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2、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3、 书是我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的兴趣喜好,读好书则是我做人的行动指南。读书,就是这么快乐的事情,让我不断地汲取知识,不断地获取财富,不断地完善自我,而我也在读书的历程中慢慢长大了。
4、孔子认为,要学习,首先应当提升自己的素养,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年轻的人,在父母身边要孝顺父母,离开家要敬重兄长,言语谨慎守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只有自身素养提高了,在学文化知识,这样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论语摘抄及感悟)。
5、很多人要开始读经典书目之前,总是过于在意什么版本。左选右选,问这问那,前疑后疑,犹豫上几个月,然后没兴趣读了。
6、孔子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叫颜回,孔子曾经夸奖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 读书需要一种心境,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读的。只有静下心来的时候,才适合阅读。心无旁骛,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书卷上,唯有此时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8、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0、孔子说:“有了智慧,快乐就会像流水一样持续不断,有了仁心,快乐就会像大山一样醇厚悠远。有了智慧,就可以做到在纷扰中怡然自得,有了仁心,就可以做到在宁静中恬淡享受。有了智慧,就能做到快乐恒久,有了仁心,就能做到寿命悠长。”
11、 悠闲读书,追求的是一种气质一种涵养。多读书,能使人精神焕发,随和幽默,充满自信,充满魅力。我们常说的儒雅风范,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作铺垫,其深厚的文化修养主要从长期不懈的读书学习而来。
12、(注释)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13、古人学习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
14、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怎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学习和思考,以至于连吃饭都经常忘了;总是处于快乐之中,以至于把一切忧虑都忘了,甚至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罢了。”
15、 这是说人与动物的区别。从语言上,人的语言的复杂性和抽象性登峰造极。动物语言,最多算信号。而人类高度抽象的思维工具,是符号。人类构建了符号系统。人通过符号理解世界,并借助符号改造世界。
16、言外之意:君子的态度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仪,他所学所讲的也就不靠谱了。做人处事以忠信为本。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他们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也。有了过错,就不要畏惧认错,并改正。论语经典语录摘抄及赏析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17、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
18、 就像人们算账一样,植物也有协调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例如早春植物,以及晚春植物。新一代的博物学,可以聚焦在一个很小的地方,用新的视角考量司空见惯的事物。
19、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20、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的。
21、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约束自己,也不能获得长久的快乐。仁者因为做到了“仁”,所以任何情境下都能安然自得;智者(有大智慧的人)因为做到了“仁”,所以可以给身心带来益处,任何情境下都能怡然自乐。
22、 (论语原文)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
23、又如:“天行渐,君子当自强不息”,“禹,吾无间然矣!……”这里可以看到孔子极为推崇大禹,挑不出他任何缺点,禹把黄河长江水利治好,把土地开发出来。中华民族奠定了农业社会的基础,发展成就了后来几千年农业国的民族精神,是从禹开始的。禹之所以在孔子的心目中是真君子,就在于他做到了“外王”,即君子要不断努力开拓,去建功立业,个人的存在要对社会有所贡献。
24、圣贤之道,知难行易。所以要努力学习,勤奋践行。
25、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看到别人的优点,就要向他学习;看到别人的缺点,就要引以为鉴,(如果自己也有类似的缺点),就要改正。(所以,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啊。)”
26、5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2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8、让我们再次回到我的座右铭上,它对我的影响非常大!自从我读了《论语》,知道了这句话,使用它当我的座右铭后,我就把这句话牢记在心,从而养成了良好的复习习惯,因此今年我的成绩有所提高。
29、《论语》,作为一部先圣的经典,带给后人的启迪和价值是说不尽的,而且越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孔子及其学说的魅力会越发真实地展示出来。论语读后感12论语中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知识时常去复习,不也很有乐趣吗?
