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又如《子张篇第十九》:“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2、翻译:温习过去的东西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过去的事是可以作为老师的。(孔子的八句名言)。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5、⊙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的八句名言)。
6、 2)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8、中国绘画及图样,有两种流行的题材,一种是合家欢,即家庭快乐图,上面画着女人、小孩,正在游玩闲坐;另一种则为闲散快乐图,如渔翁、樵夫或幽隐文人,悠然闲坐松荫之下。两者分别代表孔教和道教的人生观念。
9、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10、 10)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1、如果问我孔子是什么样的人,那么只要拿来一面镜子,那里就是孔子应有的样子。我们早已从他身上学会了,温文尔雅的挥剑,内敛低调的放肆,悄无声息的争胜。
1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4、(译文)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5、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6、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17、狂狷才是通往中庸的大道,要成为一个中庸的人,一定先要做一个狂狷之辈。
18、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19、⊙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20、解释: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21、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22、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23、翻译: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24、翻译: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25、这十句是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看法及其翻译。适合用于“君子”的常考作文主题中。
26、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27、(译文)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28、这十句是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看法及其翻译。适合用于“君子”的常考作文主题中。
29、翻译: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两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30、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
31、翻译: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32、因而,老子“学理的本身,实为人类最高智慧之珍果。”
33、⊙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3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3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37、他悲伤地感叹着“吾道衰矣”,又义无反顾的把火种交给工匠和农夫,他揭开了知识高墙的第一块砖,转身时,听见高墙内旧秩序的瓦解,这是他对自己的背叛。
3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41、⊙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42、夫达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43、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44、这十句出自春秋·孔子所著的《论语·十则》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45、解释: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46、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47、⊙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8、翻译: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49、⊙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50、(孔子语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出自:孔子《论语》
51、白话译文: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2、(孔子语录)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孔子《论语》
53、翻译: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54、白话译文: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5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56、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57、解释: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58、⊙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59、(孔子语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自:孔子《论语》
60、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61、 9)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2、(孔子语录)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出自:孔子《论语》
63、解释: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64、解释: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6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67、⊙ 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68、孔子说:“只有最聪明的和最愚蠢的,才不改变。”《集释》王阳明《传习录》问: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上知”是“生而知之”,即超人或天才。“下愚”大概是白痴吧?其实“唯”字最重要,就是说,除了超人和白痴,其他人都可以也应该受教育,如此而已。不必穿凿解说,也不必以辞害意。阳明的解释则着重于自觉学习。
69、翻译: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70、(译文)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71、·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孔子语录
7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