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自)《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2、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3、君子有三种戒忌:年少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旺盛刚烈,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无厌。
4、学习并且不断温习,是件愉快的事情,有远方的朋友来做客,是件让人快乐的事,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呀!
5、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6、孔子提出的仁,和佛家提出的慈,西方,基督教倡导的爱,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7、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9、(注释)孔子杜绝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成见,不自私自利。
10、066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1、(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2、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13、不要老是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你要先去了解别人。
14、白话文释义:孔子说: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论语经典名句赏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5、有志向的人,身上的担子很重并且路途遥远,所以一定要意志坚强。
16、如果人不能把眼光放得长远,那么就很容易有祸患。
17、(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18、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又有什么难得呢?
19、德重于才,年轻人要先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和睦,信守承诺,亲近仁爱,做到这些之后,再学习知识。
2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1、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22、白话文释义: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23、想要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在做什么,观察他的来由始末,看清他的心理寄托,这就足够了。
24、(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25、见到好的就要向他学习,见到不好的就要反省自己,这就是一个人的修养。
26、我们可以将《论语》看做是孔子的弟子们课堂笔记的汇总。还可以用现代的思维,理解为孔门弟子们2000多年前发给我们的492条微博。
27、不要老是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你要先去了解别人。
28、(出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29、比喻强者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拥有强大的意志力,能够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30、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
32、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必然有和他相亲近的人。”
33、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34、(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十分快乐而忘记了忧愁,没有感觉到老年将要到来。)
3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