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名言名句和解释)。
2、孔子语录:小不忍,则乱大谋。——摘孔子《论语》(孔子名言名句和解释)。
3、孔子“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议论,也是针对卫灵公和南子而发,而非泛指女性和体力劳动者。
4、解释:我愿老年人得到安逸,朋友们相互信任,少年人得到关怀。
5、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6、(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困惑,五十理解自然规律,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违规。”
7、翻译: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8、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9、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论语》
10、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1、(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12、语出《论语•公冶长第五》:“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3、解释: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罕》)
15、 “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孔子《论语》
16、(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17、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18、(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19、⊙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0、⊙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2、(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23、(译文)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只是个喜欢读书、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
24、(翻译)孔子说:“面对着合乎仁德的事,可以不必对老师讲谦让。”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26、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27、(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地位,要注意做人的立场;不要怕没人了解自己,要想法使自己容易得到理解。”
28、(译文)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29、译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30、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31、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释义: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3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33、·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孔子语录
34、(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要敬畏:敬畏自然规律、敬畏大人物、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自然规律因而也就不敬畏自然,不尊重大人物,戏侮圣人的言论。”
35、孔子语录: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36、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37、引申为:一个人上进与否在于他会不会自我反省。
38、解释:见到一个品德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就要想着自己要努力跟他一样;见到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样的缺点。
39、解释: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40、(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41、(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42、(译文)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43、翻译: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44、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45、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志仁者。”——《卫灵公》
4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4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8、(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9、①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50、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51、译文: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52、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孔子《论语》
53、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54、早晨知道了真理,晚上死了也无所谓。这也与孔子的思想不符。
55、(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也在其中了!缺少仁义的富贵,对我来说,就象天上的浮云。”
56、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5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58、(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5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60、 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61、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62、(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63、⊙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64、·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65、·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66、归与!归与!吾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孔子名句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67、(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68、(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6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70、孔子语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71、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7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7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74、孔子登上东山感觉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俯览天下,感觉天下也小了。孟子也曾讲“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这都是说立志高远,胸襟开阔,才能提升境界。孔子起于累土,最终居高临下,有着非凡的气质和自信,其思想境界,超越了芸芸众生,故能拥有“一览众山小”的气魄。
75、(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76、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
77、(翻译)孔子说:“古时候的人言论不肯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认为单单说得出而自身做不到是可耻的。”
78、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
79、解读:人要学会温和、善良、恭谨、简朴、谦让。
80、解释: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
81、解释: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