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莲说说课稿ppt
1、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习观。所以我的小结作业环节设计为:
2、想要获取更多面试信息吗?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我会采用谈话导入,我的导入语设计如下:
4、指名学生阅读全文,并翻译全文,概括文章大意。
5、下面我将说一下我教学的核心环节,也就是我的教学过程
6、(2)爱牡丹者众世人。因为牡丹艳丽妩媚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7、其实说起文言文是又爱又恨。不管从教的角度还是从学的角度都是这种感觉。
8、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9、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
10、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是这样的,文言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于学生理解文章有所不利,这些都需要教师加以适时引导。
11、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学法上:应注意多读及朗读的方法
12、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品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13、周敦颐的爱莲说,篇幅短小精湛,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洁身自好。是初中学的一篇文言文,一般这样的课文讲解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讲解作者,创作背景,疏通课文,一些个疑难问题,其实初中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课前预习,已经够解决字词句的解释。
14、教学难点:写牡丹、菊花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15、此时学生已经一个个瞪大眼睛了。我可以开始梳理文意了,呵呵。
16、我要练他们听课记录的水平。
17、莲,又名荷花,芙蓉,菡萏。她,美丽可目,清香可鼻,莲藕可食,莲子可药,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同学们,你能说出哪些含有“莲”的诗句吗?(大屏幕展示有关荷花的诗句)
18、这就把君子,隐士,众人进行了对比。
19、推敲关键文句,涵泳君子之德
20、“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很可爱,为什么作者独独喜爱莲花呢?你从文本中找到答案了吗?快速阅读,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二、爱莲说说课稿一等奖PPT
1、具体来说,开头三句,先总说人们对花的种种爱,以爱菊为正面映衬,爱牡丹为反面衬托。引出“予独爱莲”,点出所托之物——莲花。接着描述莲花的性状,写出它的可爱之处,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总括莲的品格。最后正面点明莲花的比喻意义,点明题旨。
2、我将设置小组讨论讨论下列问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很可爱,为什么作者独独喜爱莲花呢?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开头作者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
3、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4、三种花分别象征了什么?作者又对其持以一个怎样的态度?
5、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依据,首先我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爱莲说》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文章,作者用菊花、牡丹从正反两方面衬托莲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并借以自喻。本文写作的最大特点是托物言志,文虽短而意蕴无穷。
6、拓展延伸,发散思维(可省略)
7、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我会着重引导学生思考本课学习的象征意义和衬托的手法,通过小结,了解学生对于本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8、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花之隐逸者也)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不是)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
9、师:“中通”课下的解释是内部贯通,我认为“贯通”没有“通达”“豁达”解释好。通达也就是通情达理,通达的人内心包容,为人处事不偏激,但是呈现给别人的状态是正直的,这是我对“中通外直”的理解,这样的人当然可以称为君子。从第五句中的“香”,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
10、1〉出淤泥而不染2〉濯清涟而不妖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4〉花之君子者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11、周敦颐虽然写与五年后,但是思想早已经形成,所以后来王安石在面对狂风暴雨依然坚持变法,这里面可能就有周敦颐的鼓励。
12、师:你能用文中词句证明吗?
13、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
14、灵活处理文言,趣学君子之形
15、⒉将刚才的造句练习扩充为200字左右的小短文,写在练习本上。
16、想咨询各个教师考试课程?
