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释义)孔子说:“君子在饮食上不要求饱足,居住上不要求安逸,做事勤快,说话谨慎,主动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从而改正自己的不足方面,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2、解释: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这类的小人,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
3、 译文:药虽然是苦的,但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忠实的劝告往往都是不喜欢听的,但是却对行动有好处。
4、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宽容就是不计较,事情过了就算了。
5、(释义)孔子曰:“对于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而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从中深感快乐的人。”(孔子关于忍耐的名言)。
6、宽容就如同自由,只是一味乞求是得不到的,只有永远保持警惕,才能拥有。汪国真《宽容与刻薄》
7、宽容产生的道德上的震动比责罚产生的要强烈得多。——苏霍姆林斯基
8、从前,有个傻子,头上光秃秃的,没长头发,是个小秃子。有一天,有一个人拿了个梨敲他的光头,接连打了傻子好几下,傻子一动不动,头皮都被打伤了。
9、解释:政治主张不同,不互相探讨。这里讲的是一条结交的原则,以道同为原则,道不同,不相为谋。因为彼此政治主张不同,就无法互相探讨。交友也是一样,不同道的人难以相友。
10、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11、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北宋文学家苏轼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
13、世事复杂,对任何事都得多留几个心眼。凡事多问必多益,因为任何疑难问题都招架不住三个以上问号的敲打,只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问题的症结必定会水落石出。
14、 译文: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
15、学习并且不断温习,是件愉快的事情,有远方的朋友来做客,是件让人快乐的事,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呀!
16、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17、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8、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19、——马克吐温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
2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2、(endurehumiliation)忍受住耻辱
23、解释: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了解他的过去,还要观察他的现在,这样的话,对那个人的了解还会不全面吗?
24、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宪问》
25、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26、 译文: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27、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泰戈尔
28、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29、(释义)孔子说:“面对着合乎仁德的事,可以不必对老师讲谦让。”
3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3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后候有求学问的志向(懂礼仪,),三十岁能懂事明理, 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会迷惑;五十岁,知晓天命;六十岁,听别人说什么,就可以分辩真假,判断是非;到了七十岁,就可随心所欲,任何行为都不会越出规矩。”
32、子曰:“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宪问》
33、解释: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关于孔子关于反思的名言警句朝闻道,夕死可矣。解释: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34、解释:我愿老年人得到安逸,朋友们相互信任,少年人得到关怀。
35、我愿意在我最困难的地方锤炼我的信仰;因为相信那些寻常和可见的对象并非信仰,只是劝告。——布朗
36、宽容意味着尊重、理解、信任和沟通,但不是放任,不是纵容,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
37、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38、解释: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3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40、不要轻易对人多愁善感,就算你是真的多愁善感。别人可能不能理解你的多愁善感,也没这个义务和责任。这样的话,你想的发泄就变成了自取其辱和加深痛苦。
41、释义:在个人的名利或物质利益受到损害或由于个人利益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如果能大气大量的退让一步,则不仅不是懦弱,反而是一种大忍之心的体现。
42、信仰比知识更难动摇;热爱比尊重更难变易;仇恨比厌恶更加持久。——希特勒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