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恭”和“宽”,是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信”和“敏”是教我们怎样做事的,“惠”是教我们怎样做官的。做人、做事、做官,这就是我们现代人一生中基本上要做的内容,所以中国儒家的仁爱思想,他跟我们今天每一个人生命中的理想都会相关,他让我们有具体做事的方法,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的角色。
2、对《论语》的情感,一向是“敬”而不“畏”,对《论语》的感觉,从来是朴素而温暖。
3、如果按于丹的讲法,那曾皙憧憬的纯粹是游游逛逛的闲适生活,“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孔老夫子怎能赞同他?
4、 由此,我又想到“厚德健行”正是浙江工业大学的校训。有幸成为工大学子,我们在大学四年应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努力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正人君子。君子之道,首在立志。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于丹教授学问固然不用怀疑,但好奢侈之风,志在何处便不得而知了。子曰:“以约之失者鲜矣。”君子如果能够约束自己,就能少犯错误,培养温良恭俭让的美德。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又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我们都要坚持学习,自我反省,检查得失,及时修正错误言行,使自己的品德日臻完美,止于至善。
5、这样的君子标准做来很难,也非一日可就,历史上可称上君子、圣贤之人也是经过千锤百炼。孔子的生平就颇为坎坷,尤其到他晚年后,欲使鲁国强盛却因国君的沉湎享乐而失望离去,自此开始周游列国游说当权者,传播自己的思想,历经十四年却终不见用,六十八岁时返回鲁国后将精力转移到了教育之上,七十三时逝世。
6、于丹举了一个GHP(国民幸福指数)的例子,中国的GHP指数从20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末经历的是一个凸形曲线,至2015年中国的GHP指数排在世界48位,说明经济增长并不代表国民幸福感就增强。这是全世界面临的普遍问题,在相当重视GHP的不丹,其总理也表示过自己的忧虑:“我们都是有限而且脆弱的血肉之躯,究竟能把多少‘东西’——快餐,电视广告,豪华轿车,新奇玩意和时装——塞进自己的身体却又不致打乱心灵的平静呢?”
7、 于丹说,《论语》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君子。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呢?“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与内心。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修缮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司马牛曾经问过孔夫子,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称为君子呢?孔子仅用了四个字回答:“不忧不惧”。司马牛又问:“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君子吗?”他可能觉得这个标准太低了。孔子说:“反躬自省,无所愧疚,当然没有什么可忧可惧的。”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讨论过君子的问题,他说:“君子道者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一上来很谦虚,说“不忧”、“不惑”、“不惧”这三点自己做不到。什么叫“仁者不忧”?就是说,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了无愧疚,尽心尽责。什么叫“知(智)者不惑”?“惑”字上面是“或”,下面是“心”,“或心”代表着“心神不定”。在当今社会,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是一个繁荣时代带给我们的迷惑。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当我们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知者不惑”。什么叫“勇者不惧”?俗话说“两强相遇勇者胜”,也就是说,当你的内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就有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一个真君子做到了内心的仁、知、勇,从而就少了忧、惑、惧。孔子说这三条我做不到。子贡说“夫子自道也”,您说的不就是您自己嘛!大家看,孔子告诉我们的做人标准,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苛责”内心。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我们今天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很多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立场上想问题。一个人内心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减少了对外界的抱怨和指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在孔子看来,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因为只有你的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于丹教授讲论语)。
8、那这些你我多少都经历过的彷徨和扰乱又从何而来呢?是因为不平,拿自身为比照他人看到了更好的,望着这山那山高。是因为信念不坚定。全球化时代早不是旧时代相对闭塞的环境,物质文明发展程度和信息传播的速度远超过去,可比可图的东西多了去了,人人都知“钱非万能”,但看到亲戚朋友同窗周围之人中谁谁香车宝马意气风发,难免生出消极心理,更消极一点,原来心中规划下的雄心壮志也动摇了,对于自己曾经的坚持产生了怀疑。
9、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使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从文明走向未来。在课堂上聆听老师授课,在图书馆里与先贤哲人交流思想,这只是我们学习的一方面;“学而时习之”,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学以致用。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倘若听闻道义却不能改过自新,不能造福社会,就会成为只会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甚至成为欺世盗名、德不配位的“学问大师”。
10、曾晳的话“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于丹讲成:“‘我只是想,当春天来了,天气回暖,在农闲时节,穿上游泳衣,和五六个大人,六七个儿童,到沂水里游泳,在高台子上的树阴下乘凉,然后吼几嗓子: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手舞足蹈地回家。’孔子听了,长叹一声:‘我就想和你一样呵。’”
11、“惠则足以使人”,就是一个人有恩惠之心才足以调动别人的积极性,让别人为他所使用。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人,他要用一种慈善的、恩惠的心对待他的每一个下属,在精神价值上去肯定每一个人,在金钱和物质利益上去跟每一个人分享,谁有这样的心,才会让别人忠于他,他才会使用别人。
12、书中多次提到了现代人面对的心灵困惑,这是人人都有体会的。当今社会人人皆知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精神文明发展却并不同步,最显着的外在表现便是艺术文化的整体下滑,现代人面对而今这个声色犬马的繁华世界,正如书中所说“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也是孔子所谓的过犹不及。”
13、富金壁:影响世界的学术大师,独步一时的伟大诗人——李锡胤先生
14、由于于丹不了解古代这一习俗,又不知“冠者五六人”即是青年学子,而误以为是壮丁闲汉,怕与情理不合,所以平空加上了“在农闲时节”一句,殊不知这正不合情理。
15、一方面,于丹在央视讲《论语》,受众数量极大,随后又出版了书籍,借助于央视一讲成名的明星效应,书籍自然也销量巨大。可以这样说,于丹讲《论语》,对于多数国民对孔子的认识,对传统文化的普及,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其正面意义是主要的。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有两点:
16、于丹在央视蹿红,却在北大跌落,不能不令人深思。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历来来推崇道德高尚、人格光明的君子之风。《论语》告诉我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一个人必须首先提升自身修养,才能弘扬人间大道,而不是用道德说教来装点门面、标榜自我。诚然,于丹曾因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论语》而大受欢迎,但她只是在嘴上说《论语》,行动上却没有真正践行孔门之道。打着“国学大师”的名头却做着道德失范之事,终于被人唾弃。可见,我们读书人,不仅要有高深的学问,更要有高尚的人格,这样才能安身立命,正所谓德不孤,必有邻。
17、《论语》之所以流传两千多年而经久不衰,就在于他对于人内心本性的理解,现在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在现代,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呢?
18、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于丹在讲论语时,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的标准,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
19、“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指他的学生,有弱冠——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也有孩子。古代的民间学校即私塾,学生年龄往往参差不齐,相当于现在偏远地区的“复式班”。
20、又,“安享盛世”一句,恐亦不妥,因孔子对当时社会并不满意,而颇多微辞;他理想的盛世,乃是西周。《孟子·离娄下》即说“颜子当乱世”,即可证“安享盛世”云云,为无根之游谈。仅此一例,可见讲经典不易,不可轻慢,更不能随意发挥。
21、《论语》开篇就说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既讲了学习,也讲了实践;既讲了处世哲学,也讲了君子胸怀。这些世人皆知的至理名言,历来被认为是成就君子的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处理好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就具备了君子的品格。
22、《论语心得》书稿付梓中华书局,心下有七分安顿三分忐忑。从二十一岁读先秦文学硕士开始,几乎泡在中华版的书堆里长大,不敢奢望有一天在中华书局出自己的一本书,就如同从来不敢妄想自己敢站在电视屏幕里谈谈《论语》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