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雪菲:这个问题我自己也不知道,因为没有怎么读过人间喜剧,只能提供一些背景知识了:
2、毁灭社会、败坏国家。金钱犹如无孔不入的黄色魔鬼渗入到全社会的各个角落,收买了当权者的人心,使大人物堕落为"衣冠禽兽"。金钱毒染了整个上层建筑包括文学、艺术的神圣殿堂。金钱成为国家政治权利的杠杆,无所不能的真正的主宰。代表作《幻灭》、《交际花盛衰记》。
3、 《人间喜剧》用“编年史的方式”,完整地反映了巴尔扎克的时代,描写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和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包括哪三部分)。
4、具有垄断时期金融寡头特征的新一代资产者形象。代表人物《纽沁根银行》中的纽沁根。剥削方式带有更大的冒险性和欺骗性,经营手段超越经营范围,向政权渗透;生活方式现代化,纸醉金迷,穷奢极欲。他展示了经济命脉的掌管者同国家政权的掌管者开始勾结的垄断资本已初露端倪。
5、值得注意的是,巴尔扎克认为基督教可以有效地引导和控制激情,“思想是善恶之本,只有宗教才能培植、驾驭、指导思想”,并且进而推出君主制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天主教和王权是一对孪生的原则”。这一宗教和政治立场也许会有助于我们对某些作品的理解。
6、第九卷人间喜剧·风俗研究·外省生活场景幻灭两个诗人外省大人物在巴黎发明家的苦难
7、第十六卷人间喜剧·风俗研究·政治生活场景恐怖时期的一段插曲一桩神秘案件阿尔西的议员泽·马尔卡斯
8、在很年轻的时候,他开始给许多女性接连写信,信中讲述了自己的抱负和性格。1825—1828年,巴尔扎克当过出版商、印刷工和字体设计者,企图发财。结果他破产了,欠债10万法郎,他整整花了十年时间还债。他一般是半夜12点开始工作,通常一口气工作16个小时。正如弗雷德里克·韦德莫尔所说:“巴尔扎克几乎没有时间享受生活:他总是在工作,总是负债,总是挥金如土。”这话是有道理的。在德·龚古尔的日记中,有一段关于巴尔扎克和赫特福德勋爵的精彩故事。赫特福德勋爵在巴黎度过了一生,由于他的爱好和胆量,英国才有了华莱士收藏馆。他想见巴尔扎克,于是就安排了一次会面;但就在最后一刻,这位小说家的一位朋友告诉赫特福德说巴尔扎克不能按时赴约,他因负债而有被捕之虞,而且可能会被关在克里奇,所以只敢晚上出门。
9、巴尔扎克有十七篇著名的中短篇小说。其中既有对吝啬鬼人木三分的刻画,也有对金钱拜物教酣畅淋漓的批判;既有惊心动魄的家族复仇的叙述,也有对情爱伦理的探究;既有对劳动者的赞美,也有对动物的讴歌
10、第四卷人间喜剧·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贝阿特丽克丝三十岁的女人
11、书评家在谈到《人间喜剧》时,无一例外地要引用马克思的这句名言:“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也算是把巴尔扎克塑造的一系列文学形象所反映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用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的语言做了高度的概括。
12、谁都不能指责巴尔扎克的半途而废。约二十年间九十多部作品的高产量,得益于他每日十八个小时的奋笔疾书,全凭咖啡来提神。
13、视野阔:这是一部睥睨千古、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它把1816-1848年王政复辟、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生活尽收笔底,无论是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还是金钱罪恶,都无所不包地囊括其中。
14、当时实证主义的影响也很大,巴尔扎克的作品国内归为现实主义,法国文学史一般更倾向于浪漫主义,原因之一就在于一方面,巴尔扎克体现出观察社会的意愿,但本身做的实际调查和资料搜集很少,不像福楼拜乃至后期左拉首先是档案员。从这点,巴尔扎克也很可能慢慢受到了实证主义的影响。
15、《人间喜剧》是2009年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巴尔扎克。他以毕生心血创作的由九十多部独立而又有所联系的小说组成的这部巨著。
