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本身也就是自然,因而,无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既是一种生活态度又是一种人生境界.
2、 ——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
3、老子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就是将学习到的前人的东西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4、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5、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老子《道德经》
6、《道德经》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8、通过“无为”来实现“无不为”。用取消人的主观努力的办法来实现人的主观目的,这听起来荒唐极了!但正是在这看似荒唐的言辞后面,包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智慧。
9、老子在这里是想要告诉人们,“善”是符合大“道”的,善良的人因为其自身的思想和言行均是符合“道”的,并且能够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道”,那么自然就会被大道所青睐。所以,做人做事应顺应天道,多行善事,多结善缘,做个善良的人。
10、《道德经》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1、1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道德经》
12、10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德经》
13、首先,“俭”是“道”的必然要求.“道”是老子哲学的基本范畴,其消费伦理思想
14、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李耳《道德经》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道德经》
17、张就是节俭,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返朴归真”。
18、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道德经》
19、感悟:人们从事事业,经常在即将成功时却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能遵循自然规律,心存轻忽。如果做事情都能有始有终,坚持不懈,那就不会失败了。
20、想要把一件事情做成功,一定要从头到尾都保持谨慎,人往往在最后关头放松警惕,结果往往就输在了最后的疏忽大意上。
21、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老子
2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长。
23、“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24、 ●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25、1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道德经》
26、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老子
27、1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
28、要见素抱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说明修身养性的重要。
29、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
3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1、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
3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道德经》
33、“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34、(翻译)遵循于自古以来就有的大道,来驾驭当今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实际。
35、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的,了解自己的人才是高明的。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是我们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出处原来在这里。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够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错误,才能够不因一点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
36、1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7、老子认为,再圆满的东西看起来也会有所欠缺。同样,获得了极大成就的人也要表现得有所欠缺。保持自身的不完满,这是一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还会有所进步。
3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39、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
40、老子认为,一个人若是太过在乎某一事物而紧紧抓住不放,那么就必定会受到损害。
4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42、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老子《道德经》
4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长。
4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45、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46、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4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49、老子曰:管理治理众人并有事于天地,最好的办法莫如农耕那样。也就是说应当顺着作物生长的规律,不要强制它,顺从它发展的需要而照顾它、灌溉它、扶助它,这样作物必然成长得很好,能够获得丰收。因此,管理者带领众人去完成事业,同样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才能够获得丰硕的成果。
50、老子曰:善于用人的领导人处于低位势。也就是说,凡事只考虑自己的私利,不尊重他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的人,就处于“位势高”境地;反之,遇事能先顾及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则处于“位势低”境地。位势低者如山之谷,水必住低处流,于是众人从之,可谓势在必然。
51、人在气头上说点过分的话可以理解,不必当真;若平时说话最好要言而有信,这是做人的信誉问题。
52、译文: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就会越发让人感到难过。因此人要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如此方可长久。
53、解读: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节俭,所以能大方;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
5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5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57、征服别人的人是强人,征服自己的人是伟人。——老子
58、因此,“知止可以不殆”是在告诉人们,凡事适可而止。这个道理应用于为人处世上,就是要懂得适时放手,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回复平和。
59、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60、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
61、老子的《道德经》里最经典的十句话,流传了2500多年,值得收藏
62、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
6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6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6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66、感悟: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们太注重自己的成败得失了。我们的心里装了太多身外之物:钱财、名誉、地位等等。对这些外在的东西执着的越多,我们的心就越不能自由。
67、1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
68、人们认为,节俭则办不成大事。但老子则认为,要节俭地运用资源,才能办更多的大事。你要俭用心神、精气,才能保持心神、精气的充沛旺盛;你要俭用财富,才能投资更多更大的企业。所以“俭故能广”,是从实质上说的。
69、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70、(感悟)人要符合天的道,做事达成目的,功业已经到达巅峰时,就引身后退,懂得急流勇退,这是符合“天道”的。
7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
72、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老子的名言警句篇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73、老子这句话的真实意义是说行善是符合天道的,因此行善的人就是顺应天道的人,所以天道总是与善良的人同在,使得善良的人做事情犹如神助,顺风顺水。
74、赌赌赌亲朋挚友齐上阵,输输输兄弟交恶不认人。
75、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德经》
7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7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78、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大直若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辩若讷,大美若臭,大善若恶,大真若假,大忠若奸,大贤若痴.《道德经》
79、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8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81、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82、(翻译)最完美的事物,看起来好像有所欠缺的样子,但是却能够永不败坏。最充盈的东西,看起来却好像虚无的样子,然而用之无穷。
83、(翻译)那些轻易发出的诺言,必定很少有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起来往往会遭受很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