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以,鲁肃建议孙权全力扶持刘备,将东吴所拥有的南郡地盘让给刘备,使其在荆州彻底站稳脚跟。这样一来可以为东吴培养一个强力的外援,二来更可以将曹操的注意力转移到日渐壮大的刘备身上,让刘备替东吴在荆州方向上直面曹军,缓解东吴的压力。
2、《江表传》:“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刘备借荆州的下一句)。
3、有鉴于此,孙权曾经借过小部分的南郡给刘备,使得其城池完整,但这背后另有目的:
4、刘备和孙权都是赤壁之战中的胜利者,作为孙刘联盟的双方,对无主之地荆州显然都拥有获取权。但战前双方并未就荆州归属问题有过协议,因此对荆州归属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双方在荆州问题上都有自己的优势。
5、在东汉末年,荆州不是一个城池,而是一个很大的地域概念,具体说就是东汉的13个州之一。下辖南阳郡(河南西南)、南郡(湖北西部)、江夏郡(湖北东部)、长沙郡(湖南东北)、桂阳郡(湖南东南)、武陵郡(湖南西北)、零陵郡(湖南西南)等7个郡,曹操南下荆州之前南阳郡被其占去大部,江夏郡被孙权占据一部,其余尽归刘表父子所有。
6、另外,东吴手中的大半个南郡,处在刘备(武陵郡)与曹操(襄阳郡)的势力之间,孤军深入,很难保证万无一失。既然如此,不如干脆做个人情,让给刘备算了。
7、本篇文章作为的最后一篇,简单地阐述了荆州作为刘备地盘的“合法性”,以及广泛流传的刘备“借荆州”是否确切属实。
8、油江口听起来总是一个小地方,不适合把荆州的治所放在这里,刘备便改油江口为公安,作为自己的大本营,此地即今湖北省公安县。但公安毕竟太小了,刘备想自己这个州牧手里至少也得有一个郡吧,他决定亲自去面见孙权,当面提出把南郡的其它地区也让给他。
9、赤壁之战后,刘备向孙权借土地,而周瑜死后,继位的鲁肃又是“联刘派”,他说服了孙权把南郡借给了刘备,鲁肃的策略是:这样孙刘两家可以共同抗曹,东吴能减缓战略压力。这个“借”其实不是借整个荆州,而是荆州的南郡。
10、刘备则占有零陵、武陵、桂阳全部,长沙、江夏及南郡的大部。由此可见,荆州绝大部分是由刘备占领的。这一点也不奇怪,赤壁战后,刘备支持刘琦为荆州牧,刘琦死后,刘备被众将推为荆州牧,他占有这些地方是很正常的。
11、这一方略的威力从曹操汉中和荆州两线就能看出来,汉中地区曹操折损了夏侯渊,荆州地区因为关羽的进攻,折损了于禁。
12、当孙权分地给刘备的消息传到曹操耳朵中时,他正在写字的笔都落在了地上。《三国志·周瑜传》载:
13、事情是这样的:公元208年,曹操在北方基本平定的情况下,准备率领大军南征刘表。同年刘表病故,曹操大军攻占新野,荆州新主刘琮投降。当时除了江夏还掌握在刘琦手中,荆州大部已经被曹操控制。
14、一句鲁肃劝孙权“借之”,即可看到东吴方对于这件事的看法。
15、作为一个历史典故,还演化成一句著名的歇后语,即“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以致家喻户晓。
16、为此,他不得不极力表示荆州原本是自己借给刘备的,以掩饰其袭杀关羽、主动毁约的劣迹。孙权虽然夺取了荆州,却也失去了消灭曹操的最好机会。因为我们不妨试想,如果没有吕蒙的白衣渡江,关羽是不是很有可能给曹操以更大的打击呢?