16、那么,怎样才能写作出一部优秀的研究人类社会的风俗史呢?首先,它必须做到“全面”。在巴尔扎克看来,有不少作家都创作出了一两个典型人物,但他们所反映的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远远谈不上对社会的完整研究。在这点上,苏格兰作家司各特备受巴尔扎克推崇。其次,它应当能够自成体系,拥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司各特只写出了大量分散的作品,却没有想到将他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体系,使其既能够独当一面、反映时代风貌,结合起来又能构成一部完整的历史。
17、《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被称为三大主题。
18、“一大笔,”拉克鲁瓦回答说,“也许是四千法郎,也许是五千法郎,可能更多。”
19、第十二卷人间喜剧·风俗研究·巴黎生活场景烟花女荣辱记烟花女子动真情老叟情爱价几何蹉跎路通向何方伏脱冷最后显形
20、第二十二卷人间喜剧·哲理研究卡特琳娜·德·梅迪契长寿药水逐客还乡路易·朗贝尔塞拉菲塔
21、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成功地塑造出一系列取代贵族而入主社会的资产者形象,大致由三类人构成:
22、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绝大多数都属于“风俗研究”,也是巴尔扎克小说成就最高的部分。《驴皮记》属于“哲理研究”,以一块不断缩小的驴皮象征人的欲望无限。“分析研究”包括《婚姻生理学》《社会生活病理学》等不常见的作品。如果说“风俗研究”是舞台上正在上演的戏剧,那么“哲理研究”就是幕后机关,而“分析研究”就是剧本的作者和导演。
23、总而言之,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具有很强的艺术特色和哲学特征,这在彰显小说本身文学性的同时,还加深了其思想性和哲理性。丰满的人物形象、体察入微的细节、生动的写作手法,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活态的情节与场景,加深了其艺术特色;此外,具有“现实”立场的哲学观、金钱对人的异化,都是其哲学思考,让小说本身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总而言之,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并不是单一化的文学作品,而是集文学、哲学、美学、艺术等多重特征于一体的历史著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4、人类世界的成员千姿百态,正如动物界物种纷繁多样;人类世界有手工匠、银行家、军人和艺术家,正如动物界有狮子、老虎、白兔、斑马一样。因而,正如动物学家研究动物一样,作家也可以通过类似的视角和方法研究人类。
25、忘了第一本书的书名,但读过之后便被巴尔扎克迷住了,拼命地到处找巴尔扎克;恰逢粉碎四人帮,许多世界名著重见天日,又拼命地到处买巴尔扎克。于是,《高老头》、《贝姨》、《欧也妮·葛朗台》、《夏倍上校》、《幻灭》、《交际花盛衰记》、《邦斯舅舅》、《驴皮记》……能找到的买到的,都读了。
26、金钱调动起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卑劣情欲,人人都毫无例外地追逐金钱,它把一切统统淹没在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导致良心萎缩、野心滋长、道德堕落、人欲横流。代表作《高老头》、《贝姨》。
27、巴尔扎克和司汤达都是国内和法国划分不一样,我这两个人都没有好好读过,只能猜测了:第一点,巴尔扎克写的故事可能并不是那么地“真”,如此吝啬的吝啬鬼,实际上更像是典型人物而不是现实了;第二点,巴尔扎克有相对更加纯情的故事,比如《幽谷百合》,这种爱情书信集加confession的情节使人想到卢梭的《新爱洛伊斯》;第巴尔扎克一方面听了很多贵族情妇们讲的故事,不算瞎编,另一方面其实很多都是靠脑子想出来的,但是他的想象做到了和极其诡异的和现实的对应,包括对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的俗语的描写。我觉得如果读多一些巴尔扎克作品,应该总会发现各种不好归类的元素。
28、〔4〕彭冬林.巴尔扎克作品的象征美学向度(D).北京外国语大学,20
29、第十五卷人间喜剧·风俗研究·巴黎生活场景不自知的喜剧演员小市民现代史拾遗德·拉尚特里夫人初入教门
30、 巴尔扎克善于从经济角度写社会。(斯丹达尔善于从政治角度写社会。)
31、事实上,《人间喜剧》中出现的角色数量并未达到这个规模,但这也并未掩盖巴尔扎克在小说界绽放的熠熠光芒。
32、第六卷人间喜剧·风俗研究·外省生活场景欧也妮·葛朗台于絮尔·弥罗埃
33、▼在法国人的文学界定中,巴尔扎克为啥是浪漫主义?
