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7年,先生目之所及之中华全是面目疮痍,国家贫困到难以想象的程度,陶行知说这病根乃在教育。中国那时候有两亿文盲,有七千万儿童没有任何机会接受教育。那时候的陶行知,以他之所知,本可以转身而为人上之人;那时的陶行知,以他之所学,本可以谈笑于鸿儒之间。而他把目光死死盯住中国的最底层社会。陶行知振聋发聩地说,这个国家以农立国,人们十之八九生活在乡下,所以中国的教育就是到农村去的教育,就是到乡下去的教育,因为农村如果没有改观,国家就没有希望。
2、在文献阅读与研究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美国著名教育学者杜威有着许多的相通之处。比如他们同样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尊重儿童的自身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强调积累儿童在生活中的经验而非一味的教授与灌输。(陶行知简介50字)。
3、为什么这两位教育家的思想会有这么多的相同之处?这是因为陶行知在外求学期间,其指导教师就是赫赫有名的教育家杜威,所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难免会有杜威教育理论的痕迹,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可以将这两个人物的思想合理进行对比,是知识点融汇于心。
4、(7)(14)单中惠.教育小语:100位中外教育家的智慧感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2(陶行知简介50字)。
5、曾祖父对人民对教育是一种真爱。在当时育才办学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有人建议他不要抱着“石舀”游泳,他毅然说出“我不是抱着石舀游泳,我是抱着我的爱人游泳啊!”在自己的学生在创办新安小学,非常困难的时候,曾祖父挥笔写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教育的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大家愿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小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造。”他要求教育者“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真善美的活人。”面对今天的教育环境,我们依然需要一种大爱的精神去呵护学生的健康身心,为学生一生的健康与幸福而把“爱满天下”的精神发扬光大。
6、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7、 其代表作有《变法通议》、《湖南时务学堂学约》、《教育政策私议》、《论教育当定宗旨》等,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传世。
8、陶行知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他写信激励育才师生为民主斗争“再接再厉,前仆后继,屡败屡战,以底于成。陶行知因长期劳累过度,健康过损,受李、闻事件的刺激又过深,1946年7月25日在上海爱棠路爱棠新村13号突然去世。惊悉噩耗后周恩来匆忙赶到,陶行知的手尚有微温。
9、8月10日,毛泽东致函陶行知、邹韬奋、沈钧儒、章乃器等四位救国会领袖及救国会全体会员,代表中国共产d高度评价团结御侮文件及救国会的其他宣言、纲领。他说:“这些文件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同情和满意,我们认为这是代表全国大多数不愿意做亡国奴的人们的意见与要求,我代表我们的d、苏维埃政府与红军,表示诚恳地敬意,并向你们和全国人民声明,我们同意你们的宣言、纲领和要求,诚恳的愿意与你们合作,与一切愿意参加这一斗争的正派的组织或个人合作,以便如你们纲领与要求上所提出的一样,来共同进行抗日救国的斗争。”
10、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11、今年是建d100周年,也是曾祖父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曾祖父是一位人民教育家、杰出的民主战士。他为中华民族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而疾呼和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思想光照千秋,堪称楷模。曾祖父有着一颗伟大的心,一种伟大的爱,他爱真理、爱民主、爱科学、爱孩子、爱青年、爱朋友、爱人民、爱一切新的创造,“爱满天下”是他一生的光辉写照。
12、曾祖父不仅学识丰富、能力超群,更重要的是他的为人之“真”十分的纯粹。他的生平事迹是那样地感人,首先是基于这种“求真”精神。他的一生做真人、而且一辈子学做真人。我理解,做真人,先要做“整个的人”。曾祖父在《学做一个人》这篇文章中写到:“做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诸君,要作一个八十岁的青年,可以担负很重的责任,别作一个十八岁的老翁。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因此,在我的未来人生旅途中,一定要以曾祖父为榜样,学习他求真的精神,不断地进行自我修炼,努力把曾祖父的崇高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去。
13、董:确实是这样,尽管陶行知研究已经解冻,但可能还会出现反复的情况。因而我们编《全集》还是非公开的状态,担心有人揭发,那可是要犯政治错误的,不仅是我们几个编辑,恐怕连学校都要受到牵连,所以只有出版社和校领导知道我们在编《全集》。我们走访调查、搜集好资料之后要集中地方来编写,在哪里编呢?肯定不能在学校里面编。请示过领导之后,领导给我们提供支持,最后确定到汉口车站一家旅社里面做编辑工作,白天上班,晚上回家,谁也没敢告诉,就这样在旅社里关了几个月,第一卷编完了。我们当时还有个编辑叫李红梅,也参与了部分编辑工作,熊贤君参加了校对工作。
