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宗周先生用“绝流断港”来形容对四句教的观感,深得众多后人的共鸣,但是我认为刘宗周先生也是犯了执泥于“我见”的毛病,他的执泥之处在于将第一句中的“善”字和“恶”字与后面三句的“善”字和“恶”字作一视同仁看,而实际上,“善”字和“恶”字在第一句与后三句中的意义是不同的,这里藏有极大的玄机,不能洞悉这里,也就无法准确把握四句教的含义。(阳明心学四句教)。
2、 由于这一句和后面的“有善有恶是意之动”具有明显的逻辑矛盾——无善无恶的心之体如何又生出有善有恶的意呢?这样说岂不是说母鹿生出了马崽,母鹿自然该生出鹿崽,生出了马崽,这不科学啊!产生这种疑问的代表人物有明末大儒刘宗周,他曾针对“无善无恶是心之体”这句发出过这样的评论,“若心体果是无善无恶,则有善有恶之意,又从何处来?为善去恶之功,又从何处来?无乃语语绝流断港?”
3、搞佛学的之所以会觉得心学的“动心”有问题,是因为自己的心就静不下来,更遑论分别“真妄”;而搞心学的往往透着实用的功利,自然会觉得佛法太过消极。所以,搞佛法得多动动,搞心学得多静静。(阳明心学四句教)。
4、很多人搞不明白这四句教,是因为总觉得无善无恶与有善有恶是无法协调的矛盾。那是因为没搞明白,两者一个是体,一个是用;一个是根本,一个是权宜。
5、因此,阳明心学对“存天理,去人欲”的正确解释就应该是:一方面,我们要了解更多的宇宙与心灵共通的法则,对内心保持更多的觉知觉照;另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去除内心世界那些不合理、不正当的欲望。
6、人人能将心比心,无论做学问还是人与人的交往,矛盾冲突就自能化解,关系就自能和谐。世间的问题看似复杂,其实抽丝剥茧回到原点,往往也是最简单不过。大道至简,从来不是口号和空话。
7、从王阳明心学的深层涵义来看,王阳明心学在主要意义上是价值论哲学,与通常所理解的主观唯心论并不相同。
8、善恶是人的意愿,是人的思想意境,是后天通过转化形成的,也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三观,也就意味着社会上的良知,培养教育很重要。
9、更无法与《庄子·逍遥游》的恢宏气势相媲美;
10、释义:世间的道德伦理,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我们天生就具足,都有,而不是要去外面格物求取才能获得。
11、应一位好友的邀请,写一篇介绍王阳明“心学”的文字,当时答应的虽然爽快,可惜俗务缠身,时光飞驰,转眼过去了半个月,还没有动笔,这也是不能“知行合一”呀,深感愧疚。
12、比如喜好美色和讨厌恶臭,就是知行合一的。你在看见美色的同时已经喜欢上了,不是先看见,回头再决定喜欢还是不喜欢;同样,你闻见恶臭的味道时,就同时讨厌它了,不是先闻到,然后再决定讨厌与否。
13、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上溯孟子,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大启门径,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明朝,王阳明第一次提出“心学”,至此心学有了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14、王阳明看着一位弟子说:“你胸中有个圣人。”
15、如果把「四句教」其看作成「自性、见性」的解释、也是不正确的。
16、因为、自性无须格物。「四句教」可以作保任、修身用。
17、席书更是大惑,王阳明马上和他讲起“知行合一”的真谛来,这个真谛就记载于《传习录・卷上》中。
18、 知行合就是“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万一有不善之念,就将不善的念彻底克制掉。王阳明把“一念发动”的促使行为的意识,纳入道德实践的范围,道德修养从道德行为本身扩大到道德意识,这是道德主义发展到极至的一种表现。
19、 后人总是说第一句和第二句有逻辑上的矛盾,原因就在这里,因为第二句中说的“善”和“恶”,不是继承了第一句中的“善”和“恶”的意思,而是将第一句中的“无善无恶”作为一个标的物,将依循这个标的物的划归为了“善”,将偏离于这个标的物的划归为了“恶”。
20、然后他又语重心长地注解道:“人皆有良知,圣人之学,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强而致的是贤人,不肯致的是愚人。虽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无异。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备,而皆可为尧舜者,以此也。”
21、但是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要是我想做一件坏事,那就立即去做吗?王阳明很显然已经考虑到这个逻辑的黑洞。其实,儒家学说是建立的人性本善的理论基础上的,所谓良知良能,就是人类在内心深处的善念。当然,人是社会的动物,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是会有恶念产生的。所以王阳明明确提出,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最根本的宗旨是要去恶念,因为要是把知行分成两半,心里有了恶念,但是我还没有去做,那就不是恶,我们就不知道去禁止,其实这恰恰是恶的开始。现在我们提倡知行合有了恶念的知就是行了,所以,必须去除恶念。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
22、“本体只是太虚。太虚之中,日月星辰雨露雷阴霾噎气,何物不有?而又何一物得为太虚之障?人心本体亦复如是。”
23、佛说一切众生本来具有妙明真心,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阳明前无古人的创见,就是在顿悟中吸收了佛法的精义,把它圆融地转换成儒家的良知观念。这个转换看似简单,其实极难。阳明先生是大儒,在禅意和儒家经典之间腾挪自如,提得起、放得下,举重若轻。‘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今既认得良知明白,即已不消如此说矣。”在这个极其复杂的心灵体验的过程中,返照明心是见体处,分别心意是起用处,而良知即体即用,是从禅到儒的转换处。
24、企业家如何激发内心最原始的斗志?成就事业的核心是什么?
