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次,马谡的实际行为是如何辜负了诸葛亮的信任的。
2、这就说明诸葛亮这个仗如何打,至此还没有明确的部署。
3、总的来说,挥泪斩马谡这个典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杜撰,真相虽然只有一个但对于矛盾的历史记载我们只能推测各种可能性。
4、由于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节度,举动失宜,被张郃大败。
5、2马谡何许人也,他在街亭失守一站中又扮演着怎么样的角色呢?
6、1郭脩只是一介平民,要是想表忠心,完全可以,拒绝投降,或假意投降后,再找机会逃回魏国。(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视频)。
7、熟读兵法,长期追随诸葛亮左右的马谡,很可能误以为诸葛亮很快就会率领大军跟随上来。只要能坚守个十天半月,大军到达,也就啥问题没有。
8、没过多久,这位小伙非要送来一面锦旗,打算好好表示感谢一番,但最后被轩主婉拒了。
9、传记没有记载,诸葛亮的大军有任何行动,既没有说跟随马谡进军,也没有在马谡进军后出兵斜谷。
10、特别是《出师表》,陈寿居然做了全部的抄录,这在《三国志》中是不多见的事情。
11、诸葛亮这才放下心来,派遣赵云、邓芝作为疑兵从箕谷进军,自己以姜维做先锋,兵出斜谷,进军郿县。
12、郭循,字孝先,三国时期魏国西平人,原为曹魏官员,在姜维攻打西平时被俘,投降蜀汉,任左将军。延熙十六年春正月,于宴会上刺杀蜀汉大将军费祎。魏帝曹芳追封其为长乐乡侯,食邑千户,谥号威侯;子袭爵,加拜奉车都尉。可见这刺杀一事是早早就谋划好了的。
13、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三国志》
14、然而这起刺杀事件却是疑点重重,缺乏逻辑。首先正史记载中,关于郭循的名字就记载出了三个不同名字。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史学家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的时候,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裴松之认为:
15、从整个过程联系起来分析,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不能说对马谡一点情感都没有,更多的还是政治上的考虑。
16、 图片来源于网络
17、马良和诸葛亮的关系独特,马谡基本上就是诸葛亮的小兄弟。再加上马谡有独特的军事见解,才气过人,所以才会被诸葛亮看中。他自然而然就成为了诸葛先生的“一把手”。
18、这场挥泪斩马谡的大戏,很多研究的网友都称作计谋颇深,马谡在此之前是诸葛亮最心爱的弟子,诸葛亮对他的信任甚至超过了相伴他数十年的友人,诸葛亮更是将马谡当做自己的左膀右臂。但马谡最知名的缺点便是有勇无谋,说起勇气,他比那一位位大将还差一截,说起谋略,却因为没有实战经验,又比别人略逊一筹,但偏偏在诸葛亮面前,马谡是一位红人。
19、不管有没有军令状,打了败仗,总要承担责任,否则就没法管理部队。
20、或许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原因,《三国志》记载的比较详细。
21、诸葛亮为了蜀国早日实现统发动了对魏国的战争。诸葛亮任命马谡为前锋,镇守在街亭,诸葛亮临走前曾经再三嘱咐马谡:街亭位置十分重要,不可有任何闪失。并且让他要离山峰与水源近的地方驻扎,但是马谡却不以为然,把诸葛亮的告诫抛之脑后,狂妄自大、骄傲轻敌,擅自做主将军队布置在街亭山上。他的部下都劝他这样布置十分不合理。一旦魏军来攻,势必会掐断我们的水源与运粮食的道路,但是马谡却仍一意孤行。
22、第马谡立下了军令状,吃败仗,军法处置是死。
23、一方面,自然是因为马谡才气过人,诸葛亮认为“可堪大用”。
24、这个看似是马谡战术的错误,本质而言,是诸葛亮战略部署的错误。
25、刘备托孤重臣分别是诸葛亮,李严,两大阵营的矛盾实际上是不可调和的,这与两大阵营的政治策略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26、第诸葛亮没有多少兵力,十几万大军那是扯淡。
27、这一招是很成功的。一个主帅率领重兵对抗一支疑兵,显然削弱了曹军的防御能力。
28、只要后续大军能够跟进,那么进入曹魏的地盘,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由此可见,街亭的重要性是其他城池所不能比拟的。
29、明明是一场绝胜利十足的战役,马谡却私自决定将大军驻扎在山上,结果被张颌在山下围困,切断了粮食补给。马谡部队在战山上成了孤立无援的孤军,在张颌的乘胜攻击之下,蜀军由胜转败。
30、而处心积虑的最终目标就是费祎,那么,费祎和他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仇恨呢?
31、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的时候,不用久经沙场的老将魏延、吴懿,却领用马谡守街亭。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培养马谡。刚开始诸葛亮反复交代方略,只要马谡能够守住街亭就可以了,孤军深入,千里赴援的张郃部就会处境艰难。但谁曾想马谡好大喜功,违背诸葛亮的交代,被张郃打得大败,致使第一次北伐失败。
32、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派系斗争的表现,诸葛亮出祁山,李严担任粮草官。遇到雨天,粮草误期。李严还假传上谕让诸葛亮退兵。诸葛亮回到蜀中,便将李严贬为庶人。由此可见,益州帮是想方设法的组织荆州帮的北伐政策。
33、他说:“我现在才明白,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神奇的事物,我根本不知道。如果这次不是前往深圳旅游,遇到高人,我恐怕一辈子都没有出头的日子。”
34、诸葛亮痛心的是军纪不严明,执行命令不坚决,这是他最悔恨的地方。
35、其实,诸葛亮更多还是为以后政治上的考虑,演的是一出戏。
36、马谡本来是非常有才华的一个人。诸葛亮本来准备对其委以重任。
37、之后,吴小姐奉请回去一款“福慧双修”翡翠貔貅吊坠。
38、就算是到了清朝,最靠近我们的封建时代,其实也是这么个状况,文字狱的兴起,言论自由的限制,这像个依法治国的朝代吗?当然不像。
39、马谡在街亭打了败仗,按理说按照军法,不至于杀头。但是马谡糊涂,竟然逃跑了,躲藏多时才被抓回来。这样,诸葛亮就无法包庇他,只有把他斩首示众了。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