14、来源于杜威的做中学:杜威为了对抗传统的教育,提出在实践中获得经验。陶行知回到中国,为了把“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转到重视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具有“行动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力”的轨道上来,同时也为了避免瞎做、瞎学、瞎教,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这一原理将 “做”放在第一位,完全符合“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论思想。相对应的言论有:“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
15、郭沫若将其与孔子比拟,称赞他为:“两千年前孔仲尼,两千年后陶行知”。
16、证明刚刚寄到,陶行知的急电也到了,严厉阻止用这张证明,并要晓光立即将证明寄回。接着,又是一封快信。
17、(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18、陶行知大声呼吁:“八天的和平太短了,我们需要永久的和平!假装的民主太丑了,我们需要真正的民主!”6月25日,陶行知在国际饭店代表54个人民团体举行外国记者招待会上,要求美军立即撤退。6月29日,陶行知与郭沫若、沈钧儒等发起《致美国人民书》。7月,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先后遭国民d特务暗杀,陶行知亦被列为黑名单的第三名。
19、纵观陶行知先生的一生,这样谦卑有礼的故事不胜枚举。而令我们钦佩的,除了他伟大的教育智慧,更饱含着高尚的爱国情结。他一生为教育事业奔走呼号,吸引众多学子扎根农村教育,推动了落后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教育儿童未有谩骂指责,反倒是报之以源源不断的体谅与关爱。
20、这期间,陶行知的孙女陶铮女士也多次前来参观,并受聘为研究馆顾问。2012年,她将陶行知诞辰120周年的献礼片《陶行知》、诞辰100周年纪念邮票及《陶行知手迹》影印本赠送给了陶研馆。2018年,她前来参加“陶行知与新时代教育”学术研讨暨纪念陶行知指导创办湘湖师范90周年大会,充分肯定了杭科院学陶研陶的成绩。
21、10月5日,陶行知拜会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负责人周恩来,听取关于陕北中共和八路军的情况介绍,自感“蒙其指示甚多”。
22、 现为浙江画院艺委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浙江省政协第九届政协委员。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传统的笔墨功底。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开始探索创新,撷黄宾虹,林风眠两家之长,讷于言而深于思,所观,所感,所悟皆成画,逐渐融为今日之风格。
23、《中国教育改造》上海亚东图书馆1928年4月初版本
24、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25、 对青年进行“全人生的指导”。
26、周恩来评价他是无保留追随d的d外布尔什维克。
27、艺术家简介:沈卫(1862—1945),字友霍,号淇泉,晚号兼巢老人,亦署红豆馆主,系沈钧儒十一叔,浙江嘉兴人。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任甘肃主考、陕西学政。善诗文,工书法,晚年寓居上海鬻字,名播江南,被推为翰苑巨擘。
28、 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29、近代中国教育更多地注入了民主思想,加之陶行知早年赴美留学师从杜威,其“儿童和青少年在生长和生活的过程中,在扩充、提高、更新、重组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并最终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7)的思想无疑也深深地烙在陶行知心中,从而为陶行知立足中国本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思想埋下了种子,这应该视为陶行知“小先生制”教育思想的“催化剂”。正如陶先生说:“普及生活教育所要树立的第一个信念,便是小孩能做先生。自古以来,小孩子是在教人,但正式承认小孩为小先生是一件最摩登的事。”(8)
30、“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31、陶行知倡导“小先生制”之构想,初起于1923年陶母从孙学习《平民千字课》及晏阳初师从六岁童学唱《尽力中华歌》,后历经十年“怀胎”,于探索“工学团”的实践中得以“瓜熟蒂落”。尤其是少年学子方友竹,在陶行知的感召下办“报童工学团”“流浪儿童工学团”,实行学生教学生的连环教学故事,令陶行知深感“小先生制”实践的可行性。
32、 夸美纽斯(1592~1670)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出身于一磨坊主家庭。年轻时被选为捷克兄弟会的牧师,并主持兄弟会学校。三十年战争(1618~1648)爆发后数十年被迫流亡国外,继续从事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
33、陶行知题: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4、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
35、刘:董先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自20世纪50年代初被批判之后,有关陶行知本人的事迹及其研究成为无人敢碰的禁区,请问陶行知研究是在何种情况下解禁并掀起研究的热潮的?
