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中有“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乐趣,对优秀者给予表扬,对怠惰者给予批评。
2、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弥尔顿(读书格言)
3、 “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乞丐和盗贼。”——华生
4、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乌申斯基
5、益者三友,友直,要谅,友多闻,益矣;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教育家名言之教育思想)。
6、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7、 “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教育家名言之教育思想)。
8、育才十字诀:一个大脑、二只壮手、三圈连环、四把钥匙、五路探讨、六组学习、七(集)体创造、八位顾问、九九难关、十(誓)必克服。
9、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巴,使他能说;解放他的时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空间,不把他的功课排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的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10、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
1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蓬何必曾相识。──白居易(唐代诗人)
12、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13、 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14、1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力量。——马卡连柯
15、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学记》
16、这样的领导,往往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如果老师反过来问”没有管不好的老师,只有不会管的领导“,他会是什么感受呢?
17、有创见的书籍传布在黑暗的时代里,犹如一些太阳光照耀在荒凉的沙漠上,为的是化黑暗为光明。这些书是人类精神划时代的作品,人们凭借它们的原则,向种种新的发现迈进。书本是将圣贤豪杰的心照射到我们心里的忠实的镜子。——吉本(读书格言)
18、罗曼·罗兰:“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19、好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留恋。
20、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21、“卓越的激励是找到能力和忠诚的可靠途径。”
22、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陶行知
23、10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马克思
24、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起来说,创造、开辟都要有胆量。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
25、“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
26、 “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第斯多惠
27、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室是教学的实验室。
28、“体育之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寓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毛泽东《体育之研究》
29、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30、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31、“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美国教育家爱默生
32、“推动社会前进的不是金钱,不是地位,而是大脑。”
3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4、1劳动的崇高道德意义还在于,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苏霍姆林斯基
35、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36、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赫尔巴特
37、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38、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乌申斯基
39、清朝学者金兰生:“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40、 1“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夸美纽斯
41、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42、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艺术修养越高,智力发展越好,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也越深刻。
43、世纪年代中期斯腾浩斯提出:“教师即研究者。”(teacherasreseacher)
44、“为教育献了青春献黄昏,献了黄昏献终身”——北京市十一学校英语教师甘兰佑名言
45、德国哲学家尼采:“一个志向高远的人,不仅要超越他的行为和判断,甚至要超越公正本身。”
46、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毋宁展个性。——蔡元培
47、“优秀就是优秀的习惯。”——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48、知之为知之,不知不为不知:这就是实事求是的做学问的基本素质。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49、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50、如果让老师投票是否同意“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估计99%的老师都会投反对票。
51、“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5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53、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54、“德能正其身,才能称其职,笔能成其文,言能明其志。”(对教师的要求)
55、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
56、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完全由教学人员来决定。——列宁
57、作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
58、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59、②“人的天性是善的,教育应立足在人的天性之上。”——卢梭
60、“如果一个人的头上缺少了一盏指路明灯——理想,那他的生活将会醉生梦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6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墨辨》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里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纳为这一类。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现在一般学校里所重视的知识,只是闻知,几乎以闻知概括一概知识,亲知是几乎被完全挥于门外。说知也被忽略,最多也不过是从闻知那里推想出来的罢了。
62、“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中国学者林崇德)
63、10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的精神。——洛克
64、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
65、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布鲁纳
66、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
6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轲
68、如果没有情感的沟通,智慧的交流是无法达成的。——皮亚杰
69、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就不会有技术。——高尔基
70、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
71、 知情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知的教育不是灌输儿童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感情教育不是培养儿童脆弱的感情。而是调节并启发儿童应有的感情,主要是追求真理的感情;在感情之调节与启发中使儿童了解其意义与方法,便同时是知的教育;使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能努力与奉行,便同时是意志教育。意志教育不是发扬个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养合于社会及历史发展的意志。合理的意志之培养和正确的是知识教育不能分开,坚强的意志之获得和一定情况下的情绪激发与冷淡无从割裂。现在我们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
72、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增广贤文》
73、10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