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5、《道德经》的语言非常讲究艺术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使词句准确、鲜明、生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
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道德经》(老子的金句)。
7、《世说新语》中有一则故事,曹操自封为魏王后,大权在握,权倾朝野。有一次,匈奴派使者拜见魏王,曹操很爱面子,他知道自己形貌丑陋,不足以威慑远方的国家,于是他找了一个叫崔琰的帅哥,让他穿上魏王的衣服,坐在魏王的位置上;曹操自己则穿上武士的衣服,假扮卫士,握刀站在崔琰旁边。
8、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老子的金句)。
9、而在垓下之战之前,刘邦做的是沉稳心机,项羽的性格自负高傲,脾气暴躁,没把刘邦放在眼里,即使垓下没死,他的输也只是时间问题。
10、书需要你慢慢去煮,才能挥发它那诱人的香味。
11、(案语):本条经典金句是老子给出的宇宙生成图景。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在《道德经·第四章》中,老子形容“道”“似万物之宗”。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1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出处I(道德经·第二章》(译文)生养了一切但不据为己有,做成了什么并不自恃有功,成就了事业并不居功自傲。就是因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名就不会消逝。
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经典语录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sha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4、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5、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6、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9、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20、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1、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2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收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译文)色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声使人听觉失灵,浓厚味道使人味觉不灵,骑马打猎使人心思放荡发狂,贵重的物品使人的行为不轨。
2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4、译文: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堆一堆泥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走出来的。
25、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6、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
27、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8、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29、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老子》
31、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32、感悟:事物达到最高的境界,其表现形式将归于自然。
3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3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35、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译文)道,看起来无所作为,却无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