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2、摘出出自《〈论语〉十二章》中现在常用的成语。
3、选出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5、D.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
6、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孔子论语十二则)。
7、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吾日三省吾身 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9、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泛指多次。一说,实指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10、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1、(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12、回:即颜回(前521—前490),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13、《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4、子夏(前507—?):即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期晋国人,孔子的弟子。
15、 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6、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⑥逾(yú):越过,超过。 ⑦矩(jú):规矩,规范。
1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18、《论语十二章》主要涉及的方面为:《论语》中关于道德修养与学习态度及方法的内容。
19、这里的“知天命”不能等同于“宿命论”,应该理解为对社会、道德、人生等有了一定的体察和认识,能够自然地与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了。“从心所欲,不逾矩”,其实是指主观意识和社会规则达到了高度统不管怎么做都能与社会要求相契合了。
20、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21、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通假字,同“悦”,愉快。
22、孔子说:“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到头来等于白学;只知道思考却不去学习,则就变得有害了。”
23、C.下车引之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4、(1)作为主持人,你应该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现在就请你展示出来吧!
25、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没有收获,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疑惑。
2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27、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28、子曰:“不愤③不启,不悱④不发,举一隅⑤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9、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30、字词解释:贤:贤德、高尚 箪: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堪:能忍受 乐:乐趣
31、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32、这三则语录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3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4、(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w ww.xkbcom
35、切问而近思:恳切的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
36、初一|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知识点
37、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
38、第六则: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①。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②。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③。”
39、字词解释:时:按时说:通“悦”,愉快朋:志同道合的人愠:生气,发怒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40、 ▍声明:我们尊重原创,如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
41、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是基础。孔子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42、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43、直接谈论学习问题: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4、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45、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46、译文: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时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规矩。
47、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48、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49、子②曰:“学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⑥乎?”(《学而⑦》)
50、译文:孔子说:“知道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51、答案: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才德人吗?
5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53、(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疑惑
54、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55、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56、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57、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58、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59、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60、(2)不遵守规则、制度就办不好事。(办事要遵守规则、制度。)
61、设计意图:通过查找搜集,体会古代文化传统在今天的延续,积累词语。
62、《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三经。”
63、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4、大意: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