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仔细考虑他所以难管的原因,在源头上予以解决。
2、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我们,语文教育具有生活精神与文化精神,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教师应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关注生活,树立“大语文”观。在语文课堂普遍枯燥乏味的现实背景之下,教师应以自身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丰富语文教育的素材,拓宽教学思路,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审美情趣与综合素质,厚植民族文化素养。戏曲文化专题教学,在充分了解学情基础上,讲究循序渐进,其导入途径应建立在学生生活中的文化接受基础之上,如果直接对学生进行戏曲专业知识的介绍,势必难以勾起学生的学习动力。
3、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
4、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仅供学习交流。
5、陶行知认为: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如果教育只是书面上的,那么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意义。将生活作为教育内容,才不会使得教育的内容狭隘,才会广阔丰富,将好的生活改造不良的生活。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
6、(①)魏娟.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学语文教育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35):
7、以生活经验中的戏曲元素作导入,以社会场合的戏曲元素作深入,以多形式的校园学习作内化,整个过程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作指导,对时代信息积极关注,学做智仁勇兼修的个人,守护好民族的优秀文化。在语文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精髓,在今后,势必能够给予我们更多源源不断的灵感与智慧。
8、通过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以陶行知先生为榜样,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好。“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11近一段时间,我认真地阅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陶先生在深刻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既强调了教育的现实功能,又关注了教育的终极目的。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使我深受启发。
9、这就从教学方法上改变了教、学、做的分离状态,克服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
10、赵传芳:《试论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韶关学院学报,2003年,第10期,第111-113页
11、他结合中国只有少数人能得到教育的国情,提出了要根据社会需要办学的思想。
12、(1)叶长海,张福海.中国戏剧史(插图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
13、德育思想居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首位,是其教育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德育思想源于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具有实践性、进步性和人民性,对于当今道德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14、哪来的自由创新?所以教育的首要问题其实就是如何保证独立思考、自由创新的问题。
15、陶行知教育思想主要涉及大众教育和生活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倡教育民主平等认为教育是快乐之事教育从生活中来又回归生活。这些教育思想在西方社会已饯行整一个世纪而我们呢?陶行知在七十多年前就提出这些观点我们现在还只是津津乐道在民主的幌子下拉皮拉锯把教育做的越来越累人越来越只有貌似的快乐。想想真可怕不知陶先生在天之灵是如何看待现今的教育。
16、二是深刻阐明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之间的关系。指出直接知识是一切间接知识的根本。陶行知提出的“行是知之始”并不是要否定知识的其他来源,他强调的是亲知,即直接知识是一切知
17、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必然结论。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至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
18、教师要适时重温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找寻陶行知先生提供的教学新思路与教学新方法,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不过,每个班级的情况不同,教师要结合本班级的情况、学生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全面发展的人才。
19、衡量教育体制质量优劣的标准,就在于其能够激发国民独立思考和自由创新意识的程度。
20、在理解了窦娥形象与语言特点之后,可继续提升思维水平,体现思辨阅读,对此剧结尾巧做文章,让学生思考交流这部体现社会悲剧的作品在最后还要让窦娥的三桩誓愿一一实现,结合在社会观察阶段进行的积累,探讨古代剧作延续至如今体现出的文化心理。王国维先生在《评论》中说道:“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所谓“世间的也”是说中国民间百姓对生活不热衷于哲学的玄思和终极意义的追问,而是注重享受世俗的现实生活,戏曲来源于俗世,又高于俗世生活。而“乐天的也”,值得是中国老百姓喜欢给戏曲作品凭主观愿望加上一个圆满的结局。
21、学生管理也强调“做”这一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及创造知识的方法,是培养有生活能力、行动能力、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2、根据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创造教育”理念与教育改革的要求,我觉得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做到以下三方面。
23、使学校延伸到社会去,而不应把他们关在鸟笼里,把鸟笼做的像整个社会一样。整个社会才是教育的范围,各个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中国幼儿教育思想传承与创新研究”(BOA140020)
25、一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即来源于行动,“即行即知”,书和书中的知识都是著书人从行动中得来的;
26、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旨在弥合“过度工业主义”教育的“伤口”,对于乡村教育的未来改革具有方向性意义。乡村社会是一个拥有自然资源与地方文化等先赋优势教育资源的场所,学生浸润在大自然的熏陶中,本身是一个最基本、最理想的教育状态;乡村社区中,家族纽带、熟人互助、节日习俗场景等又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传统文化。遗憾的是,“过度工业主义”让乡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一样,接受的是面向城市的同质化教育,“学校不再以文化传承为导向,而是以职业为导向……没有教育儿童返回家园并对地方社会有用,而是教育儿童离开家园,并在为与地方或社区无关的未来挣钱”。乡村学生生活经验背靠乡村,但想象图景和思维却已与城市无异,对于地方性“活”的乡土知识“视而不见”,以致许多乡村学生来自乡村却不属于乡村,进入城市又无法彻底融入城市。“过度工业主义”也使得乡村地方性知识的保存与传承面临危机。随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不再返乡,地方文化亦将失去记忆,许多村庄出现空心化、老人化,村庄不在,熟人社区不在,乡村文化的载体也在消失,那么乡土文化何以兴盛?