17、荆州的地域。按《后汉书》卷三十二所说,荆州包括湖北湖南两省及重庆市东部,河南省西南部以及江西省北部。全州分为七个郡。下面是各郡名称及大致所在位置:南阳(河南西南)、南郡(湖北西部)、江夏(湖北东部)、长沙(湖南东北)、桂阳(湖南东南)、武陵(湖南西北)、零陵(湖南西南)。
18、赤壁之战后,刘备曾面见孙权以求一方立足之地。此间,周瑜曾给孙权献策,打算把刘备“困”(软禁)在吴地,以美酒美女每日好生待之,使其丧失战力。周瑜这样做,无非也是看出刘备有“枭雄之姿”,另外也忌惮诸葛亮的智谋以及关、张之勇猛。
19、赤壁大战中曹军大败,随后孙刘联军乘胜而进,围攻南郡。曹操败走许昌,临走前留下曹仁、徐晃镇守南郡。周瑜率领联军与曹军在南郡进行了反复拉锯,最终在建安十四年(209年),曹仁因军粮耗尽,被迫放弃了包括江陵在内的南郡大部,撤回襄阳固守待援。于是孙权趁机接管了南郡,并以周瑜为南郡太守。由于襄阳本是南郡的一个县,但到此时已经无所隶属,曹操只好将其与周围若干县拿出来,成立了襄阳郡。
20、刘备立足于荆州后,表举刘表之子刘琦为荆州牧。这看似很顺理成章的事情,却能展现刘备情商之高。刘表去世,其子刘琦继位乃是正统,这样做不仅利于刘备在荆州发展羽翼,而且对于其扩张地盘起到促进作用。
21、黄忠虽被救,心中却是五味杂陈。他虽恨韩玄,但也觉得他罪不至死。长沙既破,刘备入城后听关羽言及黄忠乃忠义之士,便欲见黄忠,黄忠惭愧,闭门不见。于是刘备多次叩门拜访,终于感动了黄忠,于是投降刘备。
22、夺四郡这件事情,在《三国演义》中被大量改写,成为我们熟悉的“力夺四郡”。不过,这其中有许多桥段是虚构的。比如最著名的——关羽战长沙收降黄忠。《三国演义》中大写特写,实际上黄忠与关羽并未那样缠斗,而是顺理成章地降了刘备。
23、在此,“借荆州”显然不仅仅是图谋其一时一地,而是想用借当托词,实施其更具有雄韬大略、宏伟基业的举足轻重之计谋。
24、在社会心理学里有一个重要的心理效应——“登门槛效应”,也叫“得寸进尺效应”。
25、赤壁之战后,孙权立刻派周瑜进攻南郡,但遭到了曹仁的顽强抵抗。在此期间,刘备一方面派兵帮助孙权攻占了部分南郡,另一方面占领了处于政治真空的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四郡。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攻克南郡治所江陵,基本将曹操的势力赶出了荆州六郡。
26、三思而后行,不啻是谨慎处事、大胆创新的法宝。
27、虽然在名义上,刘表有权管辖荆州的全部七个郡,但前面说了,南阳郡被袁术占据,刘表奈何不得。到后来,南阳又先后被张绣、曹操攻取,一直不在刘表手中。所以实际上,刘表能够管到的地方,只有其余的六个郡。
28、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攻打荆州,刘表病死,刘琮投降曹操,刘备败走当阳,撤到江夏郡的夏口和刘表长子刘琦汇合,此时荆州大部归属曹操,只有江夏郡分别被曹操、刘备、孙权占领。
29、由于刘备久居荆州,和荆州人士关系不错,因此归附刘备的荆州人日益增多,公安一地已经难以容纳,所以刘备上表表奏刘琦为荆州刺史,率军夺取了江南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
30、曹操南征,刘琮等人一时害怕,就以荆州为资本,投降了曹操,一班文臣武将也都成为了曹操手下的人才,比如中了反间计而被杀的水军首领蔡冒等人。
31、这虽然只是一场并不美满的政治联姻,可是对于北方的曹操——了不得啊,孙刘这下更难啃了!
