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君子之心,则呈现君子之道,就妙用广博的仁爱、深远的智慧、博大的胸怀和巨大的能量等等君子之德,则成就君子之事。
2、宁王这种问题,即使在强人中也极为普遍。譬如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突袭苏联前,有无数情报被透露给苏联,但斯大林抱定一个念头:“希特勒不会愚蠢到攻击苏联。”所以对这些情报视而不见,并且在战争爆发前一天气急败坏地下令,枪毙了一个反叛到苏联的德军士兵。甚至当德军的大规模闪电战开始后,斯大林仍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没有及时下达反击的命令,结果让苏联红军在战争开始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3、迟忠波:我在认真学习“阳明心学”后,总结出了三句的话,个人认为这是“阳明心学”的精髓,有了这三句话可以打开很多人的心结,让“心”解放。
4、这即是“心即理”,你有怎样的心,就有怎样的理。
5、毛泽东将王阳明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更是称其为自己的“传教之人”,他把阳明心学归纳为两条,
6、有无我利他、化育天下的圣人之心,则呈现圣人之道,就妙用无上的仁爱、无量的智慧、无限的胸怀和无穷的能量等等圣人之德,则成就圣人之事。
7、怎么才对?看到自己的念头,并且不做任何抵抗,让心中的念头自然而充分地流动。心的澄明,不是没有念头,一念不生,而只是“不住”。所以禅宗《坛经》里六祖慧能说:“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阳明心学核心八字)。
8、大约在五百年前,王阳明在龙场悟道,阳明心学横空出世,自此之后,追随者无数。
9、贵我者,“横尽虚空,山河大地,一无可恃,而可恃者唯我”;
10、也是在1928年的年底,朱自清先生发表文章,赞叹《歧路灯》与《红楼梦》是“中国旧来仅有的两部可以称为真正长篇的小说”;“全书滴水不漏,圆如转环,无臃肿和断续的毛病”。朱自清下结论说,“若让我估量本书的总价值,我以为只逊于《红楼梦》一筹,与《儒林外史》是可以并驾齐驱的。”
11、阳明心学诞生后,王阳明兴办龙冈书院,授徒讲学,声名远播,后又受到贵州提学副使席书的邀请,讲学于贵阳书院。
12、从此书中,可以看出阳明心学在日本影响之深,可见一斑。从东乡平八郎到今天的稻盛和夫,日本有清晰的文脉直指阳明心学,可以说日本人得到了知行合一的精髓,融合了武士道精神,但却抛弃了良知。
13、王阳明心学有三个部分,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
14、因为当我们面对这个世界时,我们的心理活动会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会一直在行动、想象或思考,心从来没有留下空隙。而只有当我们的心理活动能够停顿下来,我们的心才能感应到世界的真实存在。
15、这八个字到底告诉我们什么?此心不动,更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有最富有诗意的表达——“致虚极,守静笃”。随机而动,捕捉到事物的本质而在恰当的时机行动。要做到随机而动,前提是此心不动,先让你的心安定下来。
16、而我们平常都是怎样的呢?念头起来了,要么跟着它走,被念头绑架;要么是对不好的、自己不认可的念头自责和压制,这就与自己的内心发生了对抗。无论哪种,人往往都是不自觉的,这就是执迷的症结所在。
17、公元1506到公元150是王阳明最快乐的日子。虽然在最艰苦的地方,但是“心”解放了,处处就充满了快乐。他还在贵州四处讲课传授“心学”,同时在实践中也在不断完善心学理论。
18、这警示人们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19、最后,梅园会员们纷纷畅所欲言,结合自身发表感言,分享收获与感悟。
20、在“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理念指引下,王阳明成了最可怕的军事家,他一生打仗无数,未尝败绩。他去世前一年,两广再次叛乱,其他人无法平叛,朝廷不得已再请王阳明出山。孰料,叛匪一听说鼎鼎大名的王阳明要来,立即就投降了。
21、 从第一讲,介绍王阳明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永康的渊源;到第2讲王阳明先生的众多永康弟子和心学传播者,五峰书院和阳明心学传播的缘起;第3讲项老师讲述了,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后的第一讲《教条示龙场诸生》。
22、王阳明第一次得罪的是太监,差一点死在了贵州,这一次得罪的是当时的皇帝,这一次看来是难逃一劫了。
23、这个词被用的有点滥,通常大家容易理解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要学以致用巴拉巴拉。
2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5、《王阳明详传》是日本人高濑武次郎著,赵海涛译。内容详实、叙事生动丰富,是本可以详细了解阳明先生生平事迹的著作。
26、我们学习圣贤思想,就是学习圣人之心,不断地去除心中的不明与私欲,让自己的内心抵达良知,并且启用良知。唯有如此,我们的心灵品质才能不断地提升,从士人之心,提升到能人之心,再到君子之心,乃至朝向圣贤之心。