30、孔子对三个弟子评价不同,在颜渊身上,他看到了“仁”;在子路身上,他看到了“勇”;在子贡身上,他看到了“智”。“人无完人,孰能无缺”,孔子是一个大圣人,他怎能不知道?可是,他看人,最先看到了他们的优点,而且在后面的言论中,他也充分地发挥每一个弟子的优点和长处,择其长处而用之。
31、言内之意:对待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为君上办事效力,能豁出性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32、吃饭点完餐等候时看几句,陪孩子写作业时读几页......那一段时间里,几乎拒绝一切社交,孤独在古典的文字里不亦乐乎着。读书从来不是一件热闹的事。
33、言内之意:弟子,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尊敬兄长,要行为谨慎、言语有信,博爱众人,亲近仁者,这些都做到还有余力的话,就去学习文化知识,并不断从中觉悟,圆满自己的德行。心
34、 控制未来让人愉悦,并不是因为控制未来能带来哪些影响,而是控制本身就让人愉悦。有研究表明,人一旦失去控制力,就会郁郁寡欢。
35、 (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36、《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古代大思想家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我觉得,孔子说的实在是太对了。记得那是二年级下学期的一次语文单元考试前,妈妈叫我认真地复习一下,我因为平时生字注音都全对,就骄傲地认为不需要再复习,结果第二天考试,我的一个生字注音就错了,被扣了2分,真是太可惜了。
37、《论语.先进十一》里,孔子回忆和评价他的弟子们,分了四类: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38、人大抵非为三种,一种是刚正不阿、不拘一格、气势如虹的一类人,他们大多锋芒毕露,有一说从道不从君。譬如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气概;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铁骨。
39、读了这本书以后,我不仅懂得了做人要有仁德,而且还要诚心地去孝敬父母。论语读后感12其实论语中的博大精深哪是我能看穿,猜得透的,这里就是我一点浅微的看法。另外我认为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孔子在《论语》中体现出来的封建、专制、等级、愚昧、努力的宿命论思想。
40、在做人方面,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就是说,我们在家要孝敬父母,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出门在外要言行谨慎、诚实可信,对人要有爱心,要亲近有道德的人,向有道德的人学习,这样,我们才会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爱心、守信用的人。
41、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42、 (论语原文)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43、《论语》是叙述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全书围绕着“仁”“义”讲述了其对学习方法和思想修养上的认识,我从中领悟到了许多东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全书中我印象颇深的其中一句,它给予了我学习上莫大的启发和帮助。大家都说,三年级到四年级的数学学习是一个大坎,在跨越它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如每当在课上遇到较难的知识点,跟不上老师的思维时,弄不懂时,我就会在课后认真把所学的知识不断温习巩固并细细咀嚼。经过这段时间的反复学习,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数学这门科目有了新的领悟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44、 宫老师碾转经历过三所乡镇中学,从只有纯粹生物学专业知识和懵懂的教育理念的幼稚状态下,开始了跌跌撞撞的摸索的学习和充实自己之路。90年代末,全区掀起了学说课的热潮,她手头上没有任何可借鉴的资料,通过上网搜索,将所有与初中生物学、甚至高中生物学有关的资料通通下载打印,订了厚厚的一大本,细细地揣摩每一节课的说课程序、教学方法、课后反思,并在旁边用红笔标注学习心得和收获,通过这种方式,她获得了大量的教育理念,并反馈于课堂教学。
45、 “那些至亲的人,他们不了解我,我也不了解他们。我们只是互相爱着,关心着。却无法走进对方的心,等他们其中有人病了死了,我也不过伤一伤心而已。还有故乡,它把我养大之后,我就飞了。等我再回来看它,我的故乡并不稀罕我的回来,我配不上它们,我已经是一个外乡人。老家是什么?你的出身、你的头发、你手心的纹路,这里面联系千丝万缕,你以为你逃得脱吗?”
46、 我曾经怀疑过,我是不是要一直做一个喜形于色,有一说一的人。
47、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工匠想要做事,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起来。居住在一个国家,要敬重那些大夫中的贤良的人,和当中仁德的人友好相处。”
4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相信大家都对这句话也是再熟悉不过了。这则语录的完整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它的意思是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必定会有一个人可以当我的老师。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优点,而对于他们的缺点,我们就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可以和另外一句语录一起理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我觉得这都是在教给我们怎样能更好地提高自身修养。
49、一个小群体里,一定有可以作为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50、其次,选拔官吏要以道德为标准,孔子认为,如果有道德的人的职位在没有道德的人的上面,那么人民就会信服;如果没有道德的人的职位反而在有道德的人的上面,则民不服。再次,他主张推行教化,反对统治者的杀戮政策,“子欲善而民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5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52、这是我在论语里面学到的知识那你呢!论语读后感12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用精短的语言告诉我们为人处世和终身学习的道理,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读了这部书,去感受里面无穷的智慧。
5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而又时常的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5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或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六一舞团组织表演活动,导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套表演服,我发现我的衣服上面有个黑色的污垢,看上去影响美观,我就想,何不趁没人注意的时候换一件好的过来?但转念一想,我自己不喜欢穿的,别人也不喜欢穿啊!我要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这就是将心比心。于是,我决定把这件衣服留下来自己穿。即使己所欲,亦勿施于人。这应该是我们终身奉行的做人的原则吧!