34、更令人钦佩的是,为了能使小说具备连贯性,巴尔扎克反复修改了他早期作品中的人物姓名。
35、高老头的遭遇,揭示出巴黎上流社会以金钱为中心,无所谓亲情、爱情,人与人之间只剩下金钱关系,哪怕是父女。
36、作者简介巴尔扎克(1799-1850)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是一位具有浓厚浪漫情调的伟大作家,一边因奢华的生活而负债累累,一边以崇高深刻的思想创作出博大精深的文学巨著。他的生活趣事层出不穷,而作品更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在他逝世时,文学大师雨果曾站在法国巴黎的蒙蒙细雨中,面对成千上万哀悼者慷慨激昂地评价道:“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长期的辛劳严重损害了巴尔扎克的健康,刚过50岁,他就重病缠身了。
37、金钱成为夫妻结缘的唯一纽带。爱情、婚姻、家庭都是以金钱为轴心而展开的,金钱导演出一幕幕悲剧、喜剧、丑剧和闹剧。代表作《欧也妮·葛朗台》、《夏倍上校》。
38、他成功地展现了日常生活的戏剧性,展现了普通大众的激情。他的人物是受现代世界的动机驱使而行动的现代男女;跟大多数现实主义者一样,他有一个奇怪的特点,那就是对令人讨厌的可憎之人的塑造要比对善良的迷人之人的塑造成功。《人间喜剧》中的杰作也许可以包括:《驴皮记》、《图尔的本堂神甫》、《欧也妮·葛朗台》、《不为人知的杰作》、《高老头》、《乡村医生》、《贝姨》、《邦斯舅舅》。除了《人间喜剧》,巴尔扎克还用中世纪法语创作了《都兰趣话》,是对拉伯雷的精彩模仿。像司各特一样,巴尔扎克总是缺钱,这刺激他进行惊人的文学创作,但与司各特不同,他的窘境都是他自己造成的。父亲本想让他当一名律师,但21岁时巴尔扎克就宣布要以文学为职业,因此他父亲立刻不管他了,任他在巴黎的阁楼上饿得半死,希望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9、巴尔扎克不是民主主义者。他曾说:“在我看来,无产者是国家的未成年人,应该一直受监护。”
40、第一卷人间喜剧前言人间喜剧·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猫打球商店苏镇舞会钱袋莫黛斯特·米尼翁婚约
41、首先,环境决定性格:巴尔扎克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环境可以决定和改变人,他总是着重描写环境对人物性格形成的作用。作品开头往往是在大段精细而富有典型特征的环境描写之后,再列出人物与情节。他的环境描写包括时代背景、社会风貌、人物关系和日常生活的物质条件。不同的环境成为不同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的依据。其次,性格再现环境:巴尔扎克的人物,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是时代本质的艺术再现。那些充满贪婪、野心、拜金、兽性的人物,都是从时代的五脏六腑中孕育出来的,都是现实的嫡生子女,通过这些典型,再现出产生他们的环境即社会的本质。再次,惊人的情欲描写:巴尔扎克在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时,尤其善于突出"这一个",他让他的主人公被某种情欲甚至怪癖控制着,达到病态的、疯狂的、不可遏制的、叫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他们宁可不分昼夜地将自己焚烧在这种情欲的孽火中,死而无悔。比如高老头的爱女,葛朗台的爱钱,贝姨的妒忌,邦斯的古董癖,于勒的好色,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产生震撼人心的感情力量,反而达到比真人还真实的艺术效果。
42、巴尔扎克,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之他的鸿篇巨制《人间喜剧》深刻地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变迁,塑造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典型,成为人类的文化宝库。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以《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幻灭》等最为有名。他的中短篇小说也是其文学创作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有的如《戈布塞克》已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经典名篇。
43、丰富的人生经历让他有了自称为“社会的书记员”的底气,同时也使他的生活永远沉浸在忙碌的氛围中。
44、贪婪、狡猾、吝啬的葛朗台,金钱哲学就是他的人生信条。这一典型形象,甚至使之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之一。