36、董:你刚才讲到《陶行知全集》出版之后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事实。‘为什么《全集》出版之后有这么大的反响,我认为不是因为我们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所造成的。当时教科所是刚成立的单位,主编杨葆焜所长和担任副主编的我在当时学术界也没有什么名气。那么,最主要的原因必然是陶行知本人巨大的社会影响。陶行知是一位卓越的人民教育家,生前死后起伏特别大。起的时候,就是毛泽东说的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教育界的位置无人能及。落的时候是在批判武训的时候,打他一棍子,从最高处跌落到最低谷。后来我们知道,这是江青一手策划的,借批判武训来打倒陶行知在教育界的影响力。
37、我当时是副会长兼秘书长,因此借教育史研究会搞了一个陶行知图片展览,后又编辑了一本《陶行知纪念文集》的小册子。
38、但很快,他认识到其中的唯心论色彩,于是把王阳明的学说翻了个个儿,提出“行是知之始”,有实践才有认识。
39、《行知诗歌集》上海儿童书局1933年7月初版本
40、1945年春,陶行知和李公朴、史良等在重庆创办了社会大学,得到了上海文化界和教育界的民主进步人士的支持。陶行知自己也作过一次题为《民主教育》的专题讲演,他的讲演记录发表在《文汇报》副刊《教育阵地》第二期上。陶行知在文章中指出,民主教育的前提是:“人民第一”“天下为公”,并提出:“教师要向学生学习”“向老百姓学习”。《教育阵地》第七期上还刊有陶行知书写的题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教人民进步者,拜人民为老师。”陶行知的文章和题词,发出民主教育的号角声,鼓舞人民的斗志。
41、毛泽东同志称赞他为中国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42、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是西方思想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
43、该书是袁卫星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集,全书共分为四辑:走进学生心灵、追求课堂诗意、陪好自己孩子、享受教育幸福。既有一个个唤醒学生心灵的教育思考,也有打造诗意课堂的精彩案例,还有陪伴孩子成长的家教理念,更有对名家名师,如朱永新、李镇西、窦桂梅等教育思想的深刻解读。
44、几个留长发的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陶校长拿起剪刀,亲自给他们剪了发,并耐心地给他们讲‚要认真做学问,不要做井底之蛙‛的道理,学生们听得心服口服。
45、 让·雅克·卢梭(1712年—1778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46、刘:可以看出,您和其他几位编辑人员在《全集》编辑的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努力,除了四处奔波查阅资料的辛苦之外,恐怕在精神上还得承受很大的压力吧?以当时的情况,《全集》的编辑工作可以是公开的行为吗?
47、这一学说成为新中国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也是当今与未来中国教育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理论资源。
48、1984年初正式出版,其后,新华社、《人民日报》、《新华文摘》等媒体发表评论文章,祝贺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陶行知全集》。全集获1986年全国优秀畅销书奖、1988年全国第一届优秀教育图书特别奖、1994年第一届国家图奖。
49、时光如水,光阴荏苒。他之所以被人敬仰,不是因为家财万贯,而是他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曾祖父离开这个世界已经75年了,但是他的思想和精神依然在中国大地上熠熠生辉。他当年的理想已经和正在变成现实。作为行知先生的曾孙,我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也会继续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传承行知的血脉,做好行知先生的继承人!
50、大学五年期间,陶行知“如鱼得水,甚为欢洽”,身上的基督教气息十分浓重;又迷上了王阳明的心学理论,诚心接受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点,如“知之真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等。1912年,他改名为“陶知行”。
51、陶行知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他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曾经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
52、在北大听潘守宇先生演讲-----生命中总有一些人和事让您心热眼湿、潸然泪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穷孩子的保姆;我们的朋友;人民的导师:陶行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爱撒满人间! 教育为公,以大达天下为公。我们今天缅怀陶行知,便是想凌空从先生那借来那浩然之气,让它如火,让它如光,让它重新照亮每一个为师者心中,那种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以及对祖国的赤子热爱。只希望到那一天,多少能够延续先生的光,把它变成隽永的亮。你会问,你会问在今天全是发财的师父,全是教人的导师,可还真有那样一种人,用他自己的生命质量,让导师这二字有不一样的分量?可还真有那样一种人,用他自己的光亮,让导师这两个字有那种灿烂的光华?你现在应该有答案了,因为就在不远处,因为就在不久前,真有这样的人。他就站在这里,他用他的一生温润过中华。他是陶行知,他是人民的导师,他的一辈子给我们讲一件事,就是,为人师者还可以活成这样一般大写的模样。
53、曹广桢(近代),字蔚叟。湖南长沙人,光绪进士。曾任吉林学政。工书,善诗文。
54、《斋夫自由谈》上海《申报》馆1932年4月30日初版本
55、这周的衢州一中的校史故事已经分享完了,期待下一周的精彩~浙小粉也可以通过留言评论或者投稿的方式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56、对自己的孩子,陶行知同样严格要求。他的二儿子晓光没有正规学历。1940年夏,晓光经人介绍去成都一家无线电修造厂工作。厂方要看他的学历资格,他拿不出,就写信给育才学校副校长,请他寄一张晓庄学校的毕业证书来。
57、我最喜欢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先生是个“行动派”,“爱满天下”的下一句,便是“乐育英才”。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把教育当成了救国救民的根本大计,并且用一生去实践。这对今天的我们依然受用,有位学长跟我说过,“大学生应当有所作为”,我们认为的爱国,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需要落实在行动上,真正做到先生倡导的“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