25、而“四句教”是阳明在其行教过程中提出来的心学智慧之乃阳明一生思想精髓的总结,阳明在他的心学体系中提出了“致良知”学说,如果说“良知”是阳明整个学术大厦的总依据,那么“四句教”则是其一生思想的高度概括。
26、处理好人与自己关系的是佛家,处理好人与人关系的是儒家,而“阳明心学”的禅宗底子则是先处理好了人与自己的关系,再去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如此便不会受制于“所知障”,这实际又等于了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如果人人都能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那便又如杨朱所谓“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人人都不吃亏也就没人得了便宜,照样天下太平。
27、 理又作何解呢?王阳明则对此作了详细的解释。他认为,所谓理也就是心之条理,发之于亲则为孝,发之于君则为忠,发之于朋友则为信。 可见,理也就是儒家的伦理。由此,阳明还把理等同于礼,作为儒家伦理具体体现的礼,也就是理,或者说也就是天理。
28、综上所述,便知从善就是现实社会上有伦理道德,遵纪守法正能量之人,从恶就是现实社会上无视伦理道德观念,纪律法规观念淡薄之人。当今社会有些人追求金钱利益至上,目无道德法规,最终沦落为从恶之人,是没有好的下场!
29、阳明针对这些提示:“知得致知,便已知得格物。若是未知格物,则是致知工夫亦未尝知也。”把静坐一概当成禅修,是不懂阳明前面的三句教、不懂由悟心到良知的转换。静坐和常惺惺是为了悟见良知这个心的本体,直承先圣本意,功夫(为善去恶)才有了落实处。能见这个道理,也就不会变成禅。反之,非禅即理。
30、阳明先生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著扈,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著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
31、接着,佛陀“以逻辑破逻辑”,以“七处征心,八还辨见”把阿难的各种攀缘妄识怎么露头的就怎么打回去。阿难痛哭流涕,请求佛陀还是“明示”吧,佛陀看到时机已到就答应了阿难以及诸大众准备“开示”。
32、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这里说的“知善知恶”的这个“知”,是指人的意念一旦升起,心中总有一个具有监察功能的知觉察出来,这个“知”就是良知,良知可以对“意”的善恶做出判断,合乎“无善无恶是心之体”的“意”就是善,偏离了“无善无恶是心之体”的“意”就是恶。
33、❖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大客座讲师
34、欧美在心理学界广泛传播的”正念”也印证了心学的初步,而心学更像是正念未来的归宿。
35、该官员吃了一小惊:“难道在工作中也可以修行?”
36、这就是思维的力量。正如那句我们常说的话,“想通了”。想通了就能淡定、冷静,进而有条不紊、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地立身行事。能够安顿好思维中的惑与迷,心才能豁然开朗,人生才能光明通达。
37、王阳明常将自己的学问称为“致良知”之学。致良知,乃是人生的真正道、大修行。
38、开悟后的阳明先生与释迦牟尼一样,发现吾心即天理。
39、所以现在,系统化的正念练习是一个阳明心学非常好的入门功课。
40、王阳明心学的重要价值在于,强调心的作用,强调人的生命洒脱自律。对于一个人来说,心境平和,则心无挂碍,坚守内心,不为物欲所控制,才有可能悟到人生大境界。
41、这四句是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王守仁)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