27、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他还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哲学绝非是书斋里的空想,而是实实在在的可以学以致用的学问。用到政治上,王阳明成了第一流的政客;用到战争上,王阳明则成了最可怕的军事家。
28、知行合王阳明曾经说过,知行工夫,本不可离。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王阳明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29、真相却是,人只能自己对自己负责。“佛不渡人,唯人自渡”。除非我们将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否则我们的人生将永远处在虚妄和悲哀之中。
30、当焦点集中在别人身上,结果就只能是不断地猜测和焦虑。男人会说,他的成就感来自于能否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女人会说,她的幸福在于找到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妈妈会说,孩子好好学习,她就快乐;孩子会说,如果父母给他包容与认可,他才能轻松……这些想法都藏着一个共同的含义:我的人生不是我负责,而是另外的人负责的。
31、心即理,既然道理不必外求,那么一个人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专注于完善自我就可以,只要自我成熟完善了,那么事功不过是水到渠成。这让毛泽东摆脱了早年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思想。宇宙在我心中,我心即是宇宙,更是让毛泽东有了吞吐日月的气魄。一代伟人的气象就此成型。在后来毛泽东的诗词中,那种睥睨山河、指点江山的气势便是由此而来。面对中国纷乱的时局,也就有了从容不迫的自信。
32、在王阳明看来,人人都是圣人,人人都有良知。关键是很多人的良知被遮蔽了。有个典故,王阳明抓住一个小偷,他不是简单粗暴地打屁股教育,而是想以德服人,于是大吼一声:把你的良知交出来!
33、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34、他提出“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八字真言时,正值江西的宁王造反,而他作为当地的最高官员负责平叛。当时,他的一个下属抱着一腔爱国热情,想与宁王奋不顾身地作战,王阳明问他兵法的要义是什么?这个下属答不上来。王阳明随即讲了他的兵法要义,就是这八字真言。
35、因为当我们面对这个世界时,我们的心理活动会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会一直在行动、想象或思考,心从来没有留下空隙。而只有当我们的心理活动能够停顿下来,我们的心才能感应到世界的真实存在。
36、心的阀门打通了,所有我们曾懂得的道理就会如墨水入水,扩散至无穷无尽,包罗万象,世间万物皆可看个通通透透。纯净无垢的洒脱心境该是怎样的呢?那是一种很慢又很快的状态,身心合更从容、更专注、更有力量。我们所有的思维、所有的行动训练有素却波澜不惊,中规中矩却无招胜有招。
37、我希望爱我的人不寂寞,我希望我爱的人喜欢我。
38、接着前面说,王阳明的罪了当时的皇帝,面临杀身之祸,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皇帝驾崩了。新皇帝即位也就顾不上这件事,王阳明也就称病回家,专心传授“心学”了。
39、所谓“贵我”,就是指“心即理”;所谓“通今”,就是指“知行合一”。
40、未经开发和修行的潜意识是混乱的,其运作机制是以维护自我为中心,而不是道理和规律,所以充满矛盾、顽固和狭隘。所以当我们被潜意识所控制时,我们就会处于程度不同的失控状态。妄动,就是这种状态。
41、宁王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他后来犯了很多战略和战术上的错误。作为对手,王阳明的心却可以不动,于是他的心就是一面空明的镜子,宁王的妄动会清晰地映照在这面镜子上,其致命缺陷会被王阳明一览无余。结果,王阳明可以随时抓住宁王的漏洞“随机而动”,不仅可先发制人,也可后发制人。
42、老陈同志之所以推荐《歧路灯》这部小说,为误入歧途者指点人生,除了书名非常契合之外,还因为这部小说的精彩故事,就是讲了一个歧途迷路者的心路历程:
43、圣贤之心,如明镜一般,毫无偏狭,因而能够清清楚楚照见外界事物的善恶,直达事物本质,可以做出清晰公正的判断!
44、无独有偶,这样预言后世的书可不只有《推背图》,早在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便写有《马前课》一书,同样预言到了后世数千年的事情。而且这两书不约而同的把天下大同作为了终极社会形态,是永恒的,预言也到此为止。
45、对于这个道理,王阳明用八个字做了概括: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八个字,堪称王阳明的“八字真言”,乃阳明心学的最高精华。其背后,则是一种世间最高明的心理学。
46、也就是在这个极度失衡的状态下,王阳明的“心学”又有了一次质的飞跃,“致良知”就此诞生。“致良知”简单理解就是每一个人一生中都有机会成为圣人,就看你的心愿不愿意。你的心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选择善良就可以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在这一点上无论你是君王还是一个普通人。在王明阳看来,正是皇帝选择了“恶”,才把他一个忠臣逼到了绝路。“致良知”就要和自己的私心私念做斗争的过程。
47、..........梅园公益阅读协会..........
