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当端午,用盐佐食梅子,饮酒欢乐,木槿茂盛,芦苇发出清香,心情愉快的唐明皇祝愿天下安康长寿,以显示皇恩浩荡。(描写端午节的诗句彩线轻缠红玉臂)。
2、 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3、《浣溪沙·端午》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主要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下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全词采用对偶句式,从中能依稀看到一直尽职尽忠地陪伴在词人左右的侍妾朝云的影子。(描写端午节的诗句彩线轻缠红玉臂)。
4、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5、骚人洒墨香浓。幽情要眇,雅调惺松。——出于:赵以夫《芰荷香》
6、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7、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8、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端午三首》
9、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宋·李石《长相思重午》
10、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11、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忄欠微暑。——出于:范成大《如梦令》
12、离家已经整整三十五个年头,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
13、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4、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15、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6、据东汉时期蔡邕《琴操》中记载,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但是介子推和端午节的联系在世人眼中越来越淡,现在主要以屈原为主。
17、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18、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