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6年,中篇小说《神鞭》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同年,凭借中篇小说《感谢生活》获1985年度中篇小说选刊奖,并获天津市鲁迅文艺奖;同年,发表中篇小说《三寸金莲》。
2、2019年4月,凭借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获2019花地文学榜年度长篇小说奖。2020年5月,被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聘任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
3、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现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等职。他是“伤痕文学”代表作家,其“文化反思小说”在当今文坛影响深远。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二百余种。代表作有《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一百个人的十年》《俗世奇人》《单筒望远镜》《艺术家们》等。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韩、越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五十余种。多次在国内外获奖。他倡导与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传统村落保护等文化行为对当代人文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4、寥廓的人生有如茫茫的大漠,没有道路,更无向导,只在心里装着一个美好、遥远却看不见的目标。怎么走?不知道。在这漫长又艰辛的跋涉中,有时会由于不辨方位而困惑;有时会由于孤单而犹豫不前;有时自信心填满胸膛,气壮如牛;有时用拳头狠凿自己空空的脑袋。无论兴奋、自足、骄傲,还是灰心、自卑、后悔,一概都曾占据心头。情绪仿佛气候,时暖时寒;心境好像天空,时明时暗。这是信念与意志中薄弱的部分搏斗。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在克服外界困难的同时,又在克服自我的障碍,才能向前跨出去。社会的前途大家共同奋斗,个人的道路还得自己一点点开拓。一边开拓,一边行走,至死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真正的人都是用自己的事业来追求人生价值的。作家还要直接去探索这价值的含义。 (冯骥才简介)。
5、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作)、《神灯》;
6、如果作家把自己化为作品,作品上的署名,便像身上的肚脐儿那样,可有可无,完全没用,只不过在习惯中,没有这姓名不算一个齐全的整体罢了——这是句笑话。我是说,作家不需要在文学之外再享有什么了。这便是我心中的文学!
7、“________________”,机器说道。
8、 不管小说有多深刻的思想内涵,人物都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社会与人生问题的答案。否则人物就会干瘪、概念、非生命。小说家不同于思想家,他们的理性也充满着鲜活的感性与悟性,甚至化作形象。他们的人物是从生活与人性深邃的肌理中有血有肉地虚构出来的。如果这些人物是活生生的,就一定带着人性的弱点、文化的局限、性格的缺欠。而生活本身又是强势的,无坚不摧,再自信的人也要被它捉弄,也会在关键时刻陷入无奈。生活还充满偶然,谁知道自己会在哪里出错,甚至站到了原本的自己的对面。于是,每一个人都有认识价值。
9、2010年(68岁)2月、4月分别赴曲阳、保定等地考察,出席清明文化论坛。为玉树捐款十万元。5月赴安徽考察并演讲。6月在天津天后宫举行“民间保护天津皇会基金启动仪式”。10月在冯研院举办第二届北洋文化节。12月月底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
10、唐先生坐在那张高背的皮椅子上,抽着烟斗。他显得疲惫不堪,软弱无力,身子坐得那么低,好像要陷进椅子里似的。那样子,仿佛一连干了三天三夜的重活,撑不住了,瘫在了这儿。
11、第⑤段中画线部分“文明的转型”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2分)
12、 冯骥才,男,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初为画家,“文革”后登上文坛,以小说、散文和随笔见长。代表作有《俗世奇人》《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一百个人的十年》等。作品版本甚多,有英、法、德、俄、意、日、西等十余种文字译本。上世纪末,发起规模浩大的文化遗产与古村落抢救,影响深广。
13、往往我给一个人物设计出几种结局。小说中人物的结局才是人物的完成。当然我不知道这些人物在原书中的结局是什么,我就把自己这些续篇分别讲给不同朋友听。凡是某一种结局感动了朋友,我就认定原作一定是这样,好像我这才是真本,听故事的朋友们自然也就深信不疑。
14、答案: (2分)(1)叠(2)镶嵌(3分)人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境遇,但可以选择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意思对即可)(3分)(1)日历让作者感受到明天的希望;(2)日历让作者思考如何珍惜时间;(3)日历让作者感知到生命的意义。(意思对即可)(6分)(1)作者认为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是黯淡无光的,但是记忆却能使我们从黯淡无光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因为记忆排斥平庸,使人变得独特。(2)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记忆是留在日历上的,但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认真地书写每一天的日历,使自己的人生(日历)丰富、充实。因此,作者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着重谈记忆。(意思对即可)(6分)(1)取材方面:文章取材于人们生活中“用日历”这样熟悉的小事,却从中揭示出生命的意义,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2)语言方面:①寓丰富的感情于平实的语言中。本文的语言是平实的,却蕴含着作者对日历、对生命的真挚感情,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而有意味。②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意思对即可)
15、冯骥才并不是一个只知坐而论道的文化人,面对中国每天都在消失的古村落,2004年,他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民间文化基金会。十年来,他一个接着一个古村跑,一场接着一场“硬仗”打。
16、1967年(25岁)文革期间因家庭因素受到严重冲击,做过业务推销员、塑料印刷工等。(冯骥才简介)。
