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诗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2、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3、 大解,原名解文阁,1957年生,河北青龙县人,197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创作室主任,一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诗《悲歌》、小说《长歌》、寓言集《傻子寓言》,作品曾获首届苏曼殊诗歌奖,首届中国屈原诗歌奖金奖,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4、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
5、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
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7、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8、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9、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10、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
11、这首抒写旅愁乡思的小诗,诗人在寥寥二十个字中,巧妙地借景抒情,表现出了一种悲凉浑壮的气势,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开阔的意境。
12、它从一个“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一般题材中,出神入化,点铁成金,开掘出控诉战争罪恶,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题,从而赋予比原作深刻得多的思想意义。
13、 (1822年作,杨能武译)
14、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15、熟悉的面孔/一张张一张张/渐渐变成/相册中美好的回忆/暖人的温情/越来越深地/沉入心底/演化成遥远的梦境//那道浓黑的强光/突然锁定/蜗牛的硬壳嘭的破碎/赤裸裸的躯体/毫无遮拦地/颤兢兢直面/吞噬一切的/黑森森的强光
16、同属豪放派,与苏轼相比,辛弃疾少了一份旷达、一份雄迈,多了几许悲凉、几许苍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何等豪迈,何等雄壮!这是辛弃疾做不到的。全词基调虽是豪放,却流淌着一股浓郁的悲凉、惆怅之情。上片“千古江山”,起句伟岸、挺拔,“英雄无觅”却笔锋一转,调子低了下来。这首词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也是最优秀的爱国词作之历来备受后人传颂,有人甚至称此词为辛词之首。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17、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18、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19、投稿前请自行审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杜绝错别字;
20、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21、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喜、转狂放、转激愤、再转狂放,最后归结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全诗五音繁会,句式长短参差,气象不凡。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是诗仙李白的巅峰之作。
22、统编语文7-9年级上下册课内成语及解释汇总大全
23、《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张若虚在诗中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而在明净的诗境中,又融入了一层淡淡的忧伤。诗人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形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清末王闿运评价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足见其非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尽之深远影响。该诗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和“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等皆是描摹细腻、情景交融的极佳之句。
24、声声慢:词牌名。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双调,九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
25、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26、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
27、这首小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赞颂了真挚、深厚的情谊。妙处在于结句的比物手法的运用,将无形的情谊转换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自然而耐人寻味。
28、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9、20世纪90年代开始,湖南省常德市为抗击几乎每年来犯的洪水,整治和新建了将近3公里长的防洪大堤,在此过程中,市委市政府接受市政协的提案,充分利用城防大堤修建“中国常德诗墙”,使之不仅具有防洪功能,并且在振兴文化、美化城市、开拓旅游等方面发挥作用。于是,组建了常德诗墙修建办公室,聘请大批专家、学者,经过七年的努力,从数以十万计以上的中西诗歌中精选出一万首诗歌,分为《百代沧桑》《名贤题咏》《武陵佳致》《兰芷风华》四大篇章,刻嵌于诗墙上。为了给读者观赏诗墙诗歌提供方便和帮助,又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中国常德诗墙丛书》8本,主要对诗歌的作者及诗歌本身作简要的介绍和赏析。其它7本都是集体合作写成,而收入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欧洲五大洲诗歌的《五洲撷英赏析》,邀请著名诗人、湘潭大学的彭燕郊教授(1920—2008)作特邀主编,并请彭燕郊教授负责挑选了这五大洲的诗歌,湘潭大学的张铁夫教授(1938—2012)则在俄苏诗歌和东欧、非洲的诗歌挑选方面加以协助。特邀主编彭燕郊教授认为我一向写诗、翻译诗、研究诗,而且颇有悟性和成就,于是竭力推荐我独自撰写这本《五洲撷英赏析》109首诗的赏析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