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为人堂堂正正,做事磊落光明。汇集四方英雄,师出有名,天下任我纵横。——佚名《天净沙六首·管仲图》
3、欲求贤才栋梁,天空陆地海洋。半世东奔西忙,今又远航,路遥山高水长。
4、扩展资料:《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白话译文如下: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5、(答案)(示例1)李白——一杯清酒,多少旷世之作由此诞生;一挥衣袖,多少风流雅事被你演绎;一曲高歌,多少文人雅士为你喝彩。你是诗仙,你是酒仙,你是浪漫、洒脱、无畏地立于唐诗之巅的李白!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的《无题》,本是两情相悦的情侣诉说相思的情诗,但这两句诗用来比喻老师的奉献,却又是何其恰当。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悔写春秋,这是老师一生的真实写照。
7、天公有泪满瑶池,化作飘飘万里雨。西江月风送金幡银练,云乘仙鹤神騋。
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认真审题,准确理解题目要求。这道题目要求学生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曹雪芹、鲁迅等名人中挑选一位,为他写一段颁奖词,在具体分析的时候,要突出所写人物的主要人生特点,揭示出其精神内涵,如写杜甫,可以突出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如写李白,可以突出其张狂肆意,狂放不羁的人生态度。注意所写的内容要完整,要符合所写人物的特质。语言要自然流畅、生动形象。
9、此外蒹葭作为思念之情,还用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意思指明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日夜思念的人,却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秋水蒹葭,就是从这四句诗而来。
10、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11、如果我们是船,那老师就是帆,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向前。
12、用满天彩霞谱写颂歌,用遍地鲜花编织诗篇,也表不尽我们对老师节日的祝贺!“桃李满天下”,是教师的荣耀。--值此日丽风清、秋实累累的园丁佳节,敬祝老师康乐如意,青春永葆!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
13、译文: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14、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16、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容颜不再。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17、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18、(2)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理解掌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题目考查角度,简明即用语简洁明白。贯是指上下文在语意上关系密切,相互呼应。得体是指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本题要求根据节目表,为连接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之后是舞蹈《友谊地久天长》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台词。两个节目都与友谊有关,可以以友谊作为主题展开,写作时尽可能的采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以增加文采,注意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前勾连即可。
19、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寄望后来者,成功报师尊。——佚名《冰心》
20、(20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请按情境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注意(1)(4)为必答题,(2)(3)小题任选一个。(6分)
21、小题2:本题考查仿写能力和拟写颁奖词的能力。颁奖词是对人物事迹和精神的高度概括,写作时首先应对写作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力求用最俭省的笔墨,勾勒人物的主要事迹,彰显人物精神,另外颁奖词的语言要求意蕴丰富,自然流畅,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22、《是谁》作者:映卿是谁,嘴里经常念念不忘几个调皮捣蛋鬼的名字是你吗,我的老师?是谁,眼镜快从鼻梁上滑落才不慌不忙地推上去继续批阅试卷是你吗,我的老师?是谁,看到自己的学生考出了满意的成绩就会微笑着竖起大拇指是你吗,我的老师?啊,是你,都是你!我敬爱的老师,你为我们默默奉献了那么多可我现在只能对您说教师节快乐。
2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____杜甫《春夜喜雨》
24、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25、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26、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佚名《七绝·师恩难忘》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