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疑神疑鬼,这也怀疑,那也怀疑。形容非常多疑。
2、(拼音): bēi gōng shé yǐng
3、(反义词)深信不疑、毫不怀疑、毋庸置疑、确信无疑、无可置疑
4、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在家里到处找都没有找到,于是,他就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去了。没有证据不能乱讲,他就仔细地观察邻居的儿子:看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像偷斧子的。
5、其实,生活中处理许多事,都切忌“疑邻盗斧”。(疑邻盗斧造句)。
6、疑邻盗斧是一个成语,读音是yílíndàofǔ,形容做人处事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能凭空猜想。
7、(举例造句): 金玦厖凉含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清·黄遵宪《感事》诗�
8、但后来,那个丢斧子的人在山谷里挖地时,竟然掘出了那把丢失已久的斧子。(疑邻盗斧造句)。
9、 (拔苗助长)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
10、不久后,他(丢斧子的人)在翻动他的谷堆时发现了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11、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领导在人才的应用上,常凭着主观意识去任命一个人,而不加以客观、公正的审核。感情用事是领导的大忌。对人对事,领导都不要先入为主,带上有色眼镜看人,更不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否则,公司就会失去很多优秀人才。
12、遇到问题要调查研究再作出判断,绝对不能毫无根据地瞎猜疑。疑神疑鬼地瞎猜疑,往往会产生错觉。判断一个人也是如此,切忌以自己主观想象作为衡量别人的标准,主观意识太强,经常会造成识人的错误与偏差。
13、这厮此刻已经入了魔障,疑邻盗斧,陷入了另一个极端:你想干嘛?想看咱升斗小民出丑,在你们这些大族世家面前膜拜?做梦!抹了一把冷汗。
14、(解释): 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15、商纣王进攻苏国得到美女“妲己”,妲己看到蚂蚁爬上铜火盆被烫死,就告诉商纣王,纣王命人做两根铜柱,把犯人绑在铜柱上,用火烧热铜柱叫“炮烙”。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后感慨地说老母鸡一旦打鸣,家境就要衰落了。
16、出自: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原文:
17、(用法): 作宾语、定语;比喻把虚幻误作真实
18、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样子,觉得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脸上的神色,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
19、过了几天,这个人要到地窖去储存物品。当他挖开地窖门,下到地窖里的时候,发现自家那把不见了好多天的斧头正躺在地上。
20、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掘于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其邻之子非变也,已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
21、列子.说符:“人有忘斧者,疑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22、出自: 鲁迅《准风月谈·前记》:“然而这么一来,却又使一些看文字不用视觉,专靠嗅觉的‘文学家’疑神疑鬼。”
23、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过些日子再看到邻居家的儿子,觉得他的一举一动、面目表情都不像偷斧头的人了。
24、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25、 还镶嵌着宝石和翡翠,看起来十分华贵。一个郑国的买主抱着珍珠匣子便以高价买下,打开匣子取出珍珠还给楚国商人。
26、找到斧子的第二天,他又碰见邻居家的儿子。再留心看看,就觉得那人走路的样子、面部的表情、说话的声音等,一举一动,完全不像是偷斧子的贼了。
27、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盗斧的贼;看那人的面部表情,像是盗斧的贼;再听那人的言谈说话,更像是盗斧的贼。他越看越像,就觉得那人无论干什么,都像盗斧的贼。
28、当地警方戴上有色眼镜看河南人,以“疑邻盗斧”的心态办案,助长了当地人对河南人的歧视,伤害大多数守法河南人的。
29、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30、胡乱猜忌、疑邻盗斧,只会让邻里之间隔阂日深,渐至反目成仇。
31、成见可以搅昏人的头脑,蒙蔽人的眼睛。一时把自己的主观臆想变成成见,就会离事实更远。因此,遇到问题时,我们只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客观事实做出判断,绝不能毫无根据地瞎猜一气。
32、(出处): 汉·应劭《风俗通义·世间多有见怪》:“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
33、人有亡鈇者,意者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34、(反义词): 处之泰然、安之若泰、谈笑自若
35、 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36、到了第二天,这个人再去看邻居的儿子的时候,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连笑的神态,一点儿也不像是偷斧头的样子了。
37、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
38、后来,这个人上山砍柴,斧子找到了。他才想起原来前几天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就把斧子失落在山谷里了。
39、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40、(成语解释)先入为主的观念,就如同戴着墨镜看东西一样,会使自己看到的事物蒙上一层阴影,以致影响我们的判断能力。
41、如果盲目怀疑,难免会犯“疑邻盗斧”的错误。
42、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他总是暗中观察那人的行为。从那人走路的样子来看,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而听了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因此,他深刻地觉得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像偷斧子的。
43、胡乱猜忌、疑邻盗斧,只会让邻里之间隔阂日深,渐至反目成仇。
44、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行动、颜色、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也。
45、之后他再留心察看邻居家儿子的行动时,看法就彻底改变了。不论是他走路的样子,还是他的脸色表情、他的言谈话语,都不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46、(近义词): 草木皆兵、疑神疑鬼、风声鹤唳
47、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48、从前有个乡下人,某一天,他丢了一把斧子。多疑的他怀疑斧子是被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
49、华春莹说,中国有个成语叫“疑邻盗斧”,讲的是一个人丢了一把斧子,怀疑是邻居偷了,怎么看邻居的一举一动都像是偷了斧子的。
50、有所尤:即被偏见所蒙蔽.尤,通“囿(yòu)”,局限。
51、 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
52、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6日表示,日方“疑邻盗斧”,应对其真实意图作出负责任的说明。
53、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观察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像偷斧子的。后来,丢斧子的人在山谷里挖地时,掘出了那把斧子,再留心察看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走路的样子,不像是偷斧子的;他的脸色表情,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他的言谈话语,更不像是偷斧子的了,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像偷斧子的了。变的不是邻居的儿子,而是自己的心态。变的原因也没有其他,是被偏见所蒙蔽。
54、一举一动,没有一样不像偷斧子的人。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土地时)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第二天又看见他邻居的儿子,就觉得他行为、表情、动作,都不像偷斧子的人。
55、 (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
56、警方如果以"疑邻盗斧"的心态办案,在偏见的误导下,会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
57、 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