32、实际上,从正史记载来看,这其中并没有这许多曲折。韩玄也并未被魏延所杀,而是举城投降了刘备,自然黄忠也投了刘备。《演义》中,罗贯中老师编造了这样的情节,也是意在阐述黄忠的有情有义,不过很可惜这并不是史实。
33、在周瑜看来,如果割地给刘备,刘备必然如蛟龙得云雨,一定不是池中之物。周瑜的看法得到时任彭泽郡太守吕范的支持,他建议孙权趁机把刘备扣留,不要放他走(范密请留备)。
34、据《三国志·甘宁传》:宜先取黄祖。……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其实都是想要划江而治。
35、但有意思的是,《三国志》中每当孙权提及此事,都不说给,而是借:“(鲁肃)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三国志.吕蒙传》)因为孙权很清楚荆州对东吴的重要性,他不愿放弃对荆州的话语权,说成是借,就为自己日后插手荆州事务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36、刘备在荆州逐渐丰满了羽翼之后,便把目光瞄准了西面的益州。益州的主人刘璋,和刘备同宗。那么,刘备这样一个公认的仁义之君,将如何一步步夺取同宗室人的领地呢?请关注后文。
37、退一步讲,曹操是名义上还是大汉丞相,刘备是汉室宗亲,他们占据荆州都有道理可说,孙权不过一军阀,拿什么来“借”荆州?在大义上这也说不通。
38、刘表死前,曾调其长子刘琦镇守江夏,之后刘琦和刘备合兵一处共同抗曹,江夏成了刘备的落脚地。而荆南四郡,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个郡的太守分别是刘度、赵范、金旋、韩玄,他们名义上服从汉朝中央政府的领导,实际上处于割据自立的状态。
39、而正好孙权也担心打不赢刘备,于是双方达成协议: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三郡以东属于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于刘备,刘备和孙权各占三郡。
40、这一句“以备领荆州牧”只是出自《资治通鉴》,并不见于《三国志》。说明,这句话的真实性是有待考量的。
41、故事中的这三个人有两人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他们是徐庶字元直和刘备字玄德。有一人是《封神演义》(有的叫“封神榜”)中的人物,姜太公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
42、解释:刘备在起事之初曾向东吴暂借荆州立足,后来刘备羽毛丰满与魏,吴成鼎足之势,也终未归还荆州,事实上刘备借荆州是子虚乌有的事情。所以这个歇后语是用来比喻借故占用,拒不归还的人。
43、有曹仁坐镇江陵这一仗并不好打,孙刘联军前后攻了一年多。看到江陵城一时难以攻克,周瑜便指挥人马去占江陵上游的夷陵,即今湖北省宜昌市,在夷陵大破曹军,此战中年仅30岁的年轻将领吕蒙脱颖而出,被孙权任命为副军长(偏将)。
44、曹操进取汉中,刘备担心丢掉益州,派使者向孙权求和,孙权也担心自己难以打胜,于是两家重新划分了荆州,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三郡以东属于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于刘备,刘备和孙权各占三郡。这样,刘备不仅“还”掉了一郡,还让出了一郡,但实际上依然没有还出本来的南郡,与曹操争汉中,于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据有了汉中。于当年七月,自称汉中王。
45、注意,这个记录与《三国演义》完全相反:在《三国演义》里,刘备是一直拿刘琦当做长期“借”荆州的挡箭牌。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刘琦从来都不是刘备占据荆州的倚仗!
46、这种路线和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方略其实是一样的,虽然明面上说要攻打曹操,但未尝不可东取孙吴,最终划江而治。只不过碍于孙刘联盟,这种路线明白就好,不好说出来。
47、曹操由赤壁退到了南郡的郡治江陵,而不是向北方逃跑,说明他不想放弃荆州,但孙权、周瑜、刘备动作很快,迅速扩大战果,周瑜、刘备指挥孙刘联军追到江陵,孙权同时又走出一步好棋,于建安十三年(208年)12月亲自率队开辟了东线战场,出击曹军控制下的合肥。
48、无论是“同盟军”还是“战略伙伴”,在“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语境下,都不可一味信任、盲目乐观,自己不害人,未必就能换来别人不害你的结果;
49、至此,刘备与孙权的荆州问题暂告解决,尽管不算公平,但不管怎么说,双方的旧账确也一笔勾销,因而也就谈不上此后谁欠了谁的情,谁该还谁的债的问题了。
50、孙权即便有再多的不满又能怎么样?那个战争年代,谁有地盘谁就拥有战略的纵深,刘备好不容易连哄带骗得把长沙、武陵、桂阳、零陵这四个郡,还有江夏郡纳入了自己的口袋里,又怎么可能平白无故让给孙权呢?所以,赤壁之战以后,面对战利品的分配问题,孙刘两家结下了梁子。
51、东汉末年的荆州涵盖了如今湖北省、湖南省全境与河南省南部的广大地区,共分为七个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也是曹刘孙三方争夺的焦点。注:汉末荆州曾短暂设立过一些新郡,故有“荆州七郡”和“荆州八郡”两种说法。
