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仔细探寻一下这些战事和冲撞的前因后果,颇耐人寻味。
2、先生的心是孤独的。读他的作品,听他喃喃自语,空灵,低沉,晦涩,把柔软而孤独的内心敞开给其他柔软而孤独的内心。因孤独,才写。因孤独,才读。他不管你读得懂读不懂,只是在角落里自弹自唱,写他的内心。
3、木心说:“你们要保持想到死亡。”本书所写,并非仅仅是木心的死亡,而是生命对死亡的凝视,是生命如何承受死亡,以及生命如何通过死亡而活下去。作者细致描摹木心死亡的过程,堪比托尔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但更多温柔与深情。死亡带来无尽的虚空,木心却在这些文字里栩栩如生。
4、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出版多部著作。1927年生于浙江嘉兴市桐乡乌镇东栅。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5、岁月流逝,不知不觉中,记忆里多少了春秋离去。
6、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念予毕生流离红尘,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
7、知道樊小纯的人,一部分是通过2009年她出版的第一本随笔集《纯》认识她,这本书在豆瓣有2分的高分;一部分人,是因为曾经风靡网络的“三行情书”听说她,她因为两个月连续在微博更新手写版“三行情书”被网友注意。更多的人,是因为其所创作的纪念木心的诗《借我》知道她。
8、我直视母亲的眼睛,她不回避我的目光,清楚看到她眼里泪水涌出—不必跪了,我错了,怎会有企图威胁她的一念。
9、 其时网友议论,已呈纷纷之状。二月底,“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m先生亲来采访,要我再谈木心先生,于是谈。谈毕,送朱兄审阅,遂遭退稿——本人“再谈”,未及朱兄一字,而这退稿,明眼人便知,适可解作朱兄之第二“拳”也。
10、 我在这个博客希望的不是大家注意我,而是注意我希望大家注意的人物。
11、还是老话:不称心,别处玩。新浪页面,多少文章图片呀。
12、多篇短篇小说能组合成一部长篇小说?要解释这个问题,离不开一个文学概念——短篇循环体小说。
13、那天去见木心先生,春寒,春阳,晴空白云,“浩荡而慈悲”——这是《上海赋》中的字句——先生照例在门廊的围栏边等我,满头白发,看我走近。先生不用电脑,不看博客,自然也看不到国中的媒体,我远远瞧着他,不禁心生歉意,咧嘴傻笑:他哪里知道他的不肖子弟远在中国跟人吵架,公开闹——“来啦。”先生说。开门进屋,点上烟,茶已泡好。我一眼瞧见春夏将要出版的两套书稿经已校正完毕,搁在书案边——今天中午,两套书稿寄出了。
14、母亲不以为夏明珠会看破红尘,而是咎由自取,落得个惨淡的下场,抬不起头来。
15、木心(1927~2011),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画家。
16、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白夜行书评》
17、我在旁听了也感到寒栗,此话不仅词意决绝,而且把夏女士指为非人之物了。
18、一篇叫做月亮出来了。一个车夫拉着一对甜蜜的夫妻行走在深夜的郊外,深奥的文学哲学音乐话题充斥其间,生活中自然没有一对踏实的夫妻会那样讲话,木心却不考虑,其实并不是每一个读者都有那么高的艺术修养。
19、随手曾翻过他两篇散文,不由失笑,这确实是木心,自我,俏皮伶俐。
20、木心先生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木心先生的散文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一道被收入《美国文学史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