45、巴尔扎克的父亲出生于法国西南部的一个农民家庭,是当地律师事务所的普通职员,在法兰西帝国和复辟的波旁王朝时期,他主要负责给军队提供物资补给。
46、▲根据巴尔扎克作品改编的电视剧《交际花盛衰记》(1975)海报
47、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的一切,却将人给控制住了。金钱成为了魔鬼,将人性异化,泯灭了人的良知,这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最显著特征。”由此可见,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批判的金钱至上观,其实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无情揭露,体现出很强的现实性。
48、不过,宏大的叙事规模弥补了不算精练的笔法,奥斯卡·王尔德就曾公开表示:“我们都知道,19世纪主要诞生在巴尔扎克笔下。”
49、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有96部小说,包含在总集《人间喜剧》。
50、他花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才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雪恩斯酒店》,然而他这十年来的花销,却让他在余生始终处于债台高筑的状态。
51、巴黎交际花埃丝黛,其悲剧性的结局,宣告了她的爱情,连同她本人,仅仅是社会(包括上流社会和黑社会)统治势力相互斗争所需要的工具。
52、思想家博兰斯曾说,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最高明之处就是它将金钱对人性的异化作为立足点,来反映资本主义人吃人的社会现实。显然博兰斯发现了这部作品的重要意义:“在巴尔扎克以前的时代,小说只会用爱情作为思想主题,但是在巴尔扎克的时代,金钱已经取代上帝,成为人们的信仰,所以他在小说里会告诉我们金钱才是推动整个社会运转的发条。这种写作观无疑是新奇和大胆的。在他的很多作品中,他不断列出主要人物的财产类别和数目,把金钱当做重点对象进行关照,这是一个新的写作发展趋向。”当然,金钱本身是无罪的,巴尔扎克只是在极力描写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是怎么样腐蚀人的心灵。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通过一个诉讼代理者这样揭露金钱对人的异化:“只看到了不断反复重演的卑鄙心理,没有什么能把他们的心灵洗净,这个事务所也是一个无法被清理干净的阴沟。我们亲眼目睹了一位父亲每年都给自己的两位女儿好几万法郎,他却没给自己留下什么,当他死在自己的阁楼,他的女儿们却视而不见。我们还看到为了争夺财产烧毁遗嘱的人、残忍剥削孩子们的母亲、偷窃妻子财物的丈夫和利用丈夫对她的爱情来杀死丈夫的女人。我看到的几乎说不完,法律根本没去惩罚他们。总而言之,即使是作家们杜撰出来的罪恶,如果与社会现实这些丑态相比,简直相差太远。巴黎让我觉得肮脏不堪。”
53、高度的典型性: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54、巴尔扎克最鲜明的创作主题,在于讲述社会的成功个体,以及金钱在塑造社会关系中所起的作用。
55、▲这幅插图描绘的是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场景,这部作品也是读者所公认的《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一篇小说
56、1921年版电影《欧也妮葛朗台(爱的力量)》剧照
57、巴尔扎克生活的年代正式法国最朝气蓬勃的时期,法国几乎就代表了欧洲的潮流。资产阶级制度极大的发展,社会处在激烈的变动时期。无论你是平民还是贵族都不自主的卷进了这股洪流当中。人间喜剧,莫不如说是人间写照。一部部作品仿佛是一面面镜子,把那个时代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相对富贵阶层刻画得淋漓尽致。我们可以看着它,感觉到讽刺、悲伤、同情、愤怒、无奈、滑稽等等元素,但终归是一部部悲剧。如何走出这个悲剧?过去贵族阶层必然没落,社会的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答案。
58、巴尔扎克于1850年去世,彼时他已完成了《人间喜剧》小说系列中的九十余部作品,但完结之日却依旧遥遥无期。
59、第十一卷人间喜剧·风俗研究·巴黎生活场景赛查·皮罗托盛衰记纽沁根银行卡迪央王妃的秘密法西诺·卡讷萨拉金皮埃尔·格拉苏