48、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49、 10月18日晚,梅园公益阅读协会《阳明心学讲座》第3讲,在行知教育培训中心继续开讲。德高望重的项瑞英老师,深入浅出,风趣生动的讲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梅园会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听讲。巧的是,3次讲座,每次都恰逢天降甘霖。项老师讲课的魅力却吸引着大家依然风雨无阻,听课人数也一次比一次多。也许阳明心学博大精深的内涵,也如此甘霖,来得正是时候,滋润了梅园人和众多渴求精神成长的人们的心灵。这不就是知行合一的真实体现吗?
50、无数相互矛盾的念头,以及围绕着这些念头的种种努力组成了我们的“小我”,也即心理学家们所说的“自我”。通常,当你说“我如何如何”时,你其实说的都是这个“小我”。我们很容易执著于“小我”中,这时“小我”就会成为一堵无形的墙,阻碍我们内心深处的“真我”与外部世界建立直接的联系。
51、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52、成长过程中需要良师益友。交友之道,要求朋友向善,不要揭人之短,要委婉相劝,激励向上。在求学上,可以对老师直言相谏,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53、王阳明心学告诉我们的最大真相,是我们根本没看到世界的真相。每个人与世间之间,都不自觉的隔着一堵墙。
54、这个特别容易被经过中学政治课教育的我们,放在粗糙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框架下批判。记得在高中政治考卷里面,就曾经出过相关的题考问王阳明为啥是个唯心主义,用的是那个很著名的典故:
55、 谦虚好学,贵于改过,还需要我们责善。生活中,往往不经意间说话的方式方法,语气,都会影响到对方。那就需要委婉一点,不至于隐耳,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时刻在学习中,提醒自己要求自己。
56、这两条路,都是不归路。被念头绑架的结果,是在不断造作中加固着自我的执念;压制念头的结果是堵塞情绪出口、积累负面能量,长久必会爆发和崩溃。
57、最后俩使臣被他彻底喝懵逼了,口喷长箭,人事不省,这哥们正好收拾收拾没耽误上朝复命。涨了面子的朱棣非常高兴,声称曾棨不但是文状元,还是酒状元,总之我大明就是牛XX云云。正德的法号正德皇帝这人办事不太靠谱,偏偏好奇心又重,他特别喜欢听别人讲神神叨叨的故事。在当时能把这些故事讲出水平的当然是僧道之类的法师,所以天天缠着这些人讲轮回的故事,立志当一名优秀的法师。
58、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平天下!
59、马克思的思想传入了很多国家,可以说是满盘皆输——东欧失败了、苏联失败了、朝鲜失败了、越南失败了。惟独在中国它成功了。原因就是毛泽东在王阳明的影响下,没有让马克思的思想流于空谈,而是把它和中国实践结合起来。深谙“知行合一”的毛泽东知道,理论是理论,得落在实践上才行。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60、重要的不是事本身的大小,而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以怎样的态度修行。
61、就这么简单?就这么难。反正我就一直做不到。比如明知道睡懒觉作息不规律不好,可是改不掉;比如明知道每天锻炼一小时一定会有个更好的身材,可是做不到;比如没事看看苍老师很不好,可有时候还忍不住……
62、我们的心经常处于“妄动”状态,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像滚雷一样不断地在我们心中炸响。绝大多数人却对自己的妄动没有觉察能力,套用精神分析的术语,这些没有被觉察的妄动就是潜意识。我们以为,自己是根据意识层面的某种想法去行动的;但其实,是我们没有觉察到的潜意识在驱使着自己这样做。
63、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64、正心,在于诚意(真实面对自己的内在一切情绪,我悲伤就面对悲伤,我恐惧就面对恐惧,而不是自欺,自欺就是不愿意面对自己真实的情绪,抗拒和逃避。现在很多西方灵性课程教我们不关注负面,不说,不想,不惦记,不讨论问题。这是错误的引导,断人慧命,因为情绪需要你去面对,去疗愈和流经。
65、他提出“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八字真言时,正值江西的宁王造反,而他作为当地的最高官员负责平叛。当时,他的一个下属抱着一腔爱国热情,想与宁王奋不顾身地作战,王阳明问他兵法的要义是什么?这个下属答不上来。王阳明随即讲了他的兵法要义,就是这八字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