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离骚》中,屈原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身处污浊的社会环境中的压抑,只能委屈心志,把谴责和耻辱一并承担。
2、“ , ”写出了自己备尝艰难潦倒之苦,两鬓白发日多,悲愁难遣的状态。
3、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语见《荀子•劝学篇》,跬(kuǐ):古半步。无以:不能够。意思是,不坚持一步一步地前进,就不能走千里远;不汇聚涓涓细流,便不能形成大江大海。这两句话现在用来说明,学习必须点滴积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可好高骛远,半途而废。
4、(释义·懂文)根据文意,选出(乙)(丙)两文标题中“示”“谕”最恰当的义项。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6、白朴的《天净沙秋》,在曲中其实暗喻作者本人的句子是:一点飞鸿影下。
7、 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飞虫和米粒寄寓自己对人生短暂,个人渺小的感慨的名句是:
8、(1)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
9、译文: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10、《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是: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1、 《劝学》中点明有道德学问的人之所以超越一般人,取得成功,并非是他们和一般人不同,而是因为他们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 ”。
12、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情景交融,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4、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5、①《如梦令》中写景叙事,更点明下文关切发问的起因的诗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16、听见乐声优美动听,起伏多变,我们将其形容为“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篌引》李贺)
17、 《劝学》中用“ , ”两句阐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从反面论述了积累的必要性。
18、 《劝学》中用一系列比喻论述了学习重在积累,文中“ , ”两句就借“风雨”形象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19、 《诗经·氓》中一句“ , ”是女主人回忆当年恋爱时的情景,这与成语“青梅竹马”的意境相仿。
20、(5)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21、(2)韩愈在《师说》中借士大夫之口,说出他们耻学于师的原因,他们说,老师和弟子的年纪相近,学问修养相似,那么就“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2、(水滴能把石头穿透,并不是一天的时间,用来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23、(3)白居易《琵琶行》中,用“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两句,借鸟鸣和泉流的意象,通过比喻写出音乐时而流畅而凝滞的两种意境。
2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作者发现小石潭经过的句子: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5、(主旨):表达了作者不惜为国捐躯的崇高爱国精神。
26、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评价禽鸟之乐的句子是: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
27、《观沧海》《饮湖上初晴后雨》理解性默写强化卷
28、⑥《题都城南庄》中具体写出时间地点,表达此事令诗人深刻难忘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
29、(出自《春江花月夜》。这两句的意思是:江上涨起了春潮,水面与大海齐平,海面上,明月随着潮水的上涨,也同时升起。)
30、(3)单于(chán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31、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急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变得年老志衰,没有用处,(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32、曹操的《观沧海》,以夸张手法写日月,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宏伟的气魄和博大的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33、一曝十寒:原意是说,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34、 在《琵琶行》中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想到自己宦途所受的打击,以“ , ”两句话表现他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体现了全诗的主旨。
35、"想"是“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的痴心期盼;
36、(2)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37、(最先开放的红梅比较突出,用于比喻敢于创新进取的人,或者典型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