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着重从民间艺术方面做了些功课。从表现手法上来看,首先要确定一种风格,就是用什么样的画风来表现这个题材?它首先是一个非常传统、经典的神话故事,流传很广,基本上是家喻户晓。一提白娘子,大家都非常熟悉,这个绘本画出来,要跟别人有所区别,要有自己的想法或者表现,这是我首先遇到的问题。
2、哪一位皇帝不但自己几十年不近女色,而且还让汉族僧人吃素戒酒戒色?
3、为什么说没有周公中国文明将会是另一种精神状态?
4、我认为中国绘本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继承传统文化,这里边可挖掘保护的东西太多了。不是说传统的东西没人爱看,没人去画,没人去做,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我原来做编辑时也经常编一些古典题材的东西,传统的东西做到一定程度,就会感觉到其中程式化的东西比较多,如果你一成不变地去继承,就会觉得有点老气,也不符合现在孩子们的阅读习惯,一定要有现代感的东西进来,既要挖掘传统,也要糅进现代意识。就像(《白蛇:缘起》)这部电影,如果没有独创的元素进来,那么大家一开头就能知道后边的结尾。所以这里边要加进很多新手法、新观念,传统绘本的创作也是如此,一方面挖掘积淀下来的精华,另一方面迎合现在读者的阅读习惯,加进一些现代手法,这样才能有新的生命力。
5、《山乡巨变》封面,原著周立波,改编董子畏,绘画贺友直。(不落窠臼是什么意思)。
6、台湾绘本生态 chronicle转型之路
7、于大武和我第一次在日本合作做图话书是1990年前后,那是个中国还没有什么图话书的时代,这本书后来得了日本野间大奖。
8、今天日曝成语给大家讲解的成语是“不落窠臼”(bùluòkējiù)。
9、中秋夜,贾府在大观园中设团圆宴,众人散去后,林黛玉独自凭栏伤心流泪,史湘云来安慰她。两人转换话题,改对月吟诗联句,她们就大观园的建筑名称由来而发感慨,其中“凸碧山庄”与“凹晶溪馆”的取名不落窠臼。
10、胡适称王莽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社会主义者有何缘故?
11、新京报:最早看到白蛇传的故事是什么时候?在进行创作时,最喜欢里边的哪个人物?
12、(用法)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定语;用于文章或艺术(例句)这“凸”“凹”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不落窠臼。——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13、当然,我并不否认电影,因为电影本身的对象不一样,它的观众基本上是大人,是年轻人,不是孩子。我觉得电影切入的目标群体是当年看过白蛇传现在长大了的大人,它当然利用了一些新的手法,加入了一些新的创作,这些我都不否定,但作为外国人就完全不能理解这个故事,跟我们的书也不是一回事。你吃大餐和吃炸酱面不是一回事,没法比较,比不了。
14、我知道,对于我周围的很多同学,数学类课本的封面上都大大的印着“XXX:从入门到放弃”。这段时间和凯文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总是巴拉巴拉的说个不停,尝试跟他分享我每天学的知识。
15、一直以来,对于传统题材的再创作,总是让参与者们爱恨交织:一方面,传统母题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堪称超级大IP;另一方面,传统母题很难脱离原本故事创作的窠臼,颠覆受众群体的既往印象又风险极高,极易陷入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尴尬境地。
16、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7、[近义词]别具一格、别开生面、别具匠心、不落俗套
18、 (反义词)依样葫芦、千篇一律、如法炮制
19、[语法用法]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文章和艺术品
20、在我的印象里,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非常美。因为故事发生在西湖边上,我画的时候,特意强调了江南水镇的感觉。我对江浙一带水乡的印象特别深,这个故事既然发生在这里,流传这么广,我就要把这样一个经典地域的特点表现出来。
21、我看了《白蛇:缘起》这个电影,它等于说是一个衍生产品,利用原有的主人公,重新解构了一个故事,根据原作,把它发展成这样。但图话书不能这么做,还是要尊重原作。我们的初衷,就是给孩子们看流传千年的故事,不能在流传千年过后,在我的手下把它改得面目全非。在《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中,汤圆落在小蛇嘴里,这个情节不是创作,而是传统。白蛇传在各个朝代都有很多版本,我查了很多资料,里边有这个故事,我觉得这个情节特别容易让孩子进入故事,所以选择了这样一个进入点。
22、 造 句 颐和园的设计风格真是独具匠心,不落窠臼。
23、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四:“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24、我本身是个编辑,又在搞儿童读物、插画,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作品,这当中对我有很多的启示。作为编辑,各种风格、各种表现手法接触的都比较多一点,所以我想在这次创作中找到自己的形式。但你见的东西多了以后,容易有一种框框在里面。作为一个绘本作者来说,每次都要有一点冲突,用一种自己的视角来表现,否则就缺少创作这一绘本的意义了。这一次的创作,我主要是在高丽纸上用一种重彩的形式来表现,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糅进一些新东西,既要有传统的程式的东西,又得添加进一些新的迎合现在读者阅读的表现元素进来,比如采用比较浓重的色彩。