17、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8、学生要知道《爱莲说》有多大影响,首先要明白,周敦颐有多大影响。
19、文言文首先是激趣,而激趣味最大的一点就是作者本身。所以我比较爱讲作者的故事。不过,讲是分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介绍作者时候会讲,第二个就是在讲解文意的时候随着段落补充。
20、生:周敦颐会看不起这种人。
三、爱莲说说课稿PPT
1、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和作者)
2、17379168385
3、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4、所以宋儒才那么刚猛嘛!这都要感谢周敦颐的开山之见。
5、另外我还喜欢一个小技巧,就是我让学生记笔记,随意记,我对笔记的看中比作业本都看重,
6、有意请在后台回复“付费群”了解详情。
7、下面我将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大声朗读课文,并提示他们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顺,读出节奏。在朗读结束后,找学生示范朗读,并集体纠错,如可爱者甚蕃(fán),学生容易读成可爱者甚蕃(fān)。接下来我会给学生播放一段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初步感悟课文的情感。
8、课件共40页尽量涵盖,字词,翻译,句子理解,写法等所有内容,可根据学清适当删减。
9、同学们,纵观历史,有不少文人墨客都将莲作为主要的描写对象,大家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关于莲花的诗句,嗯,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提到莲花必然要提及这首诗,写的格外精彩,嗯老师还听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杨万里的《小池》……同学们掌握的知识可真丰富,那今天呢,我们跟随周敦颐再来品一品莲花,来看看他又是如何写莲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爱莲说》。
10、就是说任他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所以,这就是莲花最终能够作为君子代表的最佳理由。
11、诵读训练,初步感知
12、大声朗读明确字音→仔细阅读理通文意→分析阅读体会形象→讲解阅读品味意境→背诵阅读加深理解
1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14、我们常说要走进文本,也要走出文本。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用“莲花”寄寓了自己的志趣,你喜欢什么植物?请谈谈你喜欢它的原因或者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实现感知向能力的迁移。
15、如果你再告诉他,其他几个人,包括朱熹,王阳明都是一脉相承的。换句话说。他是一个开宗立派的祖师爷。学生就很慎重了。
1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17、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学过他的《桃花源记》,了解了他是一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愿意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德高尚的人
18、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以“莲”自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19、同学们,当我们学习这两篇短文的时候,我们也许为作者高雅的情趣和坚贞的节操所感动。历史已发展到今天,时代已今非昔比,但世间污浊之气,腐朽之风也会传宗接代,仍有待我们去抵制,去清除。我们应当向古代贤者学习,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远离物欲的诱惑,做一个品格端正、志趣高尚的人。
20、主编:马琴何鑫李玲(执行)
四、爱莲说说课稿5分钟
1、(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翻译时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
2、最美女教师张莉丽是君子。她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救了学生,自己的双腿却被截肢了
3、(重磅)部编九年级上下册语文原创课件合集,速收藏!
4、好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大家应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爱莲花了吧请大家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5、师:那这个“说”是什么意思?
6、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7、爱莲说是一篇议论散文《爱莲说》北宋学者周敦颐作品,是一篇议论散文.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周敦颐与沈希颜、钱拓共游雩都(今江西省于都县)罗岩,有诗刻石.后来沈希颜在雩都善山与建濂溪阁,请周敦颐题词,周敦颐作〈爱莲说〉相赠,表明了他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赞赏.“说”是古代文体之
8、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9、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
10、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1、理解特殊表达,玩味君子之心
12、合作学习,重点感悟
13、教师重点讲学生难懂两个文言句式:
14、师(笑):我为什么只喜爱莲花呢?课下有解释,我们齐读课下注释6到课下注释
15、下面我来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抓住课文中的三个主体,并将它们的象征意义与作者的情感倾向体现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6、八下12《蒹葭》精品课件+视频资源
17、师:“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听出什么言外之意?
18、你也想逆袭成为别人眼中的强者吗?
19、师:聪明。喜欢莲花的,“同予者何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0、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五、爱莲说说课稿八分钟
1、“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的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周敦颐的这句话是对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的诠释,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这种操守,即使身处污浊的环境,依然能保持己身;无论风风雨雨,依然纯洁如初。
2、他们的理由是“作者就是按照这个顺序写的啊!”
3、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
4、(评点)教师和学生一起沉浸文字之中,朗读、想象、感悟作者含蓄精妙的表达。补充的资料恰到好处,丰富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师生的对话,是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适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主旨的理解推向深处;教师最后的解读尤为精彩,教师本身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再次得以印证。
5、生:有点遗憾或者可惜吧。
6、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生:四次。可爱、独爱、甚爱、独爱。
8、听录音朗读课文,教师做如下指导:
9、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7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0、这样的导入不但使学生了解了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还形成了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探究的欲望。
11、师:你读懂了周敦颐。一篇《爱莲说》,周敦颐用“独爱”来表明自己的追求;对于自己的追求,他敢于说“不”:“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不可亵玩”;至于别人的爱好,他温柔对待,只是以“宜乎众矣”来感慨一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我从周敦颐身上学到的君子之风。
12、小结:同学们,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来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花一样正直的人。
13、师:“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谁来代替周敦颐回答这个问题。
14、生:莲花“濯清涟而不妖”,你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你的身上具有不炫耀自己的君子品质。
15、“爱”的评价: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
16、用作陪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
17、通过这样一个问题链,和学生共同总结出:菊花象征着人间的隐逸者,作者对它持赞扬的态度,运用了正衬的写作手法;牡丹象征着人间的富贵者,作者对它持鄙弃的态度,运用的反衬的写作手法;莲花象征着人间的君子,作者对它持赞美的态度,并借以自喻。从而导出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重点,即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18、嗯,这位同学说“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下一位同学“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再下一位同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再下一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选两个即可)大家的课外积累真丰富啊!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与莲有关的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板书标题)
19、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君子、隐逸者、富贵者。
20、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基于此,我将展示莲花的,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而导入本课。通过这样的导入,引起学生对于文章的极大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