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①赵州桥非常雄伟。②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③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④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4个小桥洞流过。⑤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2、也不愿抬起头的学生……这样的文章,还须‘分析’么?这样的课堂,还要‘补充’么?”你看,读到牵肠情自深,读出意境理自喻。文本朗读之功效,由此可见一斑。
3、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4、我轻轻摩挲着胸前那只小小的、蓝色的月亮,把它贴在脸上,好像瞬间闻到了妈妈的味道,这是妈妈留给我唯一的东西,我在心中轻轻地问:“妈妈,您还好吗?”
5、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
6、由此可以总结出三个结构助词的用法:名词词性的词前面用“的”,动词词性的词前面用“地”,动词词性后面用“得”。同学们只需把这句话用小本本记下,时时温习即可~
7、分角色朗读第6~17自然段。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8、彻头彻尾 称王称霸 成己成物 成名成家
9、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10、 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11、《陋室铭》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趣的?
12、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13、“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了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
14、(交流点拨)喜爱哪一种花,表明人们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气节。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5、败军之将、败俗伤风、败絮 、败仗、利败、转败为功。
16、(交流点拨)(1)详写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也可以略写,造台阶要详写。(2)父亲的神情写得很有特色。他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他一辈子老实厚道低眉顺眼,高兴起来也自有他高兴的样子。作者微妙地写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异乎平日而又与众不同的样子,他手足无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是尴尬的笑。这副喜悦的样子是非常个性化的。
17、从教学目标设定看教师对散文文类的认识:文本解读,文类意识需要重视;
18、(3)生理:有缺陷——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19、莲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殊不知,莲花还是高洁的象征呢,这恐怕得归功于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吧,今天我们—起来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
20、(2)小说写出“我们”在小屋中的什么情况?写这些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21、格格不纳 格格不入 格格不吐 耿耿于怀
22、偏听偏信 偏听偏言 拼死拼活 平起平坐
23、(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4、(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5、彭荆风,江西萍乡人。1929年出生,1950年毕业于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1949年参军,历任云南军区文化部编辑,昆明军区创作员、宣传部副部长,成都军区创作室主任。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理事、名誉委员,云南作协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师长在向士兵敬礼》《绿月亮》等,长篇传记文学《秦基伟将军》,长篇纪实文学《滇缅铁路祭》《挥戈落日》。
26、(交流点拨)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
27、整散句写作首先需要同学们对整句和散句进行牢固掌握,在此基础上再将两者灵活结合,平时可以先写出句子,再去进行改写,慢慢打磨和斟酌,时日一长,整散句结合自会成为习惯性的写作方法!
28、隐隐约约 营营苟苟 营营逐逐 影影绰绰
29、 贾平凹的散文《一棵小桃树》,是统编教材中的一篇自读课文。编者在旁批中提示我们,要我们在自读中注意课文中一些反复出现的描写,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旁批中有:“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所谓仔细体会,就是要潜入文字深处细细品味,引导学生披情精读,去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深厚功力,察觉作者写作的深意。文章中对没出息的小桃树的描写语言很值得深品细嚼。比如“弯了头”“紧抱”,拟人化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桃树的可怜姿态,长在角落里的孤独、害怕、惶恐都在其中。“瘦瘦的”“黄黄的”分别从形体和色彩写出了小桃树的“面黄肌瘦”“营养不良”“先天不足”。那个“拱”字,则让我们感受到小桃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土质的坚硬、生命力量的虚弱,也暗示了小桃树的坚强和不屈,为后文的“有出息”埋下伏笔。细细读,有感情地读,我们还能从副词中读出深意。“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第二天才舒开身来”,这一“竟”一“才”,让人感慨万分,读来自然充满怜爱、心疼和担忧。
30、第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苦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穷困。
31、押韵是一种诗文创作的修饰技巧,即将韵母互相谐音的文字放在诗文固定的地方,一般在句尾,诗文读起来就十分顺口、悦耳。由于押韵的文字一般在诗词的结尾,所以结尾押韵的文字因此又叫做“韵脚”。
32、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3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4、教材观念,只是一个例子,还没有把它当做一个教材、也是教与学的对象;
35、欣欣自得 星星之火 惺惺相惜 惺惺作态
36、我们身边的小动物是姿态万千的,慵懒可爱的猫,忠诚憨厚的狗;动物园里还有调皮好动的猴子,漂亮骄傲的孔雀……面对生活中诸多美好的事物,我们该如何拿起手中的笔,把它们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以触动人们的心灵,唤起人们的情感,昭示人生的真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写作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抓住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