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
2、如是菩提心,必成等正觉。--《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3、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4、1在家菩萨如法集聚钱财,非不如法,平直正求,给事父母、妻子,给施亲友、眷属、知识,然后施法。复次,长者:在家菩萨负荷重担,发大精进,教化众生而无疲厌;自舍已乐,为众生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而不倾动。(郁伽长者会)--《大宝积经》
5、谁的声音能抵达秋子之夜,长久喧响,掩盖我们横陈于地的骸骨。海子
6、因小果大,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佛经语录必背)。
7、报君今日是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8、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9、俗话说的清楚,哪个人前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人生就像一个黑色幽默,你在人前说过别人三言两语,也许你想不到,在你的身后有一群人在说你,包括那些曾经在一起说别人的人。要是真的聪明,那么就先堵住自己的嘴吧。
10、奔波劳碌又一年,许久未曾见你面,佳节来临心挂牵,愿你平安展笑颜!
11、愿快乐,鲜花,美丽,平安与你同在,祝你幸福一生,快乐一世,平安一生一世。
12、莫从卑劣法。莫住于放逸。莫随于邪见。莫增长世俗。奋起莫放逸。行正法善行。依正法行者,此世他世乐。
13、不是惭愧、感恩念佛能往生,而是念佛必生,因而生起惭愧、感恩等。但凡夫心生灭不定,或时惭愧、欢喜,感动至深,或时这一切皆烟消云散,无惭愧,无欢喜,所以还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的好。(佛经语录必背)。
14、《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三经。”
15、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楞严经》
16、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17、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8、1菩萨摩诃萨,入一切法平等性故,不于众生而起一念非亲友想。设有众生,于菩萨所,起怨害心,菩萨亦以慈眼视之,终无恚怒。普为众生作善知识,演说正法,令其修习。--《大方广佛华严经》
19、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2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21、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大乘起信论》
22、我和你不再联系,希望你不要介意,要怪就怪当初没在一起,而你对现在也比较满意,所以我留下来也没有道理。
23、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为无量烦恼覆,如瓶中灯。《央掘魔罗经》卷四
24、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佛语
2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6、人的身体有残缺不算苦,人性的残缺才是真正的苦。世间的灾难祸害大都是由手脚完好、心灵残缺的人造成的。
27、现在睡觉的话会做梦,而现在学习的话会让梦实现。
28、禅是无处不在的,到处都有禅机,到处都有禅意。生活在迷失中的人不能领会禅机,感悟禅意,活在禅中而不知禅。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品味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充满着禅,充满着行云流水般的自在与快乐。
29、1父母佛弟子,远来远去人,病者及看病,此八决定施。--《文殊问经》
30、1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31、心性,时时刻刻把握自己心里面的这种一念之间的思维。起心动念,怎么样善用真的太重要了!一念之间怎么样思考,同样一件事一个正一个反。人家说口下要积德行善,学一学,怎么样能够找到正能量的词去表扬一下你身边的人。——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32、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每一件事都正好是在对的时刻开始的,不早也不晚。当我们准备好,准备经历生命中的新奇时刻,它就在那里,随时准备开始。
33、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34、佛前有花,名优昙华,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开花,弹指即谢,刹那芳华
35、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佛曰:为何不必?佛曰:一切皆为虚幻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