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整个给了你,
2、研究灰娃诗歌的文化学者王鲁湘曾说,灰娃在“文革”中的文字是一种“自我谈聊”,用以疗愈自己。灰娃不曾想到有一天“纸片诗歌”会发表,大病初愈的她也不懂怎么投稿。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些跨越时代的文字才在《人民文学》杂志编辑韩作荣的帮助下得以发表。
3、夜,已经很深了,马雅可夫斯基还在紧张地工作着。可是睡魔纠缠得越来越厉害,他觉得头很沉,眼皮象是要被胶水粘住似的,怎么也睁不开。实在没法再工作下去了,他只得横下心来躺一会儿。
4、2017年9月15日,FAST射电望远镜工程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南仁东因病去世,享年72岁。
5、在十月革命后,埃尔莎嫁到了法国,这段不成功的婚姻很快就结束了。她在法国一度穷困潦倒,直到与法国大诗人阿拉贡走到一起。从此,她才与姐姐平起平坐,她们都是一个伟大诗人生命中的女人。但埃尔莎更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她自己也写作,她起初用俄语写作,后来用法语写作。二战时,她和阿拉贡用文字激励法国的抵抗运动。后来,埃尔莎成了第一个拿到龚古尔奖的女作家。糜绪洋还提到,如果大家去研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文学史的话,莉莉的名字经常会冷不丁从哪里冒出来,因为很多人都曾是她的正式男友,或者有过暧昧关系。
6、{48}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卢那察尔斯基举了马雅可夫斯基1918年的诗《对马的好态度》:他走过去,“看见/大颗大颗的眼泪/从马脸上流下/隐没在毛里……/一种动物/所共有的忧郁/从我心中潺潺流泻出来/融化成喃喃细语……”(这里的引文转引自《革新家马雅可夫斯基》)。
7、新中国成立后,吴文俊于1951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任职。
8、因为接受的是经由苏联“固定”了的、作为“样板”的马雅可夫斯基,中国当代读者难以对他有另外的想象:接收不到任何相异的信息,理解也就没有拓展的空间。读者不了解20世纪20年代那些革命领导人(列宁、托洛茨基、布哈林、卢那察尔斯基等)对马雅可夫斯基不同、甚至对立的评价,对苏联二三十年代发生的激烈争议毫不知情;不清楚他与“拉普”领导人之间紧张关系的根由;不清楚“列夫”(1923—1925)和“新列夫”(1927—1928)时期,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和俄国形式主义者、各种艺术先锋派的关联。在50年代,中国批评家喜欢引用列宁对《开会迷》的称赞,却不清楚这位革命领袖其实对马雅可夫斯基并无好感。列宁说自己理解和欣赏普希金,“涅克拉索夫也承认”,“但是,马雅可夫斯基,对不起,我不理解他”{24}。1958年,苏联的《文学遗产》杂志第65卷刊发了《关于马雅可夫斯基的新材料》第1辑,披露了马雅可夫斯基给莉丽·布里克的一百二十五封信。材料当时没能介绍到中国,苏共中央认为这批材料有损诗人形象,并对此提出批评,这导致材料第2辑发表的流产。
9、当代中国批评家关于“分裂”的意见则是:这是个人主义的、诗的、追求创造自由的“自我”的马雅可夫斯基,与阶级、政治的,放弃“自我”融入集体的统一性中的马雅可夫斯基之间的分裂。刘文飞指出,马雅可夫斯基“关于十月革命还有过一个著名的说法,即‘我的革命’……这不仅是马雅可夫斯基在十月革命后公开的政治表态,其实还暗含着他的艺术追求”。“他创办‘列夫’和‘新列夫’,试图在艺术上与政治上的列宁比肩而立。他将列宁的革命视为政治的、社会的革命,而将他自己的‘我的革命’视为艺术的、诗歌的革命,这在俄苏文学史中早有定论,并被称为马雅可夫斯基的‘迷误’和‘错误’。这其实是他真实心迹之流露,也是他必然失宠之前提,甚至是他死亡的原因之一。”{50}林贤治说,“对于革命、d和领袖,马雅可夫斯基热情地给予讴歌,诗中不乏大词。但是,我们看到,在他那里,d、祖国、集体与个人之间有着十分复杂而微妙的纠缠;‘我’是突出的,独特的,富于活力的,外在的任何伟大的事物都不至于使之消失”。“‘我’不仅仅是‘我们’中的一分子,我是具有独立意义的生命个体,是不能随意地加以吞并和整合的。相反,真理只有通过‘我’而显现,权力只有通过‘我’而具有合法的形相,总之‘我’是不容改变的。马雅可夫斯基说:‘我只有一张面孔,它是脸,而不是风向标。’”{51}(马雅可夫斯基作品)。
10、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项、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中国载人航天工作突出贡献者功勋奖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等。
11、2017年5月7日,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8岁。
12、马雅可夫斯基同莉丽·布里克的感情迅速发展。他们几乎天天见面,由“近在咫尺”,终于发展到“同居一处”——当然,这中间还 夹着 莉丽的丈夫奥西普。
13、《生命是赌注》,(瑞典)本特·扬费尔德著,糜绪洋译,上海贝贝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版
14、俄国革命与两次世界大战是二十世纪最具象征意义的政治事件。马雅可夫斯基将自己所有的才华与精力都奉献给了俄国革命,作为新兴的未来派诗歌的领袖,他成了苏维埃第一诗人,其地位与高尔基相当。他俩也是十月革命后首先与布尔什维克合作的作家,参与新政权的文化建设工作。遭到一些赏识也受到一些非议。
15、2017年5月19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小说《红岩》作者之一杨益言逝世,享年92岁。
16、吴文俊对数学的主要领域——拓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引进的示性类和示嵌类被称为“吴示性类”和“吴示嵌类”,他导出的示性类之间的关系式被称为“吴公式”。他的工作是1950年代前后拓扑学的重大突破之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性成果。
17、白聂鲁达,智利诗人,197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诗作有长诗《伐木者醒来吧》,另有诗集《葡萄园和风》等。
18、马雅可夫斯基在自己的诗里为莉莉加冕,但他情感的张扬无度却让莉莉厌烦甚至愤怒,他追求之顽固让莉莉觉得是在“袭击”,莉莉说整整两年她没有过一分钟的清闲,当马雅可夫斯基写下一首关于爱情之痛苦的长诗《唐璜》后,莉莉的耐心耗尽了,她生气“怎么又是爱情?不腻吗?”结果马雅可夫斯基将手稿撕成了碎片,任由风把它们吹散在茹科夫斯基街……
19、正是出于马雅可夫斯基对革命和当下社会状况的关注,他的诗歌创作拥有了一种难得的“宽度”。这种宽度来源于对什么是家、什么是安身立命、什么是开创、什么事延续的探索,是一种集怜悯与反抗于一体的力量。回答艺术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也是对“家”从哪里来的思考——在不人道的社会制度下,人与世界是对立的,艺术与现实是矛盾的。正因如此,艺术家要以反叛的姿态希冀和探索改变的路。
20、 ——《像鸡毛一样飞》孟京辉
21、灰娃本姓赵,1927年在临潼出生,后随家人搬到西安,上完了小学。10岁时灰娃父亲去世,母亲带她回到乡下待了一年多,本想让她继续读书。但灰娃的姐姐、表姐都是左翼青年,姐姐要去白区工作,表姐即将去延安。她们希望妹妹也走上革命的道路,就以带灰娃到汉中上学的名义将她领出了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