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冬小雪,抓紧冬耕。结合复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层。压砂换土,冻死害虫。
2、翻译:谷雨节气这天下雨了,那在后面的雨水比较多,换句话说就是谷雨时节雨量比平时要多得多。(有关节气的谚语)。
3、D.春节前后少农活,莫忘鱼塘常巡逻——大寒
4、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立春阴,花倒春;
5、乌云飞上山,棕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6、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7、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8、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9、立夏刮北风,旱死青苗根。跟节气有关的谚语立春晴,雨水匀。
10、冬至:冬至严寒数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极参加夜技校,增产丰收靠科研。
11、天气清朗为“清”,万物欣欣向荣是“明”。清《帝京岁记胜》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这时,陕北气温已上升到8—10度,但是陕北北部还未进入“种瓜点豆”之时,真正的“种瓜点豆”时期进入谷雨或立夏期间,到地温很高时入种瓜豆,生长极快。不过在过去,旱田作物,如豌豆等,春分前就下种了,有“豌豆要收,冻土里抠”谚语。到清明节时,豆秧即可挂定上坟烧纸的残纸片。
12、十月日,生翅,贫弹查某领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阳下山快。懒女人工作不完。)
13、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14、边塞诗人有哪些?I 古代著名战役 I 七大洲概况 I 中国重要山脉考点 I 初唐四杰及其著作 I 八大经济指标 I 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I 高新科技常识18则 I 维持体重的好帮手 I 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及其作品汇总 I 建d100周年庆祝大会讲话考点 I 文艺复兴 I “七一勋章”获得者名单及事迹
15、“冬至”这一天开始就是数九的头一天,故说:“连冬数九。”冬至在每年阳历的12月22日前后,太阳的黄经为270度。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时间最短,冬至以后白天慢慢长起来,相对黑夜亦短起来,故有“过一冬长一针”和“一天长一线”的说法。
16、惊蛰节气,到了阳历三月中旬,陕北大都气温平均回升到4—5度,正是冬眠动物和各种昆虫在“春雷乍响,惊醒昆虫”之时,开始活动,进食。新的一年开始。
17、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18、进入小暑,即要数伏了。数伏时期,天气炎热,土壤中的水份很快被蒸发。所以为了防止干旱,保持水份,锄地应及早动手。在极为炎热的天气里,土壤中的水份顺着土壤毛细管被蒸发,锄地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不致水份蒸发掉,起到保墒作用,所以谚语强调锄地越早越好。
19、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20、落霜有日照,乌寒著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21、(1)正月: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22、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民间谚语》
23、送月雨,後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24、送月雨,後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25、(3)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26、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27、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28、冰雹打麦不要怕,一棵麦子扩俩杈;加肥加水勤松土,十八天上就赶母。
29、 冬在头,冷在节气前;冬在中,冷在节气中;冬在尾,冷在节气尾。
30、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31、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32、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33、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34、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35、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36、10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37、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38、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