,经后人不断完善,在民间广泛流传,影响深远。
41、谢芳,女,湖南衡阳人,中共d员,伦理学博士,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伦理、中国伦理思想史、船山学。在《伦理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共30余篇,主持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2部。
42、清木刻大开本《评点春秋左传纲目句解》5厚册,太史张天如注解、清初状元韩菼点评左传之代表作。
43、连接八一大桥的阳明路,是以全能大儒——王守仁而命名。王守仁(1472~1529),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集“立德、立言、立功”于一身的“三不朽”大儒。虽然王阳明不是江西籍,但被南昌人视为“老表”,他最大军事功绩是任赣南巡抚时,奉命平定南昌宁王之乱,不过非但没有受到嘉奖而反遭陷害,王阳明深刻体验到“良知”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启发他在后来提出“致良知”的重要哲学命题。
44、而王夫之的观点机具开创性,可以说是继承了王守仁的很多重要观点,王夫之强调天理就在人欲之中,对于被程朱理学禁锢的人们的思想试一次重大的挑战,也是对传统思想的又一次有利打击。
45、清代木刻少见史学名著《纲鉴择语》卷六卷七两卷合订一厚册,版本较好,字体精美,刻印精良,书角有残破。
46、王夫之复兴民族文化的精神自觉,堪与春秋末年孔子删述六经以保存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努力相媲美。
47、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世称亭林先生。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嗣母王氏殉国。他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抗清起义。失败后,十谒明陵,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特别注重对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同时垦荒种地,联络同道,不忘兴复。晚年居住华阴,死于山西曲沃。他学问渊博,对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很有研究。他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48、唐以后,科举出身成为首要的做官途径,历代名臣多由科目登进。按新、旧《唐书》有传之官员共有1,804名,其中科举出身者达634名,占官员总数的1%,超过了门资、武功、流外或辟署等其它出身入仕途的人数。(8)科举出身者成为历代文官之主干,进士科更是成为各代中高级官员的主要来源。《唐国史补》卷下说:“进士为时所尚久矣,是故俊乂实集其中,由此出者,终身为闻人……故位极人臣常十有二登显列者十有六七。”唐后期敬宗至哀帝各朝,进士出身者在宰相中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9)唐代进士声望崇重,“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10)在士大夫的眼里,“不以进士擢第”是所谓“平生三恨”中的第一恨。(11)
49、科举材料!清代文渊堂白纸木刻高头讲章《四书合讲》孟子卷六卷超大开本,白纸精印。有私塾先生每一章主旨大意的概括,值得研究。
50、任法,则人主安而天下困:任道,则天下逸而人主劳。
51、1619年,王夫之出生于衡阳。这一年三月的辽东萨尔浒之战,明朝军队出征后金,以惨败而告终。大明王朝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52、 王夫之作为17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身前曾经叮嘱子孙藏其书,说两百年后可以出。从他潜心著述的17世纪下半叶,到其书大行于世的19世纪下半叶,刚好是两个世纪。然而,王夫之死后,他的子孙并没有尽藏其书,在1865年金陵节署本《船山全书》问世前,他的著作已有一部分在世间流传。例如《船山遗书》就得到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藩的追捧,并亲自校阅、作序。
53、
54、作为“国家抡才大典”,科举考试制度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几乎是无所不在的。科举是一种文官考试制度,又具有教育考试性质。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制度互为依存,无论在直接或间接方面,均有其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中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作用在于培养统治人才,而科举考试的作用则在于选拔统治人才,其关系即养士与取士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