27、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不能做到乐学,学生对上课缺乏兴趣,学习就会变得很被动,教师固然能用强硬的手段甚至用填鸭式的方法逼学生学,但这样只会造成学生厌学,对掌握知识提高成绩没有任何帮助。同时教师自己也会不快乐,整天为了学生而苦恼,脸上总是紧绷的,没有了亲切的笑容,或许回到家,还会将这种不愉快转移到家人身上。但是如果老师稍微改变教学的方法,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而不是单纯地使用枯燥的文字来教学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另外,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学分层次,便适应了班级不同学生的需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学分层次,便适应了班级不同学生的需求,不至于顾此失彼,有利于全班学生的发展学生学得快乐,教学教得也轻松,教学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和师生互动的活动其乐无穷。
28、陶行知先生倡导“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在教学中,“侧重于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思想和已有的经验加以综合,从而加深感悟,内化为个体生命经验的一部分。”(⑥)而针对戏曲专题教学,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前期的导入和戏曲常识的介绍,更走进了社会,亲身体会戏曲的风采,积累了生活素材,接下来的教学重点,便是通过多元的教学方式,进行戏曲文化的熏陶,体会戏曲的真善美,引导学生从戏曲中学习优秀的思想品质与审美鉴赏的能力。
29、毛泽东称陶行知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我对这儿的“伟大”两字的理解是:平凡中见伟大。称陶先生为平民教育家更合适更让人感到亲切也符合先生之秉性。读了几篇文章后我更感到先生的文风朴实言词恳切说明道理。我在心里默默说道:先生您说的对我非常赞同您的观点。
30、杜威的从做中学是涉及一切活动,它包括使用各种中介的材料、用具以及使用各种有意识的用以获得结果的各种技巧,他涉及各种工具和材料去进行的表现和建造一切形式的艺术活动和手工活动,只要它们包括为了达到目的的有意识的或深思熟虑的努力它们还包括要动手的科学研究,对研究材料的收集、对器具的管理、工作进行中和记录实验情况所需的活动程序。
31、动手操作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幼儿学习接受外界的新信息、新知识并不是像成人一样可以通过记忆、书写获得。亲自动手操作和接触才是他们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幼儿一日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让幼儿多主动参与,多动手操作去学习一件原来不会的事情或者只是,如果只是一味的教师讲,幼儿听,他们是不能很好的接受知识的。
32、(⑤)郭祥圣.陶行知语文教育理念探微(J).中学语文教学,2013(07):
33、在对古典戏曲作品进行深度学习之后,便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视域,进行戏曲美学的概说与讲解。在此环节,可开展戏曲文化专题学习周,结合当下热门的戏曲进校园活动,带领学生在校内切身感受戏曲这门综合性艺术的美学特征。结合当下各优秀剧目剧种,在舞容歌声中领略音乐唱腔的精妙,如央视春晚京剧联唱《同光十三绝》等;在动人以情的表演中一览戏曲的抒情特征,如越剧《西厢记》送别一折;在意主形从的意境里感受戏曲的写意风格,如京剧《三岔口》的午夜打戏;在美形取胜的精彩演绎中纵享戏曲的天香国色,如京剧戏歌《梨花颂》等。在此环节,可将戏曲演绎与其他体裁对比开来,如鲁迅小说《祥林嫂》与淮剧《天问》中对祥林嫂雪夜去世场景的不同展现。
34、解放儿童的时间,给他们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
35、陶行知强调:“先生的不是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36、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也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主观地"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而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为学生的禀赋不同,接受能力各异,教学方法也不能强求一律,"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同时教师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提高自己;只有自己水平提高了,才能教好学生。这是他主张"教学合一"的理由。“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6阅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我收获甚多,感慨万千。总感觉一位老人正在讲述着他一生对教育的感悟的种种表情。先生说:“以教人者救已”是根本方法之正是以这样的方法来对待“教育”和“生活教育”。陶行知以毕生的精力谱写教育新方法,勇于探索,敢于实践,是我们这些教书匠的指路灯,我认为这盏灯,对我们来说,是最明亮着,永远是闪烁着,永远指引着文字前进再前进。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给予了我们启迪。“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与教学论。
37、幼儿教师树立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很重要,一定要在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一些列的教育。可以说,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皆课程,因此,教师一定得将这些知识渗透到他们的一日生活中,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38、读罢《陶行知教育学》,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39、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40、社会的急剧变革,使当前的学校管理面临严峻的挑战。文章结合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核心——“生活教育”,从学生管理视角认识和吸收、继承和发扬,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学生管理途径,适应社会,促进改革,提高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