55、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每天要复习,回家写完作业后要复习老师上课讲的知识,巩固知识点,不会的问题及时要问老师,以前学过的知识也要复习,难的题要多做几遍。
56、 (古文今译)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57、(注释)患,担忧、害怕。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58、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59、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基本学懂《易经》(即《周易》),按照其中的道理待人处事,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60、 (译文)孔子说:“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你一旦这样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61、《论语》这本书,让我懂得的道理远不止这些……论语的读后感1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品读经典文学能让我们从前人的经验中得到许多知识和感悟,从而更好地修缮自我。近段时间我再次认真阅读了《论语》,又一次与孔夫子产生了跨越时空的思维碰撞。
62、我的收获:这一章讲的是有关“孝”的问题,孔子把“孝”具体化了。一个人当父亲死后很多年内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
63、贫穷的人羡慕富豪,因为他有让他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而富豪却羡慕那些平凡的人,因为他们很快活,不会整天杞人忧天地担心钱是否被用光、是否被偷走。
64、主持:某同学请教师父,温故的时候总能得到新的感悟,那这样的话一本书要读多少遍呢?感觉好像没有止境啊?
65、点评:为人处世,眼光要放长远一点,不能只看眼前,否则的话,就会被当前的问题所困扰。
66、 站在生物的角度看待人类:几乎无毛、什么都吃、喜欢交配。
67、这句话的意思是: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化解怨恨了。
68、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69、宽恕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宽恕,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非常沉重,我们的包袱也会变得越来越重,总有一天它会摧毁我们。
7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想必同学们都听过这句话,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要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从而有新的理解和新的体会,这样就可以把知识掌握得很牢固,就可以当别人的老师了。作为学生,我们更需要有温故而知新的精神,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学习起来就会更轻松地掌握新的知识。
71、《武》是周武王时代的乐曲,孔子不太喜欢那个年代。虽然周武王很伟大,但他一直在组织军队讨伐纣王,社会上兵荒马乱,屋子房子烧了,粮食没得吃了,亲人们也都失散了,天底下乱成一片。百姓们生活在不安全中。
72、现代人整天只知道拼命的赚钱,连父母都不管了。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你不尊敬老人,那你养的动物就和你养的老人没什么区别了。
73、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7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译文: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75、人生之道。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轨迹,却也成了后人的人生坐标和价值体系。它就像一面镜子,人们可以通过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轨迹。当然,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但如果我们能在二三十岁时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岁的境界,并在内心建立起明晰的人生价值体系,做到淡定从容,那这样的生命一定是有效率、有意义的生命。从《于丹〈论语〉心得》中,我读到了这份人生的价值体系。论语读后感9学习好需要养成三个好习惯——不懂就要问;勤奋;其次就是有一个能使自己努力,有带动性的座右铭。
76、诚信是树,需要施肥、剪枝、浇水、培土,直至长成正直挺拔枝繁叶茂的参天乔木,撑开如盖的大伞,给更多的人以阴凉;
77、例如学而篇(学习之道)是给我最大启发和教育的。
7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79、 每一个心理学的背后,都是经济学的思考,再背后是哲学。关于幸福的话题,就是这样一个大洋葱。
80、《每个孩子都应该做的101件事》推荐:1
8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82、很多人到了却开始迷茫,繁忙的工作让人透不过气来,家庭里外的琐事让人倍感窒息,疲于工作和家庭之罅隙,生活变得不再美好。
83、 (论语原文)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84、诚信是镜,照出灵魂的善恶美丑,值得我们精心擦拭保养,在污泥浊流前自警自励,不为所诱,守护灵魂,让她始终明亮光洁;
85、 立功立德立言的唯二(另一个是孔子)最为出众是立言,心学。成长历史,不中举不伤心,不中举特别悲伤才伤心;践行知行合对少数民族安抚。影响,正好是西方文艺复兴的时代,相比之下暗淡了。清朝认为心学不实用,不推崇,反倒是日本很粉,在民国又传了回来。如今互联网时代,因为孤独,又重视心学。
86、论语的好句子摘抄。论语是我国著作的经典,一直被人们所学习传颂。论语的.范围很广,涉及交友,礼仪等多方面的经验与知识。下面分享论语的好句子摘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论语的好句子摘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