60、巴尔扎克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他出生于法国的杜威,他的父亲曾是法国大革命时代的政府公务员。在少年时期,巴尔扎克就开始喜欢阅读,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尤其是发源于法国的启蒙主义思想。之后,他开始学习法律,在律师事务所当过实习生,这种经历,让他目睹了很多案件中的资产阶级丑恶罪行。于是他愤然离职,选择用文笔揭露社会的黑暗面。纵观其一生,他一直笔耕不辍,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不断揭露当时法国资产主义社会中的尔虞我诈、官商勾结、纸醉金迷、民不聊生等丑恶内幕。从1829年发表第一部作品开始,到他1850年去世,他一共写了90多部著作,精心构造出了超过2000多个人物形象,几乎囊括了当时法国社会的所有人物身份:权利欲极重的官员、吝啬、奸诈的资本家、穷苦善良的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等等。法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曾这样评价这位文学前辈:“他的一生既短暂,也饱满,他的作品比他生活过的岁月还要多。”
61、巴尔扎克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环境可以决定和改变人,他总是着重描写环境对人物性格形成的作用。作品开头往往是在大段精细而富有典型特征的环境描写之后,再列出人物与情节。他的环境描写包括时代背景、社会风貌、人物关系和日常生活的物质条件。不同的环境成为不同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的依据。
62、作为艺术巨匠的巴尔扎克,在他描写人物的多方面成就中,通过一系列具体而典型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特点,这点则更可称道。这种对细节描写的逼真同样使人物更具真实感,更富感染力。
63、《人间喜剧》通过老一代的高布赛克、过渡时期的葛朗台和青春期的纽沁根这三代人追逐金钱的经营史,再现了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演进史,这也是资本主义由崛起到成熟,到统治全世界的发迹史。
64、从中我们发现问题很重要,但是解决问题才是根本目的。这就是对现今社会最大的借鉴意义。踏踏实实地去做,那么问题就会慢慢地解决。否则喊来喊去,终归是问题依然!
65、挖掘深:巴尔扎克以阶级斗争的观点深入探讨各阶级的动向,指出“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暴发户的进攻下最后被扫除”,深刻反映出时代的本质。它以经济决定一切的观点,研究金钱征服整个社会的历史进程,揭露本质,打中要害,非凡夫俗子,大儒文丐所能比拟。
66、巴尔扎克对社会百态的专注观察,以及创作细节的精雕细琢,使之成为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之一。
67、倘若不是经济拮据,需要通过写作谋生,巴尔扎克是否还会笔耕不辍?
68、文学史课上提到,巴尔扎克几乎穷尽了小说的可能。在他之后,小说家们若想出人头地,只好采取打倒巴尔扎克的方式,一切都同他对着干,比如:不写典型人物(如萨特及其后的新小说都使人物去性格化),不再描写生活场景细节,作品中人物与人物之间没有关联,等等,它们逐渐成为了二十世纪的写作模式,而巴尔扎克的写法已经成为了老古董。不过,在这个魔幻现实主义的时代,有些时候还是会设想,假如巴尔扎克在世,他笔下的我们的时代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69、巴尔扎克的笔锋是犀利的、无情的,他把金钱这只怪物对人的灵魂的扭曲和腐蚀,以及社会的不公而制造的愤懑、叛逆、畸形、变态等等丑恶现象,揭示得体无完肤。
70、〔5〕奠自佳.法国社会的风俗史人类艺术的纪念碑——谈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3,(12):29-
71、▲根据巴尔扎克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驴皮记》(2010)海报
72、“这项计划规模宏大,它包括了社会的历史、对社会的批评、对其弊端的分析,以及对社会的种种原则的探讨;我认为,这就使我有权利给它加上如今的题名,即《人间喜剧》(TheHumanComedy)。”有不少人猜测,这一命名源自《神曲》(TheDivineComedy),其中同样写尽世间万象。不过,有趣的是,与之后的现实主义不同,巴尔扎克笔下的世间百态并非源自亲身经历或资料搜集,而更多出于想象。也因此,波德莱尔评价他是“幻想现实主义”。
73、第十八卷人间喜剧·风俗研究·乡村生活场景农民乡村医生
74、正如恩格斯所说:“他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资产者发迹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成功地塑造出一系列取代贵族而入主社会的资产者形象,大致由三类人构成:
75、第十七卷人间喜剧·风俗研究·军旅生活场景舒昂d人沙漠里的爱情
76、奥诺雷·德·巴尔扎克英年早逝,享年五十一岁。虽未得高寿,但他用一生见证了时代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