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qiao)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2、“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这是因为
3、我拦腰切开苹果,( )里面苹果核像颗五角星。
4、开天辟地《开天辟地》讲的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尤物的故事,赞颂了盘古无私的献身精神。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在文中起总结全文的作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写盘古开天辟地,突出表现了盘古力大无穷的特点;第三到六自然段写盘古顶天立地,突出表现了盘古坚定不移的特点;第七自然段写盘古改天换地,突出表现了盘古勇于献身的精神。盘古(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盘古(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传说天和地没有分开时,整个宇宙像个(大鸡蛋)。盘古昏睡了(一万八千)年,他醒来后,用(板斧)和(凿子)猛劈猛凿,将天地分开。盘古又顶天立地了(几千万)年,含笑倒下。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发出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左眼变成了(光芒万丈的太阳),右眼变成了(皎洁明亮的月亮),隆起的肌肉变成了(三山五岳),流淌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筋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大道),皮肤变成了(万顷良田),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请你展开想象,接着往下写:他的(头发)变成了(绿油油的小草),他的(嘴)变成了(很深的山洞)。
5、画。“疾”字在字典中有四个意思: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疾风知劲草”中的“疾”应取第( )种意思。(擀面杖吹火后面是什么)。
6、读一读,说说每组句子有什么不同,再照样子写句子。
7、延伸用意:在现代已经越来越多的人用猫哭耗子来形容虚伪的人。
8、shēngshū mèilì qīngxī hǎibīn mànshānbiànyě
9、歇后最初是一种修辞手法,将成语或其他定型的语言格式略去后面的部分,如“高抬贵手”说成“高抬贵”,“下马威风”说成“下马威”,隋代侯白在《启颜录》里就记载了“雁门紫塞”作“雁门紫”的故事,应该是类似文人的文字游戏(这种截取字词的修辞手法现在还见诸报章*),后来逐渐成为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特殊语言形式,个别歇后语实际上也运用了截取的手法,如“礼义廉——无耻”。
10、有点联想起主席台上的某些领导,长篇大论滔滔不绝地念着秘书写的讲稿,把“如火如荼”念成“如火如茶”,“造诣”念成“造纸”,“东莞”念成“东晚”,底下的人还是热烈鼓掌,再鼓掌。真没人发现领导读错字了?省省吧。
11、崔麻子……此番又当了护路队长,死活想狗戴礼帽——装出点大人物的款儿来。(《龙岗战火》81页)
12、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
13、“她们开玩笑不敢对强的小伙子”是原因,构成因果复句,“‘雷公打豆腐,找软的欺’,她们就找到了王成义”是结果,但在这句中又是一句复句,歇后语其实隐含着一个省略的前提“(由于)王成义很软弱”,是大小原因套成的多层复句。
14、诸葛亮( ),才华横溢。
15、 ,你做事如此 ,真是难得呀!”
16、用“然”做词尾组成不同的词语,然后选择填空。
17、 有点离题了,还是说博山包~~(博山人发音不说子)。
18、( )( )( )( )( )
19、非也,是动动脚趾头想一想,站起来大声说:“领导你念错了!”,有什么好处?“皇帝的新衣”里的那个小孩,说出“皇帝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之后,发生了些什么?作者为什么没继续写下去?我很好奇“后来的事”。
20、棒槌(洗衣时用以捶打的木棍)吹火————一窍不通
21、悼公听了很受感动,(对祁黄羊)说:“ ,
22、最初的歇后语与现今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还有一种是比喻谐音类的,例如: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