17、文章以“日历”为题,后半部门为什么着重写“记忆”?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6分)
18、“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3分)
19、 人物通过自己的音容笑貌、言谈话语、喜怒哀乐、举手投足、自行其是,说出自己“这一个”独有的性格人物。
20、在那无书的日子里,我是被迫却又心甘情愿地走到这条道路上去的,这便是写书。
21、B.“老范,老范,快请进,请进……好,好,就放在地上吧!”在画家得意时,画家老唐并不喜欢老范,但是在他失意以后,名人们都不理他了,就开始喜欢老范了。
22、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胚胎、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这个丰富、多磨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城市肌体里。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承载这些记忆的既有物质的遗产,也有口头非物质的遗产。城市最大的物质性的遗产是一座座建筑物,还有成片的历史街区、遗址、老街、老字号、名人故居等等。地名也是一种遗产。它们纵向地记忆着城市的史脉与传衍,横向地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与身份。我们总说要打造城市的“名片”,其实最响亮和夺目的“名片”就是城市历史人文的特征。
23、2000年,创作并出版小说集《俗世奇人》、文化纪实《抢救老街》、文化批评《手下留情》、通俗文化史《敦煌痛史》。
24、2002年(60岁)3月、4月、9月分别在宁波、天津、石家庄举办“甲子画展”;并在济南举办“冯骥才甲子艺术研讨会”。5月率团访问俄罗斯。10月带领专家小组山西榆次古村落和祁县剪纸,编写《普查手册》。12月当选中国民主促进会第九届中央副主席。
25、冯骥才先生是有文化眼光的,其作品以小品文居多,更是充斥着浓郁的文化特色,这种文化造诣是在字里行间,用平常直白的文字透露出来的,而不是像某些作家一样用一堆大众不认识的辞藻,显示自己的牛气。他的写作特点是: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回味。
26、1942年2月9日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
27、(1)一dié()(2)xiāngqiàn()()
28、1985年(43岁)8-12月应邀赴美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并出任《文学自由谈》主编。
29、(4)本文写了雕花烟斗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8分)
30、1983年,凭借中篇小说《雾中人》获得天津市优秀作品奖。
31、我们似乎只消把耳闻目见如实说出,就比最富有想象力的古代作家虚构出来的还要动人心魄。而首先,我获得的是庄严的社会责任感,并发现我所能用以尽责的是纸和笔。我把这责任注入笔管和胶囊里,笔的分量就重了;如果我再把这笔管里的一切倾泻在纸上——那就是我希望的、我追求的、我心中的文学。
32、其中《刘章诗选》《望海潮、端阳诗会》最为有名;词作《望海潮、端阳诗会》获河北省第三届振兴奖,《刘章诗选》获得第四届文艺振兴奖。在海内外有影响,其名被《世界华人文化名人传》和多部词典作为词条收录。
33、2014年1月,任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2015年10月,举办“十年磨一剑”建院十周年系列文化艺术活动 。2016年1月,获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优秀作家贡献奖;6月,获选为中国民协名誉主席;
34、1989年,凭借散文集《珍珠鸟》获全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
35、④工业技术是通过档案资料保存下来的,手工智能都是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短短的口诀里。工业技术是物质性的,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从文明的传承看,这种手工的文明是记忆性的,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36、②在遥远的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在相互隔绝的状态中生活。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每一种手工制品都是那里的特产。手成了心灵最灵便的工具。故而,愈是文明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双手就是愈聪明;同时,不同民族的双手又具有自奇特的本领和气质。
37、然而,超过别人不易,超过自己更难。一个作家凭仗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感受、发现以及美学见解,可以超过别人,这超过实际上也是一种区别。但他一旦亮出自己的面貌,若要再来区别自己,换上一副嘴脸,就难上加难。因此,大多数作家的成名作,便是他创作的峰巅,如果要超越这峰巅,就像使自己站在自己肩膀上一样。有人设法变幻艺术形式,有人忙于充填生活内容。但是单靠艺术翻新,最后只能使作品变成轻飘飘又炫目的躯壳;急于从生活中捧取产儿,又非今夕明朝就能获得。艺术是个斜坡,中间站不住,不是爬上去就是滑下来。每个作家都要经历创作的苦闷期。有的从苦闷中走出来,有的在苦闷中垮下去。任何事物都有局限,局限之外是极限,人力只能达到极限。反正迟早有一天,我必定会黔驴技穷,蚕老烛尽,只好自己模仿自己,读者就会对我大叫一声:“老冯,你到此为止啦!”就像俄罗斯那句谚语:老狗玩不了新花样!文坛的更迭就像大自然的淘汰一样无情,于是我整个身躯便划出一条不大美妙的抛物线,给文坛抛出来。这并没关系,只要我曾在那里边留下一点点什么,就知足了。
38、来人把花儿放在地上,直起腰。他看了不由得一怔,来人竟不是老范。他不认得。是一个中等个子的青年人,穿件黑布夹祅,装束和气质都像个农民。手挺大,宽下巴,一双吊着的小眼睛,皮肤黑而粗糙;鞋帮上沾着黄土。
39、2008年1月31日,小说《楼顶上的歌手》在《收获》刊出;6月,完成和向云驹合作的《羌族文化学生读本》。
40、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四川省乐山县(今四川省乐山市境)客家人。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同时,还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
41、“老范,老范,快请进,请进……好,好,就放在地上吧!这花儿开得多好!好大的一盆,重极了吧!”
42、1993年(51岁)3月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温情的迷茫——冯骥才绘画小品展”。9月赴日考察。
43、C.“直到现在,唐先生的耳边还常常响着那傻里傻气的‘美,美呀!’的苍哑的赞叹声”,写出了画家到最后才明白,真正理解他、懂他的,是这个真正追求艺术的老花农。
44、思想与生活,犹如托尔斯泰所说的从山坡上疾驰而下的马车,说不清是马拉着车,还是车推着马。作家需要伸出所有探索的触角和感受的触须,永远探入生活深处,与同时代的人一同苦苦思求通往理想中幸福的明天之路。如果不这样做,高尚的文学就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