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2、如阶尽管费力,却一步比一步高。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
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4、读书意味着借贷,利用所学的来创造就是偿还自己的债务。——利希腾伯格
5、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6、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石磨,也会生锈,成为废物。——老舍 (读书的名言五年级)。
7、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8、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9、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是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马克思
10、学,就像一只钻头,去开掘知识的深井。问,就像一把钥匙,去启开疑团的大门。
11、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
1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13、人唯虚,始能知人。满招损,谦受益。满必溢,骄必败。
14、 ——太宰治《人间失格》
1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16、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王梓坤
1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8、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迪生
19、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20、喜欢读书,就等于把成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莫泊桑
2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2、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迹。——温塞特
2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轻松掌握考点!
2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徐特立
25、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英国)谚语
26、读了五个小朋友说的话,我发现他们在谈论找书读的方法。第一个小朋友问大家平时是怎样找书读的,喜欢读什么书。其他小朋友谈了自己找书读的方法:沿着课文找书读;读同一类的书;读同一作者写的不同的书;读各种各样的书。第一个小朋友从中受到启发: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
27、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28、 14) 如果咱们都去做自我潜质做得到的事,咱们真会叫自我大吃一惊。
29、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马克思
3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古格言
31、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无望之后再说闲话。——伊索
32、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俗语
33、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俗语
34、 10) 人类的期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个性是在这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巴金
35、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托尔斯泰
36、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37、书籍是朋友,固然没有热情,但长短常忠实。——雨果
38、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
39、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
40、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培根
4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42、10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43、苏轼的诗“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44、君子或出或处,可以不见用,用必措天下于治安。——戴震
45、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更要多读书,读好书,来开拓我们的眼界。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科普文不再那么枯燥乏味了,反而变得有趣生动了!我们可以一边品味着诗词的浪漫,一边探索科学知识中的奥秘。真如孔子所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46、把一页书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匆地阅读一本书。
47、昔促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三字经》
48、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树木成阴,空气清新。绿了大地,润了人心。功在当代,造福子孙。山上树木光,山下走泥浆。治山治水不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植树造林镇风沙,遍地都是好庄稼。——《古今贤文·环境篇》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