25、引人入胜的意思:是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26、 梵高在绘画艺术上不落窠臼的表现方式,是他能够成为历史著名画家的原因。
27、——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方世界的兴起》作者道格拉斯·诺斯
28、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29、我到了日本,从心情上来说,很希望祖国的孩子可以多读到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也想把中国好的东西介绍到国外去。当年日本人比较接受是中国古代的东西,对现代的都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我和于大武合作了不少图话书,比如说《哪咤闹海》,还有《西游记》三本,《三国演义》三本,都是我写文章,他画画,这些书在日本的评价都非常好。
30、从我的角度来说,对传统的东西追求肯定要更多一些,对现代的东西只能在我自己的理解基础上尽力去结合。而年轻的导演或者绘画作者他们的修养、眼界更宽,现代的东西就更多。每个人的理解和艺术道路不一样,对传统东西的吸收肯定有差异。在电影中,手法就非常多样,运用了声光电各种手段,非常丰富,不像绘本,基本上还是一个平面。影视可以给人的感官带来很丰富的感受,绘本就更加静一些。你看书的时候是在一种很静的情况下,用视觉阅读。
31、在这一经典民间故事母题之下,唐亚明和于大武精心制作了绘本《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当然,唐亚明更愿意称其为图话书。“因为一个汤圆,白娘子和儿时的许仙结缘,十多年后,美丽的白娘子与许仙在西湖相遇,两人结为夫妻,创办了药铺保和堂,生意兴隆。金山寺法海和尚的假药卖不出去,因嫉生恨,一次次地试图拆散许仙夫妻……”在唐亚明的笔下,他用为儿童所熟悉和喜爱的绘本语言,对这一民间传说进行了新编,整个故事紧凑有趣,又没有脱离传统框架,配合这一故事,于大武使用国画重彩技法精心打磨的图画也颇为传神,重新解构了他心目中的白蛇传说。
32、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赠送名家签名精美书签5张。
33、于大武:其实我一直在画传统题材的绘本,从《哪咤闹海》开始,我就和唐亚明合作,陆续画了《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作品。这一次画白蛇传,也是因为唐亚明。他当时提出了几个选题,我对白蛇比较感兴趣。从绘画的角度想,白娘子的白,让我觉得在绘画处理上非常有发挥的余地。
34、(解释):窠:鸟巢;臼:舂米的石器。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35、于大武:我要从绘本的角度来说。白蛇传是一个民间故事,它之所以在民间流传这么广泛,肯定有许多元素是老百姓非常认可的,怎么去挖掘这些东西,既让一般的读者接受,又非常有特点?
36、怪只怪我妈怀我的时候光顾着看张爱玲听谭咏麟去了,要是她老人家多做几道数学题,说不定我脑门就少点头发多点智商了。
37、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高超。只用于形容人工事物,不能用于天然景观。
38、造句:颐和园的设计风格真是独具匠心,不落窠臼。
39、唐亚明:千百年来中国人都觉得好的东西,一定有它的理由,这是很难否定的。比如我们觉得《白蛇传》《西游记》《红楼梦》是好故事,喜欢了上千年上百年,它就绝对有其根深蒂固的理由,不是用一两句话可以解释出来的,其中包括了中国文化和国人的文化心态,这种故事国人能够听得进去。现在很多人觉得外国的东西比中国好,其中确实有一些好的东西中国没有,比较新。但把这种老的东西,古典的东西,按照现在的手法重新做出来,对孩子其实挺好的。
40、这几个人物形象中,我最喜欢白娘子,绝对是白娘子。因为许仙还是有一些优柔寡断,有点被动,不是那么勇敢,真正勇敢的就是白娘子,当然小青也很不错。
41、猪脚得到异界的种植传承后,开始创建培育各种各样的植物,这些植物不仅帮主角赚到了钱还渐渐的开始改变了世界。绝对脑洞大开的好文,植物能带给世界带来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字数280万,已完本。
42、在吴可看来,学习写诗这件事情就好像是学习参禅一样,要有发自内心的独特领悟和见解,而不是在头上面再加一个头,反复用多余的比喻来显示自己的技巧。另一方面,每一个时代的诗人要有自己的特色,应该跳出杜甫这样的前代文人流传下来的各种老套路,让自己的男儿志气直冲天际。
43、于大武:一个故事本身,大家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认可,对于白娘子、许仙等人物的性格、形象也会基本固化,这个故事流传这么久,肯定有一部分已经固化的东西,你要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表现。白蛇这个造型,我糅合了明代木版插画陈老莲的那些东西,从古人那里挖掘,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塑造,包括小青和许仙,还有法海,基本都是在传统里进行创作。如果完全用现在的手法,这种题材的传统味道就出不来。但我们毕竟生活在现代,不可能完全回到古代去,那么只能用现代人的理解,然后从古人那里挖掘一些有用的东西结合一下。像贺友直先生画《山乡巨变》,也从古代插画中吸收了很多东西。
44、 示 例 这“凸”、“凹”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