52、从刘备的角度来看,他没有向孙权“借”荆州,荆州本来就是刘备等人拥有的地盘,此次不过是重新拿回罢了。
53、早在赤壁之战前,周瑜便向孙权阐述了自己的战略方针:攻取荆州,兼并益州,而后消灭盘踞汉中的张鲁,连结马超等陇西势力,一旦时机成熟,即从汉中、襄阳两个方向出师北伐,则天下可定。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周瑜的眼光,这个观点颇似一出东吴版的“隆中对”。
54、荆州一主要有七个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赤壁之战后,由魏、蜀、吴三家瓜分:曹操吃了败仗,还保有北面的南阳、襄阳两郡;孙权出力很大,但只得了南郡;刘备最多,本来拥有的江夏郡,以及向刘琦投降的荆州的江南四郡——长沙、、武陵、零陵、桂阳。 (“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
55、但孙吴方面肯定想强调荆州是“借”出去的,唯有如此后来袭杀关羽、重夺荆州才有了说辞,所以在一些史书里开始出现了“借”的说法,《三国志》是集采众多史书写成的,因而在荆州的“借”与“给”上出现了矛盾。
56、相反,刘备曾经投奔过刘表,为刘表守御疆土,名义上二者是兄弟,实际上双方为君臣。刘备的势力也是在这一时间得到了极大发展,形成了其称霸路上的班底,诸葛亮、马良等人都是在此时收于麾下。
57、不过,好景不长。正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没过多久孙、刘两家的矛盾便凸显出来。
58、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孙权得到半个江夏郡和半个南郡,刘备得到半个江夏郡和半个南郡、以及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
59、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刘备借荆州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登门槛”技术的精彩运用。
60、既然是荆州牧,那就得有像样的治所。但偏偏,荆州原本的治所——襄阳,在曹操手里牢牢捏着!而荆南四郡的位置,做治所又不太合适。
61、而周瑜一生也致力于达成这个计划,甚至在他死前不久,还专程去拜见孙权,请求由他和奋威将军孙瑜(孙权堂兄)一道,率军西征刘璋与张鲁,得到了孙权的首肯。但没想很快,此次西征因为周瑜之死而宣告流产。
62、说到这里你还认为刘备是“借”荆州吗?是有“借”无还吗?所谓的“借”只是孙权的谋,所谓“有借无还”只是孙权毁坏刘备形象的措施。刘备其实不欠孙权什么,要说欠,只能说刘备实力不足,不足以碾压孙权,面对江东的盛气凌人,刘备只能迫于无奈地忍。
63、刘备字玄德,因曾任豫州牧,所以,为避免直呼其名,不礼貌,也称之为刘豫州。刘备创业之初,兵少将寡,牺身之地缺乏,当时荆州新败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曹操败于孙刘联盟。曹败引军北还,孙刘开始争夺荆州地盘,但刘备势弱,为有立足之地,借东吴之势占有荆州。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物产丰阜,是战略重地,东吴势大于刘备,借势讨要。刘备为应对北方曹军,不好得罪东吴,釆用拖的办法应付东吴。所以有刘备借荆州一借不还的谚语。
64、我们由此可以认为,周瑜乃小气之人吗?并不可以。
65、又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一般给人的印象是,整个荆州都是刘备不劳而获,从孙权处“借”来的。
66、从国家战略角度发展,周瑜此举(欲扣押刘备)并非个人之恩怨,而是为国家长久考虑。此时的刘备,虽常战常败,但其枭雄之态尽现,让人不得不防。周瑜非常有战略眼光,但是此举被鲁肃所质疑并反对。
67、但孙权还不知足,认为,荆州居东吴的上游,刘备对东吴是一个大的威胁。如果把刘备的势力赶出荆州,那么东吴不仅巩固了长江中游,还能向巴蜀发展;然后以整个南方与曹操的北方对抗,进而统一中国。
68、面对颇具战略重要性的荆州,刘备向孙权借荆州无疑是“肉包子打狗”了。
69、此事首先要从荆州说起。荆州,是战国秦汉以来的国家行政区划之与豫州、青州、扬州、兖州、梁州、雍州、冀州、徐州合称为“九州”。三国时的荆州并非是指一座城,而是一个地区,由占武陵、零陵、桂阳、长沙、江夏、襄阳、南阳等几个郡组成,汉末三国时期荆州下辖郡数目曾发生多次变化,从七个到十二个不等,《三国演义》笼统称之为“荆襄九郡”。
70、后来,曹操重心偏向西北,东吴抽出手来,以“借荆州”之名向刘备讨要整个南郡和荆南4郡,讨要半个南郡要“还”整个南郡外加四郡,刘备当然不答应,孙权于是发兵攻打刘备、在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交还部分,即只将长沙、桂阳两郡当作南郡还给了孙权。
71、我们暂且不论荆州是否真的由刘备“借”来,反正得到荆州是一个妙棋,其后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好处。许多精通棋道的人都知道,常常一个妙,活了一盘棋。刘备的此举,无疑就是如此。
72、刘备借荆州,是三国历史中的著名事件。作为一个历史典故,还演化成一句著名的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